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意見(縣)
時間:2022-04-23 10:09:00
導語:政府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意見(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根本動力,探究科學發展觀理論的創立,是基于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敗得失的認識和反思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根據我國現階段發展總體狀況和今后的長遠發展目標,著眼于當前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和全面、持續、協調的發展要求應運而生,是指導我們在工作中解決各類問題、預防各類問題、謀求長足發展的行動指南。因此,在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同時,應牢固樹立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的觀念,以載體為依托實踐科學發展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使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有的放矢,實現其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初衷。
無論在怎樣的工作崗位,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推動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就在于,用發展的思路來解決實際工作中謀求健康、快速、持續、協調發展所遇到的問題,用一種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從源頭上解決好根本性的發展問題。由此,客觀上要求我們在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一邊學,一邊干,學以致用,以實踐促學習,在學習創新中謀求發展、促進發展、保障發展,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和落腳點。脫離了需要解決實際問題,就離開了實踐載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成為紙上或口上談兵,這樣的科學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盡管我們在社會建設、經濟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譜寫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在追求和諧、追求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的輝煌篇章,但是在我們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影響我們發展的觀念和行為,有的問題的解決甚至迫在眉睫。
從經濟增長方式上看,從農業產業到工業產業,仍然處于高投入、粗放式、低效益的突破階段,在發展過程中片面地追求快而忽略了好,盲目甚至過激地追求經濟效益而犧牲了生態環境乃至群眾的生命;從發展理念看,缺乏全局和長遠的眼光,急功近利,盲目冒進,以一時利益而破壞、透支子孫的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從執政理念上看,我們的基層各部門仍然未能準確地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約束那放任膨脹已久的權利,沒有放棄“官本位”的思想觀念,沒有按照要求提高執政為民的能力,沒有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全局意識。民生問題的解決還有許多歷史欠賬;為謀職升遷而謀劃政績觀,卻與客觀實際、與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與持續健康的發展脫鉤。全國范圍內的地區間、同一個省市的地域間、城鄉間經濟發展之間不平衡,三大產業之間的發展不平衡,社會群體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由此而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城鄉差別、行業差別,各種矛盾與沖突也日益凸顯,社會管理的壓力增大,維護穩定和諧還任重道遠。這些問題的需要我們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去審視對待,更需要通過務實有效的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態度去加以解決。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以實踐載體為支撐,在深入理解科學與發展的關系基礎上,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在實踐中檢查我們是否真正踐行了科學發展觀,從而以此來檢驗我們的執政能力、執政理念、發展理念、社會控制能力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一、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才能真正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能妙筆生花,紙上談兵,只談發展不談問題,只報喜不報憂。正是以往存在這些避重就輕的做法,導致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學習實踐只喊口號不辦實事,流于形式而不求真務實,搞一陣風式的運動而難見長效機制。正是由于只談科學發展觀而不踐行科學發展觀,有些地方謀求發展的過程中往往無視已經存在的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潛在的矛盾,急功近利,追求經濟高速度,結果引發新舊矛盾交織并發,影響著一個地方科學、健康、持續地發展。只有我們把以解決問題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和著力點時,我們的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活動才能顯現其有效作用,我們的科學發展觀才能貼近民意、順乎民意,我們才能用實踐這一公正的尺度去衡量在發展中我們科學決策成分的含金量,才能把握發展的正確方向而不會出現發展沖動和盲目發展。
二、踐行科學發展觀,以相應的實踐載體為支撐,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才能真正體現人民群眾得實惠這一學習實踐活動的根本目標,真正彰顯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于民發展理念。眼下,改革三十年來,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速度與民眾的幸福指數增長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發展的成果與民眾共享發展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發展的目標方向與民眾的利益訴求之間存在差距,群眾關心、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處理得還不夠好,由此致使一些地方在表面上一片繁榮的同時,社會和諧與矛盾的對立卻呈現多發態勢。“一邊吃肉一邊罵娘”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時有見聞,更值得引發我們深思。科學發展觀只能以解決這類問題為切入點,我們才能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發展為民,才能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成強大的發展合力,才能實現人本、和諧與全面發展的共贏。
三、踐行科學發展觀,以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為切入點,才能真正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提高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眼下,群眾集體性集體聚眾訴求事件時有發生,有訴求就意味著矛盾的潛在,就表明有不符合、不適合科學發展的地方,就表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能簡單理解為從形式上向社會和人民作秀,就表明不能把掩蓋矛盾、回避矛盾、壓制矛盾,部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無作為、亂作為的現象簡單地歸納為不適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一句空話。而更現實、更直接、更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做法就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就是要使科學發展觀真正在執政發展過程的始終得以實踐,要勇于正視現實、正視矛盾,千萬百計去解決各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要沉下身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要靜下心反思決策是否科學,要以身作則,自覺轉變工作作風,以實際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在發展上實現質的突破。
四、學習科學發展觀,只有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踐行科學發展觀,才能切實實現以人為本的核心目的,才能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才能從行動上體現全面統籌、持續、協調的發展理念。科學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發展、和諧、穩定的目標,讓發展的成果與人民群眾共享。只學科學發展觀而不使之應用實踐,無疑于素位餐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做一天和尚不撞鐘或自由散漫地亂撞鐘對現實的一些問題和矛盾避而遠之,問題不僅不會自然消失,而且會在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出現更激烈的社會沖突,引發嚴重的社會后果。近來,貴州甕安的群體事件、山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三鹿奶粉引發的食品安全危機重慶、海南三亞出租車集體罷運事件等都無一例外地表明,只有踐行科學發展觀,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在謀求科學發展中堅持解決問題,在謀求科學發展中正視矛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實現科學發展觀的學習的初衷。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的學習調研、分析檢查、整改落實是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辦事的原則,是我們反省自我、檢查得失、開拓思路的過程,是我們用認識指導實踐,以實踐升華認識的過程。只有以相應的實踐載體相支撐,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才能使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動力和創新潛能,才能在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才能真正實現“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品、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失去了實踐這一載體,學習活動只能是就活動而搞活動,做而論道,畫餅充饑。
- 上一篇:縣政府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意見
- 下一篇:地區商務局實踐科學發展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