副市長在科學發展觀的發言材料
時間:2022-11-24 02:34:00
導語:副市長在科學發展觀的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它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特別是在應對當前的經濟危機,怎么“化危為機、跨越發展”,怎么能夠抓住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擴內需、保增長的一系列重大決策舉措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其中包括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決戰二季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決策部署,這些都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更是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通過參加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借鑒山東、天津等地成功經驗和做法,結合**城市建設和推進區建設中遇到的土地、資金、拆遷、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談四點個人意見:
一、破解建設用地難題
按照我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城市總體布局為“一中心五組團”,產業總體布局為“一帶十區二十個產業集群”,所需建設用地數量很大。在本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中,經多方努力,我市在2005年原有123.5萬畝建設用地規模基礎上,又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9.5萬畝,達到143萬畝。現推進區面積是按108平方公里計算的,如按照最新變化,新區面積調增為220平方公里,即使將省下達我市所有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全部用于新區,還有0.14萬畝的缺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是一項基本國策,已成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省里對各市土地利用規劃指標已經下達,爭取追加十分困難。2008年國家出臺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政策,開展建新拆舊項目區建設,成為解決建設用地緊張的唯一途徑。所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即拆舊)和用于城鎮建設的土地(即建新)等額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治等措施,在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面積不增長的前提下,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調整為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從而解決城市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
近期,省政府為加快項目建設,促進經濟增長,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在全省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計劃安排建新拆舊、增減掛鉤周轉指標2萬畝,這些指標不分解下達各地市,哪個地方上報的項目早、項目條件成熟,就優先支持哪個地方的項目建設。這是在“三村”(城中村、城郊村、城邊村)改造過程中,解決土地問題一個難得的機遇,不僅可以先建設新居住區再拆除老區,解決拆遷安置問題,還可以將遠離城鎮的集體建設用地“漂移”到城鎮周邊,使土地增值,為“三村”改造提供資金支持。市政府已經安排各縣(市、區)抓緊編制建新拆舊項目區規劃,首批計劃編制14個項目區,要求4月25日報市國土局,并盡快上報列入全省項目區備選庫,爭取盡可能多的建設用地周轉指標。這14個項目區初步概算可以整理出4000多畝建設用地,這是第一步。下一步,要以建新拆舊項目區建設為載體,將城市規劃區外的農村人口向規劃區內轉移,將建設用地向規劃區內“漂移”,將基本農田向城市規劃區外集中,進一步加大遷村并點力度,加快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步伐,集中統籌使用土地整理、廉租房建設、農村環境整治等多項政策資金支持措施,置換、騰出更多的建設用地用于城市建設,推動“三村”改造步伐,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二、破解“三村”改造拆遷難題
“三村”改造工作實施一年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上進展緩慢,主要問題是“四難”(即拆遷難、安置難、招商難、開發難)。東城區在實踐中,迎難而上,創新思路,工作積極主動,今年以來已拆遷70多萬平方米,較好地實現了依法拆遷、和諧拆遷、陽光拆遷,探索總結了很好的經驗做法。當前應在全市大力推廣東城區“四抓四促”的工作觀念(既抓安置促拆遷、抓拆遷促招商、抓招商促開發、抓開發促“三贏”),從四個方面做好拆遷安置工作。首先是嚴格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合理規定拆遷補償標準,具體操作上將按政策拆遷補償與按市場價格拆遷補償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由區、鄉(辦事處)、社區共同協商委托權威評估機構評估測算拆遷補償價格,打消群眾疑慮。二是堅持和諧拆遷,做深做細拆遷戶思想工作,切實解決好特殊對象拆遷補償問題,制定拆遷獎勵政策,引導群眾自覺主動拆遷。三是落實信訪評估制度,高度重視“三村”改造信訪工作,實行首位負責制,建立信息收集、處置工作機制,對群眾舉報要100%受理、100%回復,確保社會大局穩定。通過拆遷、安置到位,給招商和開發提供較好平臺,為“三村”改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宣傳發動,堅持自愿。今后,城鄉統籌發展基本上分兩塊,城市規劃區內主要是遷村并點,實現“三村”改造;規劃區外主要是建新拆舊,實現“三集中”(居住集中、建設用地集中、耕地集中)。不管哪種方式,都要宣傳好政策,落實好政策,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做到自愿拆遷,使群眾成為受益者。
