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檢察機關司法體制改革構想

時間:2022-06-26 05:54:00

導語:區檢察機關司法體制改革構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檢察機關司法體制改革構想

改革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司法體制改革是這個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我國的司法體制,雖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已經顯示出自己的優勢和強大生命力,但也存在著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林區、礦區、農墾等區城設置的司法機構,已不適應當代中國的國體和政體的要求,有悖于憲法規定的在人民代表大會監督、負責之下的一府兩院制,一定程度上成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障礙,所以司法體制改革勢在必行。筆者依據我國憲法及有關法律,結合洮河林區的實際對白龍江林區檢察機關司法體制改革提出構想,與大家商榷。

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條中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這種政治制度表明,我國的政治體制不是實行分權制衡的原則,而是實行議行合一的體制原則。“一府兩院”的國家機關,其權力來源于人民代表大會。

憲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人民檢察院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以及專門檢察院組成。各級人民檢察院由同級的權力機關產生,并向它負責,受它監督。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和專門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雖然我國檢察機關獨立于行政機關之外,但是由于地方檢察院完全按行政區劃設置,卻與行政機關相對應。

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省一級人民檢察院和縣一級人民檢察院,根據工作需要,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可以在工礦區、農墾區、林區等區域設置人民檢察院,作為派出機構。所以,國有林區檢察機關是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規定,由國家在國有林區設置的人民檢察院,行使國家檢察權,而不是林區自己建立的檢察機關,行使林業所賦予的權力。因此,它既不是專門檢察院,也不是與地方各級權力機關相對應的地方檢察院。就白龍江林區檢察機關來說,是由省一級地方檢察院在國有林區設置的派出機構,是由法律規定的地方檢察院這類檢察機關中的一種特殊形式。

白龍江林區屬全國九大林區之一,地跨甘南、隴南、臨夏三市州。就洮河國有林區來講,地處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橫跨卓尼、臨潭、康樂、合作三縣一市,東西長約公里,南北寬約公里,總面積公頃,林地公頃,森林覆蓋率為,其森林資源還包括珍貴野生動物梅花鹿、雪豹、細嘴松雞、巖羊、金錢豹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數十種,洮河林區也是黃河的重要支流——洮河的水源涵養林,洮河林區生態保護的成敗也是關系到投資一百多個億的甘肅引洮工程的成敗,所以洮河林區在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珍貴野生動物,維系和保護生態平衡,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洮河林區的重要性決定了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司法保障體制,包括必須設置國有林區檢察機關。

現有的白龍江林區兩級檢察機關是依法設立的省人民檢察院的派出機構,雖不直接受某一級地方權力機關的監督,但它接受林區各級黨委和上級人民檢察院的領導和監督,并通過省檢察院向省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和報告工作,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其林區兩級檢察院的檢察長和檢察員,由省檢察院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任免,受省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而檢察長和檢察員的任免考核,也由林區各級黨委和上級檢察院考核,最后由省檢察院考核把關,并統一向省人大常委會負責。所以對白龍江林區兩級檢察機關的監督制約關系完全是符合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

白龍江林區這種相對獨立的檢察體制,是由國有林區相對獨立的領導體制及其國有的性質決定的。白龍江林業管理局和下屬的各林業局,由省政府所屬的林業廳垂直管理,尤其如今“天保工程”的實施,洮河、阿夏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其經費來源于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所以說白龍江林區是由國家所有并直接管理的,不屬地方所有和管理,這種管理體制與依法設置的林區檢察體系是相吻合的。白龍江林區檢察機關的設置還克服了地方檢察機關管轄的局限性,因為就洮河林區來講,地跨甘南州的卓尼、臨潭、合作兩縣一市,臨夏州的康樂縣,由地方檢察機關管轄,勢必形成“條塊分割”的局面,因為我國法律規定,刑事案件的管轄主要由案件發生地管轄,所以洮河林區由各地方檢察機關管轄,不但不利于國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而且加劇林區和地方矛盾的升級,因為林區依國家政策實行“封山育林”,以保護和發展國有資源;而地方實行“打開山門”、“靠山吃山”的政策,以發展地方經濟,改善人民生活。這種國家利益與地方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矛盾必將導致林地糾紛、林木糾紛,大量盜伐林木,大面積蠶食國有林地的案件上升,最后以犧牲國有資源、破壞生態平衡為代價發展地方經濟,也可能導致年洪水再渡重演的歷史悲劇、還可能出現森林資源破壞、珍貴野生動物瀕臨死亡、洮河斷流、引洮工程廢棄的殘局。所以設置相對獨立的林區檢察機關將克服了地方檢察機關管轄的局限性。

根據白龍江林區兩級檢察機關設置的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優越性,筆者認為林區檢察機關應繼續加強,而且要健全完善司法保障體制,所以必須進行體制改革,改革在保持省人大監督的前提之下,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第一、林區檢察機關經費保障問題。

白龍江林區兩級檢察機關,其分院的人頭經費由省政府財政撥付,而辦案經費卻由林業管理局撥付,基層院人頭經費和辦案經費均由各林業局撥付。形成白龍江林區分院經費和基層院人頭及辦案經費來源依賴林業管理局和林業局的狀況,導致“有粥喝粥,有飯吃飯”的局面。白龍江林區檢察機關經費的不足,不僅嚴重地制約了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職能,也影響了檢察隊伍的穩定,還影響著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應有的自尊和自信,更影響著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公正是司法活動第一位的價值追求,但是公正不是空中樓閣,它是以一定的物質保障為基礎,以一定的物質付出為代價的。盡管如此,白龍江林區檢察機關還是克服經費嚴重不足的狀況,嚴格執法,秉公辦案,嚴格按照黨中央的規定,遵守“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林區檢察機關經費的困難。因此,既然林區檢察機關依法作為省檢察院的派出機構,應依法由省政府財政通過省檢察院來保障林區檢察機關的人頭和辦案經費。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機器,其經費保障理應由國家來保障,理應由政府撥付。

第二、進行林區檢察官身份的置換。

白龍江林區檢察人員其中分院的人員屬事業編制,基層院的人員屬企業編制,應該調整、理順這種體制,由國家列入統一的檢察序列。檢察官應依《檢察官法》來規范,而林區基層院檢察官同時還要用企業制度規范。這種混亂狀態有悖于“一府兩院”制的規定,難免會給人形成企業辦的檢法,所以應即時理順關系。既然作為省檢察院派出機構的檢察機關,理應編入省檢察院的檢察序列之中。

在解決以上司法保障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即是國家政權的組成部分。黨對國家的領導,不言而喻也包括對檢察機關的領導,因此,檢察機關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依據白龍江林區檢察機關通過省檢察院由省人大監督的體制,其省委的領導是不言而喻的,基于林區的垂直領導體制和省委對白龍江林管局領導的這種關系,省委對林區檢察機關的領導,應委托白龍江林管局黨委領導,形成了由省委間接領導,白龍江林管局直接領導的林區檢察體系。

這樣林區兩級檢察機關就形成了在業務上由上級檢察機關領導,其它林業政策方面由同級黨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領導,人事和經費由省政府通過省檢察院來保障,省人大通過省檢察院和林區黨委來監督的司法保障體系。

只有健全和完善林區司法體制,才有利于“天保工程”和洮河、阿夏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有利于國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維系生態平衡,有利于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有利于加快“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所以林區檢察體制亟待改革,調整和理順司法保障體系刻不容緩。

作者單位:甘肅省洮河林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