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

時間:2022-09-01 08:36:00

導語:高校學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

兩會開幕,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成為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話題。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一種方法論,胡主席說過,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在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金融危機下,社保制度是否完善的問題、醫療改革、住房保障、就業和經濟增長等問題,都成為今年兩會討論的熱點。其中一位政協委員提出,如何適應經濟形勢變化,應對危機、就業為先,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建立農民工就業援助機制,切實緩解這個龐大群體的就業難題,這就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而溫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盡管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不少大小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國民經濟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溫總理仍然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可見,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也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雖然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正如溫總理所說:“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克服困難、戰勝挑戰。”溫總理在論述這段話的時候,八次使用“信心”一詞,凸顯了金融危機下的“中國信心”。的確,今天的中國不再是昔日的經濟弱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國能夠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繼續又好又快健康發展。

雖然科學發展觀是作為一個國家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方針,我們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也有學習和深入貫徹的必要。作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肩負著建設祖國未來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面對就業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和日益繁重的學習任務,如何在具體學習和實踐中更好的踐行科學發展觀,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創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是和愛國主義教育一脈相承的,也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最缺乏的。

首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們要密切留意國內、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目前,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國一個重要的理論指導方針,雖然第一要義是發展,這并不代表我們要一味盲目地追求經濟利益,促進GDP快速增長,而是要結合國情和全球經濟格局,講求國民經濟健康、協調、全面發展,同時促進國人的發展,而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利益。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是我國的一個現狀,貫徹科學發展觀,某政協委員建議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就業“見習制度”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為廣大企事業單位儲備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我們面對著這一現狀,應盡早規劃好自己的職業,才能在社會立于不敗之地。

再次,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責任”二字,看似筆畫簡單,其實蘊含著深刻的意義。要肩負起社會責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事物在不斷發展,我們肩負的社會責任也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作為一名學生,不僅僅要學好祖國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不是口頭上說愛國,看看新聞就可以了,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去。廣州成功申辦2010年亞運會,作為一名廣州人,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公務員之家:

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廣州人的形象,一顰一舉,都成為外地游客評判廣州的依據,我們當然不能丟臉。此外,向外地游客展示廣州的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還有城市的魅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此時的社會責任感表露無遺。為亞運會而進行的城市建設也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我衷心期待也運回在廣州開幕的一天,我將會以主人的姿態迎接外地游客,為廣州獻出一份力量。這是我的責任,也是表達我對廣州的熱愛的體現。

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要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促進人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將會繼續在生活和學習上踐行科學發展觀,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