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聯誼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1-27 11:00:00
導語:在干部聯誼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四輪驅動”發展戰略走特色經濟發展之路
尊敬的離退休干部、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
11月的楓林,金風送爽。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我們離退休干部歡聚一堂,共議楓林發展之大計。值此,我謹代表楓林鎮黨委、政府對這次聯誼聚會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參加聯誼會的全體離退休干部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對所有關心、支持、幫助楓林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離退休老干部、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楓林鎮位于國家級旅游風景名勝區楠溪江中游東岸,距離縣城38公里。西與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巖頭隔江相望;東與樂清市芙蓉鎮接壤。全鎮轄45個行政村,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1個居委會,10336戶,4.1萬人,總面積7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578畝,宜林地73607畝。2004年全鎮人口4.1萬,國內生產總值27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2662萬元,占98.6%),農民人均收入3780元。
楓林鎮原名豐里。明朝時,因南前山遍布楓香樹而更名為楓林。楓林建村久遠,聚居人口眾多,文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素稱東甌名鎮。據歷史記載,乾隆年間楓林已稱鎮,清與民國,楓林鎮名一直沿用。改革開放后,古老的楓林重新換發了青春,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改善,古村落和生態旅游資源保護開發的啟動,楠溪江總體規劃、楓林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和城建總體規劃的修編,以及諸永高速公路楓林段開工建設、楓孤溪招商引資開發項目的啟動,一個以農業兼旅游業為主體的新格局的歷史文化名鎮,正在楠溪江畔崛起。
近幾年來,我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永嘉縣委、縣政府“三帶兩極一目標”戰略構想,立足鎮情,楓林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發展優勢逐步明顯。
1、特色農業效益初顯。以優化農業結構為切入點,大力實施小“三帶”發展戰略。一是以大棚蔬菜和養殖業為主的平原地區糧經牧漁高效經濟作物開發帶,近年發展迅速,產業化趨勢明顯,楓林已成為溫州市二線蔬菜基地,為全市蔬菜新樣板。今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8500畝,其中大棚蔬菜3500畝。2002年楓林蔬菜基地獲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同年,楓林“茄子”、“浦瓜”、“四季豆”獲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由于楓林蔬菜起步早,發展快,質量高,多年獲得溫州市菜籃子工程重點基地鎮稱號,楓林蔬菜基地被評為省“三新”技術推廣示范基地。同時,畜牧業和漁業養殖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羅氏沼蝦、田魚等一批名特優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二是以臍橙、楊梅、獼猴桃為主打產品的低矮山區經濟林開發帶,已成為農業增收的新亮點。現已成功包裝推出了“楓林”牌臍橙,市場供不應求,在2004年的秋季農博會上獲得了優質獎。三是高遠山區藥材綜合開發帶,如杜仲、厚樸、木青等藥材已初顯經濟效益。現已成功開發了“楓林牌”杜仲茶,并獲得了省綠色食品稱號。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楓林“沙崗粉干”遠銷省內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生態旅游有所突破。楓林鎮的旅游資源主要包括:飛瀑、怪石、灘林、文物古跡、歷史名人、民俗傳說、武術文化及農家風情等,其主要特色為山水風光和人文資源,發展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態旅游已成為楓林經濟新的增長點。一是旅游景點開發步伐加快。兆潭竹筏漂流點和北坑景區開發漸入佳境,年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其輻射效益逐步顯現。二是古鎮保護規劃力度加大。編制了“楓林古鎮總體保護規劃”,有效地發揮了規劃龍頭作用。三是旅游宣傳促銷工作成效明顯。采取參加旅游交易會,利用新聞媒體刊播等形式,及時對楓林生態旅游資源進行宣傳推介,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基礎設施建設日趨改善。把握機遇,爭取上級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大的改善。交通方面,諸永高速公路楓林段已開工建設,并且進展勝利。平原地區公路全部實現了路面硬化;北部山區康莊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楓林大道、環鎮公路建設即將實施。供電方面也基本實現了農村電網的全面改造;通訊方面,開通了移動通信,固定程控電話擁有量大幅度提高;農田水利方面,新增造田面積1800畝,低產田改造3050畝,標準農田建設2430畝;教育衛生文化方面,新建了孤山中小學、沙崗小學和鎮衛生防保大樓,楓林中心小學遷建工程已經全面啟動,20個村看上了有線電視。其他基礎設施方面,鎮垃圾場已投入使用,楓孤溪開發作為一號招商引資項目,已通過立項報批。同時,大力實施移民脫貧工作,對2個高山村實行整村遷移,移民新村建設已初具規模。此外,餐飲、旅館、超市等旅游配套設施的增多,優化了服務環境,推動了楓林旅游業的發展。
