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新的體會
時間:2022-06-02 11:35:00
導語:小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新的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堅持貫徹"*"重要思想和*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么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總結了3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全黨同志都要從貫徹"*"重要思想和*精神的戰略高度,從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完成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肩負的歷史任務。
通過認真學習同志《科學發展觀》的報告和相關的系統學習,我知道和理解了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是:科學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它包括了系統而豐富的內容科學的發展觀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觀,它是人們對發展問題的總體認識和根本觀點。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包含了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堅持改革開放,是科學發展觀的強大動力;促進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保持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實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等。科學發展觀要回答的問題有:要不要發展,為誰發展,發展什么,怎樣發展,往哪里發展等問題。
通過學習,我深刻地感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理論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體現了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對我們把握大局、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堅持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我們的重大國策,我就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收獲,談以下幾點體會。
必須全面準確地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科學發展觀的前提。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糾正一些地方和領域出現的重經濟指標,輕社會進步;重物質成果,輕人的價值;重眼前利益,輕長遠發展的觀念。我們必須在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基礎上,來統籌各方面,促進全面發展。
2、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注重以人為本,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實了,我們就能凝聚起齊心協力戰勝困難、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3、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心。從根本上說,樹立科學發展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科學發展觀同時也是科學的改革觀。因此問題不僅在于我們“要”以人為本,“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必須著眼于“怎樣”實現這一要求。這就要靠體制改革,制度創新。但由于市場經濟體制在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按“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來深化改革,致力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4、“五個統籌”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中國的經濟的發展,實現中國經濟的振興,并讓中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上一個新的臺階,這五個統籌的實質,就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如何發展得更好的問題。"要在全社會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發展觀,使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全體人民和社會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學發展觀,實踐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才能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才能真正貫徹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這四個要求具體落實到我們教師身上,首先就是要我們科學理解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目前在全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符,如有的人認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為官者的政事,與已無關”,“科學發展觀對不從政的人沒有任何意義”等。這就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自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學習轉變自己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把自身的健康發展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
科學發展觀是辨證的發展觀、全面的發展觀、對立統一的發展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求我們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統一起來。作為一名高校的教師,要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著力打造“四好學生”,做到政治思想好、學習成績好、身體鍛煉好、紀律作風好。“政治思想好、學習成績好、身體鍛煉好、紀律作風好”的“四好學生”就是國家社會發展的所需之才,我們要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有機結合,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在奉獻社會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教師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愛崗敬業,完善綜合素質,完善知識結構,應該在掌握好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以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全面協調發展、與社會同步。這就要求自已要學習科學發展觀,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同志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加強自身建設,轉變觀念,拓寬思路,不斷創新,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本職工作。
把科學發展觀與當前工作結合起來,著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水平。就應該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一,要提高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博覽群書,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解決知識不夠豐富,理論不夠扎實,工作成績不明顯的問題。一定要有一種危機感、緊迫感,把教書育人、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傳播知識的本領。新形勢下我們尤其要具有綜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夠在教學工作中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據事物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社會所需人才,超前采取培養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要具有“忠于職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樂于奉獻”的職業道德。
三,要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實在性。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就業難,專業的實際應用性差等新情況、新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會越來越繁重。要使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創新能力。如何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的要求,順應形勢進行不斷總結、鞏固、升華,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普通教職人員事事要講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全新的工作,多為學生辦實事。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進一步增強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個人,而且代表著黨的形象。我們一定要珍惜黨的政治聲譽,樹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確認識自我,培養高尚的人格。總之,我們不僅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還要有好的創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學會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看人看事,提高辯證思維的能力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響和推動工作的落實。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我們要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社會發展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