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局安全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時間:2022-05-05 09:26:00

導語:安監局安全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監局安全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在當代中國,安全發展問題正以空前的重要性呈現出來,成為影響政治穩定和政治發展以及影響國際政治的重大問題。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的全速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在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由于安全生產體制機制的欠缺和缺陷,安全生產監管制度的落后與滯后,受生產力發展總體水平的影響和制約,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在經濟繁榮背后,事故總量居高不下。

種種現狀表明,當代中國的安全生產問題已經從經濟工作的一個環節上升為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政治問題。表面上看,安全生產問題是有關“人、設備、環境和諧安全”的技術問題和經濟問題。而實際上,安全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到特定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1992年1月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文件指出:“經濟、社會、人道主義和生態領域中一些非軍事性的不穩定因素構成了對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其中,就包括伴隨著人類社會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以來,日漸凸顯的安全生產問題。

安全生產所引發的政治問題,不但給安全生產提出了新要求,也為用政治手段解決安全生產問題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作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進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創新,不但有助于實現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而且也有助于我國的政治發展和政治文明進步。

然而,近年來,不安全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安全監管體制的滯后,使得一些企業生產安全條件差,作業安全得不到保證,職工最根本的安全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如果社會上存在大量影響安全生產的事故隱患,群眾安全感受到威脅。就將形成諸多不穩定因素,十分容易造成社會動蕩,一旦爆發,后果不堪設想。1968年,美國發生一起煤礦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引起全國性大罷工,造成政治動蕩不安,國家損失嚴重,教訓非常深刻。

安全發展的政治意義,既體現在國內政治上,又體現在國際政治上。全球每時每刻都有大量危險物品(包括劇、放射性物質、爆炸物品)在生產使用和貯存運輸,如果管理失控,出現事故,不僅傷及自身、自國,也將危及他人、他國,甚至會破壞人類的整個生態系統。做好安全生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是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面臨的共同課題和使命。

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容易引發國與國之間的爭端和矛盾糾紛,造成國際爭端等全球性的政治問題,不利于和諧世界建設。生產安全事故以及次生事故不僅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而且容易引起環境污染,影響周邊國家的關系。所以,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理應進一步強化安全發展理念,促進安全發展,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和諧友好的國際環境。

深刻認識安全發展的重大政治意義,目的在于強化安全發展的理念,形成科學的安全發展觀和安全發展文化,搞好安全發展監督體制創新,促進安全發展形勢的根本好轉,建設有利于社會和諧的安全保障型社會。

安全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兩者之間存在嚴密的邏輯聯系。安全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要發展必須要安全,安全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發展必須要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其前提就是必須保證人的生命健康,防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各類事故。要實現“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運用政治、經濟、法律等手段,統籌兼顧各方面的關系,最終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與安全發展觀說到底都顯示了先進的發展文化,發展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內容是安全發展文化。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積極倡導安全發展文化,使之內化為人們重視安全的實際行動,才能克服不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形成人人重視安全發展的文化氛圍。只有加強對于安全生產的科學管理,強化監督力度,填補制度設計中的漏洞,才能保障安全發展的順利進行。只有人人都注重加強安全保護并形成有利于安全發展的良好行為方式,才能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最終達到生產發展和人身安全共同促進的理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