綜觀楓林鎮域經濟發展現狀,存在以上諸多特點和優勢,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和發展潛力,特別是今年諸永高速公路楓林段的開工建設和楓孤溪開發項目的推進,將大大的改變了楓林的交通現狀和經濟發展重點,以及在發展楠溪江旅游業中所起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楓林必將成為楠溪江旅游接待中心和旅游重鎮,屆時對楓林鎮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對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將帶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因此,現在我們就要緊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鎮黨委、政府立足楓林優勢,審時度勢,樹立“特色經濟”發展觀,提出了大力實施農業帶動、旅游拉動、環境促動、項目推動的“四輪驅動”發展戰略,走具有楓林特色和資源特點的經濟發展之路。
(一)以農業帶動為基礎,提升鎮域經濟發展質量
楓林鎮作為傳統的農業大鎮,自然條件優越,今后要緊緊圍繞生態農業、有機農業這一主題,在現有以大棚蔬菜為重心的基礎上,以經濟水果林、畜牧業、漁業為拓展,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進品牌農業和訂單農業的發展,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延伸,大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大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1、以科技為抓手,積極培育特色農業。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力爭在3—5年內把3500畝大棚蔬菜和名優水果、高山藥材基地打造成現代化農業示范基地,使之真正成為楓林鎮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2、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進品牌農業和訂單農業的發展。對沙崗粉干、楓林牌杜仲茶、楓林臍橙等一系列在市場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在提高質量和檔次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注重產品包裝,使之成為楓林農業的金名片。全力搞好產品的流通體系,努力拓展產品銷售渠道,重點抓好專業協會、合作組織。繼續做好與溫州美福、快鹿等集團的供銷關系,真正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體制,減輕市場對農業的沖擊,避免“物賤傷農”、“豐產不增收”的局面。
3、以旅促農,積極實施觀光農業。依托楓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把現有的蔬菜基地、楊梅基地、養殖基地等開發建設成為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基地,使農業和旅游業相得益彰,并肩發展。
4、以工帶農,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在沙崗建立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對現有沙崗粉干作坊進行資源和設備整合,提高企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品競爭實力,力爭使之成為全市的農業知名企業。同時要大力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發展潛力的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如豆制品、筍干加工等,從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及可避免因豐收而使產品滯銷的局面。
(二)以旅游拉動為關鍵,豐富鎮域經濟發展載體
楓林鎮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文化底蘊深厚,兼以生態環境優越,鄉土風情濃郁,其良好的山水旅游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社會旅游資源相互烘襯,可產生良好的綜合景觀效果。今后的旅游業,要在“文化楠溪江”戰略引導下,做好楓林生態旅游“一街一潭、一文一武”八字文章和“一個中心”建設。
1、“街”,以蒲亭街、柯朱街和圣旨門街為開發主題,這一縱二橫的街道是楓林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歷史街區。要集思廣益,充分挖掘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全力抓好街區的保護規劃。同時,充分發揮清朝御史徐定超的名人效應,盡快修繕徐定超故居和圣旨門街等文物古跡,形成系統景觀,原汁原味的展現古跡的歷史風貌。
