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學發展觀思辨思想匯報

時間:2022-04-14 05:43:00

導語:學習科學發展觀思辨思想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科學發展觀思辨思想匯報

作為機關一名黨員,本人有幸參加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大會就科學發展觀的學習的重大意義和如何實踐落實等都做了深入的探討,中央指導檢查工作組和學校都為此做了重大的部署。同時在會場,我也在思考,對一個教師黨員來說,我們要如何從一個從思辯的角度來學習理解科學發展觀呢?

首先,科學發展觀是我們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一次新的解放思想和總結反思。毋庸質疑,中國的經濟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中國用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一個乃至數個世紀的經濟成就,并已經在經濟總量上高居前列,并有進一步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大趨勢。這很了不起!但是,我們也要居安思危地看到:在這經濟高速期間我們也積累了一些矛盾,忽略了一些公益事業,我們急需未雨綢繆地來總結和反思,并高瞻遠矚地更好規劃未來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在此時代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醫療衛生事業嚴重滯后,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峻挑戰。中央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搞好醫療衛生等社會建設,促進經濟與教育、科學、文化、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之后,隨著一些地方官員過于追逐經濟高速增長而暴露出的一些新問題:如人民群眾在拆遷等過程中利益受損;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受破壞;忽略生產安全,重大事故不斷等問題,科學發展觀逐步得以成熟和發展。經典小說論文網

其次,科學發展觀是符合辨證法的精神的。馬克思主義的辨證法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絕對真理。任何好的政策也都必然有其適用的時代范疇和具體國情。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人均GDP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經濟發展總量有極大的潛力,人民有極其強烈地擺脫貧困的愿望。因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特別強調GDP指標理應是非常正確的。但是,隨著經濟總量的激增和經濟奇跡的發生,我們的時代已較改革開放之初有了一定跨度,經濟政策又需要適當地進行一些變革。因為,城鄉分化、沿海地區和內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持續拉大;社會兩極分化拉大,并已越至警戒值!因此,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當下的發展重點,統籌兼顧是根本要求。

再次,科學發展觀是認真研究國內國際大形勢后做出正確理論指導。科學發展觀早在20*年就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指出:當前,我們的科學發展要將經濟發展的政策改為又好又快,我們需要好字當頭,而不能是快字當頭。科學發展觀還進一步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被譽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的盧卡奇曾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總體性原則”高于“經濟原則”。也即是說,我們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時不能孤立地以經濟為中心,使經濟發展成為脫離其他發展的至高準則;而應該從全局出發,辨證靈活地應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籌兼顧地將經濟的發展的基礎更好地應用全體地發展當中去,這才是經濟發展的要求所在。這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一致的。我們現在想想,科學發展觀在06年即強調將經濟發展要求的“又快又好”的“快”字挪到“好”字后面是多么的及時。否則,在順境中一味追求利潤和速度而持續擴大再生產的大量企業,再不及時面向內涵發展和減少供應量的話,在08年就必然在全球銳減的大量定單前備受打擊。“又好又快”的“好”字當頭,把內涵發展放到了突出位置,早早就強調了內功的重要性,真正以人民群眾為本搞經濟同時,也為二年后的國際金融風云巨變騰挪出了巨大的回旋空間。科學發展觀不可謂不深謀遠慮,為中國在08年如此逆勢中仍能平穩較快的經濟增長贏得了相當寶貴的戰略機遇。

綜上所述,科學發展觀不是簡單地繼承或批判過去的發展理念,而是在新時期站在新的科學高度的解放思想和總結反思,也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即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更是對國際國內大形勢進行高屋建瓴地深入分析后的智慧結晶。我們黨員教師需要在一個思辨的高度上學習和理解科學發展觀,才能更好地體會和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

同時,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馬克思主義指出“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我們雖然要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離共產主義仍有非常遙遠的距離,但我們仍需要長久保留和追求理想,不“南轅北轍”,才會不斷進步,才能較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更高瞻遠矚地發展。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重視了人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了國家政策與馬列主義理論的深刻一致性和一脈相承性,也是黨的群眾路線在當前時代的新發展。

當前,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給世界各國帶來巨大的沖擊,在國際金融體系前沿的各國備受打擊:過分依賴銀行業曾一度興旺的冰島瀕臨國家破產;靠出售石油等資源大發橫財的俄羅斯如今一片蕭條;始作俑者的美國更是泥菩薩過河,危機四伏。經濟全球化的鏈條上沒有自己的發展內涵、不全面且過于外向的國家,一旦外部體系出現危機,內部就可能要承受巨變甚至進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