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派村集體經濟資金通知

時間:2022-09-11 03:50:00

導語:選派村集體經濟資金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選派村集體經濟資金通知

各縣(區)委組織部、選派辦:

發展村級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是選派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選派干部的重要職責。省財政為每位到村任職的選派干部安排4萬元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選派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第二批選派干部到村任職以來,各縣、區高度重視發展村集體經濟,用好專項資金,通過多種形式建設發展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既推動了選派工作的深化提高,又解決了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既增強了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功能,又推進了選派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是,個別縣區、少數選派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集體經濟發展資金投向不合理、收益低、安全性差等問題。為進一步規范選派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工作,切實用好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鞏固選派工作成果,結合我市實際,就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目標,找準癥結。規范管理使用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基本要求是“投向合理、產權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顯”。“投向合理”,是指因地制宜,立足資源搞開發、選好項目辦實體、圍繞服務抓創收,將專項資金全部用于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產權清晰”,是指財產的所有權及其派生的對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置等權利歸屬清晰,即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的資產所有權和生產經營權清晰明確。“安全可靠”,是指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要結合本村實際、符合市場需要、效益分析明顯、合作項目協議健全、項目責任人明確、制度健全、管理科學,確保專項資金保值增值。“效益明顯”,是指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有較高的收益,是“投向合理、產權清晰、安全可靠”的最終體現,是規范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根本目標。一些選派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工作之所以不規范,達不到上述要求,歸其原因,一是個別縣區、少數鄉村對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領導不到位,工作指導不到位;二是部分選派干部摸不清村情,看不清市場,找不準方向,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不敢用、不會用,不能夠結合村情實際,用活用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三是少數選派干部存在惰性思想,寄希望于現有的個私項目,把專項資金投入到部分養殖戶身上,造成效益低下,權責不清,經濟合同等手續不健全。

二、對癥下藥,規范管理。規范管理使用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投向合理”是關鍵,“產權清晰”是保障,“安全高效”是目標。使用專項資金要因地制宜,一是用于開發村級集體擁有的灘、坡、地、水面等資源;二是用于盤活村級集體資產;三是用于興辦有助于推動當地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種植養殖型、中介服務型、農副產品加工運輸型等經濟實體;四是用于需要扶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經營管理體制的現有村辦企業流動資金及技改投入。凡是把專項資金用于發放村干部工資、歸還債務、借貸給個人的,要立即收回;凡是把專項資金用于扶貧濟困、修橋、鋪路、建設村部等公益事業的,要立即用財政對村轉移支付資金或村集體經濟收入彌補,確保專項資金專項用于發展村集體經濟。對采取集資入股、合資、合作、合并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應當依法簽定規范的經濟合同,并辦理公證手續,進一步明確責、權、利關系;對村集體經濟項目進行發包時,應當采取公開招標的辦法,依法簽訂承包合同,明確承包、發包雙方的權利義務,并按合同規定收取收益。對財產所有權和生產經營權不明晰的,要立即依法簽定相關合同,完善相關手續,并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辦企業的資產與財務帳目中記錄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處置和擠占、平調、挪用村級集體資產。選派村無論發展什么產業或項目,都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采取靈活的經營方式,注重技術含量的提高,解決好生產、流通的銜接問題,促進集體經營增長方式的轉變;同時,切實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嚴格規范村集體資金的使用,杜絕不合理開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安全高效。

三、強化指導,推動發展。各縣(區)委組織部和選派辦要立即組織對第二批選派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一次排查摸底,了解實際情況,做到對選派村的項目建設情況清楚,運轉情況清楚,收益情況清楚,并加強分類指導。對已建成且符合“四句話”要求的村集體經濟項目,要教育引導選派村干部健全規章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經營管理和民主監督,完善發展機制,健全符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激勵、約束、長效機制和措施,促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對專項資金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益低,安全性較差的村,要責令立即整改,按照“投向合理、產權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顯”的原則,用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對至今未投入的選派村,各縣(區)委組織部、選派辦要嚴格審核把關,做到“五不批”,杜絕倉促上馬,確保項目資金投向合理、安全高效。鄉鎮黨委也要針對不同情況,加強分類指導,對項目建設難度大、進展慢的、甚至至今未投入的選派村,鄉鎮要直接介入,班子成員要與選派干部一道,逐村分析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幫助選派干部理清思路、確定項目、制定措施。各縣(區)委組織部和選派辦要加強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要教育和引導廣大選派干部澄清模糊認識,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運用市場經濟的手段,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著力在發揮資源優勢、盤活集體資產、搞好生產和流通服務等方面動腦筋、做文章,努力在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增加集體收入。第二批選派干部任期還有四個多月,各縣(區)要抓緊做好對已使用專項資金的預審工作,迎接全省對選派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對于將專項資金挪作他用的,財政部門將立即收回扶持資金,并予以相應處罰。對違規違紀或知錯不糾的,將依照黨紀政紀予以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