2、“潭”,即北坑龍潭和兆潭旅游景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轉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陳舊觀念,確立市場化運作的思維模式,進一步完善投資開發機制,吸收各類投資主體,走借助外力加快旅游開發的路子,精心打造北坑龍潭和兆潭這兩個秀色天成的重要旅游景區。
3、“文”,是楓林旅游開發的底氣和靈魂。要進一步打響楓林山水文化,耕讀文化、古鎮文化、紅色文化的牌子。
4、“武”,也是楓林旅游業中的重要一環。楓林尚武之風古亦有之,今更勝之,每年一度的楓林武術節更是聲名遠播,武術節期間,各地英杰匯集,切磋技藝,崇武健身,吸引了大批的來客,要以其為載體,充分利用,做好“武”字旅游文章。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5、加快做好楠溪江旅游接待中心建設。充分利用地處楠溪江中心景區的地域優勢,在楓孤溪開發的大背景下,積極規劃在楓林沿溪一帶建設集旅游、休閑、娛樂、度假、購物、會務、餐飲為一體的楠溪江旅游接待中心,將楠溪江古村落游、楠溪江特色漂流、自然景觀游與楓林的農業觀光游、楓林晚居及人文、自然景觀游等有機結合,形成游購旅休閑一條龍服務體系,使來楠溪江的游客始終云集楓林,從而拉動楓林鎮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以環境促動為保障,構筑鎮域經濟發展平臺。
環境也是生產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加快楓林鎮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今后要按照“科學規劃,正確引導,強化服務”的原則,搶抓機遇,積極構筑鎮域經濟發展平臺,促進楓林鎮域經濟快速發展。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致力優化發展硬環境。今后一個時期,楓林基礎設施建設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當前最關鍵的是要全力做好諸永高速公路楓林段建設和楓孤溪招商引資開發項目,同時,要加快完成康莊工程建設,到2007年要全面實現村莊路面硬化的目標。此外,要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綜合運輸網絡和通訊網絡,提高城鎮化水平,增強城鎮聚集輻射帶動能力。
2、提高政府服務水平,致力優化發展軟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務”的思路,加快職能轉變,真正做到管理有序、服務到位、突出中心、促進發展。一要以優惠政策吸引人,出臺一些辦法和措施,盡可能地在各方面為各類投資主體提供優惠。二要以優質的服務吸引人,為投資者提供一條龍服務,降低其協調成本。三要以誠實信用吸引人,政府要帶頭講信用,守信用,做到有諾必行,同時還要在全社會深入開展誠信教育,營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環境。
(四)以楓孤溪開發為契機,全面推動鎮域經濟的發展。
楓孤溪開發作為永嘉縣一號招商引資項目,已立項報批。楓孤溪的治理開發,不僅改善農業發展環境,更是改變了楓林的發展重點,拓寬了楓林的發展空間。同時,伴隨著諸永高速公路楓林段及楓林互通建設,楓林愈加成為楠溪江畔唯一最具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熱土;集楠溪江旅游、休閑、娛樂、度假、購物、會務、餐飲等為一體的旅游接待中心,也必將在楓林規劃投資建設。隨著楓林地域優勢的逐步凸顯,并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崛起,有力推進農業和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為主導的具有楓林特色的鎮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同志們,楓林素有小溫州之稱,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然而70年代后卻開始衰退,目前已遠遠落后于兄弟鄉鎮,尚屬溫州市欠發達鄉鎮之一。但今天的楓林又一次遇到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楓林的崛起需要我們搶抓機遇,我們已經提出了“四輪驅動”發展戰略,它就像一輛汽車,需要一條陽光大道,才能飛速奔馳,這條陽光大道就是楓林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搞建設的良好環境。我們的發展目標是五年趕超巖頭,十年建成現代化的山水旅游集鎮。我們發展的支力點是:區位優勢特別明顯,地處楠溪江旅游中心,諸永高速公路楠溪江唯一的出入口,已納入溫州國際大都市后花園框架,即溫州市生態公園;規劃功能為旅游、休閑、娛樂、度假、購物、會務、餐飲、青少年活動中心。總之,楓林是一塊神奇而又充滿希望的熱土,她已經蘇醒并展翅飛翔,發展前景非常樂觀。我們試想,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離退休干部的幫助下和在四萬楓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隨著諸永高速公路的竣工、楓孤溪開發成功及楠溪江旅游接待中心的建成,楓林必將成為永嘉的又一經濟強鎮,楠溪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最后,希望離退休老干部一如既往的支持楓林、關心楓林、幫助楓林,同時祝愿聯誼會取得圓滿成功!祝愿離退休的老干部們身體健康、合家歡樂!祝愿我們楓林的明天更加繁榮、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