三、破解建設融資難題
城建項目大多是基礎性、公益性民生項目,且投資大、收益小、回報期長,融資問題一直是個難題,制約著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要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一是要切實發揮政府投融資主體的引導和帶動作用。以**市投資總公司為融資平臺,充分利用“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的金字招牌,靈活運用銀行借貸、發行企業債券、股票上市、信托計劃等多種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同時,通過財政資金補充、城建資產注入、土地增值收益返還等形式,不斷擴大市投資總公司的資產規模、現金流量,提高其融資能力。2009年市投資總公司已經籌措1億元城建資金,已經開始投入項目建設。二是要爭取加大公共財政對城市建設的支持力度。對于環境保護、安居工程、道路交通等公益性項目,一方面要抓住國家“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機遇,盡可能多地爭取國家、省級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市、縣兩級財政要將城建維護稅、城市建設配套費等收入專項用于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三是要建立完善城市土地開發和城市建設項目聯動開發機制。由政府主導,統一規劃、統一收儲、統一開發,通過建新拆舊、以宅基地換樓房、“三村”改造、“兩房”建設置換騰出更多的建設用地,使這些置換出的“漂移”建設用地產生更大升值空間,從而拉動城市建設用地的升值。首批編制上報的14個建新用地,按照“占補平衡”、“增減掛鉤”(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與城市建設用地增加掛鉤)的要求,這些地塊置換到城鎮投放市場后,可獲得巨額的土地收益,將有力推進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四是吸收民間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通過BT(建設一轉讓)、BOT(建設一運營轉讓)、TOT(轉讓一運營一轉讓)和PPP(政府項目與民間合作)等多種方式,推進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供熱、供氣、公交等公用事業建設。
四、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抓好路網基礎設施建設。當務之急就是要強力推進魏武大道中段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由市發改委(中原電氣谷指揮部辦公室)承擔建設任務,按照統一規劃標準、統一籌措資金的要求,力爭6月底開工建設。債務償還分別由中原電氣谷項目單位和**縣負責;規劃設計由市規劃局負責;用地手續由市國土局負責辦理;拆遷補償工作由**縣人民政府負責。各責任單位要從大局出發,密切配合,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做好各項工作,確保道路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早日發揮效益。二是要加大推進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縣尚集污水處理廠建成試運行,垃圾處理場、污水管網、供水管網以及強電弱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同步進行。三是利用這次土地調整修編在推進區預留多個500畝以上的基本農田地塊作為推進區生態園區,以減少建游園廣場占用過多的城市建設用地,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四是要抓緊抓好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性重大項目建設。
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不斷改造提升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市區實施87個城建重點項目,逐步打通斷頭路,環通主次干道,完善市區路網;提升主干道兩側景觀,改造拓展供水管網、污水管網,同時,強電弱電入地,提升道路檔次。二是要加快推進龐莊垃圾處理場建設,爭取6月份開工,2010年投入使用。三是要加快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永登高速**連接線(天寶路西延)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完成,市政府召開了動員會,督促各責任單位加快前期工作進度,多方籌措資金,確保10月1日前開工建設;積極做好G311線**到鄢陵段改造提升前期工作,加快制訂建設方案,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安信快速通道建設要加緊進行招商和各分專業報告的編制及評審工作;督促禹亳鐵路發展公司加緊同神火公司協調一致,爭取禹亳鐵路準軌改建工程早日開工。
總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三保兩抓一推動”總體目標,通過堅持一個中心(化危為機、跨越發展),抓好兩個載體(推進區和工業集聚區),兼顧三方利益(群眾、企業、政府),克難攻堅,加快城建重點項目和“三村”改造進度,實現城市建設包括推進區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健康有序較快發展。
- 上一篇:工商干部科學發展觀交流發言材料
- 下一篇:漢字標志設計手法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