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穩定企業就業崗位的通知

時間:2022-05-30 10:02:00

導語:財政局穩定企業就業崗位的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穩定企業就業崗位的通知

各區、縣委、辦、局:

為切實做好本市“幫企業、保就業、促穩定”工作,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幫助本市困難企業減輕負擔穩定就業崗位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成立“穩定就業局勢協調小組”

成立“穩定就業局勢協調小組”(以下簡稱“協調小組”),由分管就業工作的副市長擔任組長,副秘書長任副組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環保局以及市民政局等部門分管領導參加,協調推進特殊時期穩定就業的政策措施。“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工作人員由“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組成,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

二、做好困難企業的認定工作

(一)“困難企業”的界定

本通知所指的“困難企業”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大,生產、經營出現階段性暫時困難的;

2、企業經與工會組織協商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提出穩定就業崗位或減薪的計劃和措施,并予以實施的。實施減薪措施后,企業員工近三個月內平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50%;

3、吸納就業人員較多,并且不裁員、少減員的;

4、符合本市產業發展規劃和節能環保要求的;

5、參加本市失業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的。

(二)“困難企業”的認定

“困難企業”的認定須由企業提出申請并提供相應材料,其中:

1、區縣屬企業以及私營、外資企業,按照屬地原則,由企業納稅地區縣政府組織審核認定,并報“協調小組”備案。

2、市屬企業由各控股集團公司提出,經主管委辦局審核認定,并報“協調小組”備案。

3、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對于“困難企業”中生產經營暫時發生嚴重困難且恢復有望、屬于地區或行業重點扶持范圍、就業貢獻大的中小企業,可認定為“特殊困難企業”,具體標準由各區縣政府和市相關委辦局分別根據本地區或本行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公布。

“特殊困難企業”經各區縣政府或市有關部門認定后須報“協調小組”核準。

三、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一)實行更加靈活的工時制度

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生產特點申請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者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原已經批準實行以月或以季為周期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狀況的變化,申請實行以年為周期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以調節生產周期,穩定職工隊伍。

(二)鼓勵輪班工作、崗位共享、培訓過渡

鼓勵和引導“困難企業”在停工或半停工期間,通過與工會或職工代表集體協商,采取縮短工時、輪班工作、組織培訓等措施,千方百計保持職工隊伍穩定。實行崗位共享或停工期間,工資報酬可通過協商重新確定,組織員工培訓的可根據《關于20**年實施職業培訓特別計劃穩定就業局勢的通知》(滬人社技發[20**]**號)的規定申請100%的培訓費補貼。

(三)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緩繳醫療、失業、工傷三項的社會保險費

對參加本市城鎮養老保險或小城鎮養老保險中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可以在20**年內緩繳醫療、失業和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一般為3個月,最長不超過6個月。

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以提出緩繳社會保險費的申請,與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簽訂緩繳和補繳社會保險費的協議。社會保險征收機構可以要求企業提供擔保、抵押。在緩繳社會保險費期間,“困難企業”應向社會保險征收機構繼續按月申報應繳的社會保險費。企業和職工繳費年限連續計算,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計收滯納金。

(四)給予“特殊困難企業”社會保險費補貼或崗位補貼

根據“特殊困難企業”中實行崗位共享或處于停工狀態,實際月收入低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50%并參加失業保險的員工人數,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特殊困難企業”社會保險費補貼或崗位補貼。補貼執行期為20**年之內,補貼期限一般為3個月,最長不超過6個月。補貼標準分別為:社會保險費補貼為按照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作為繳費基數計算的社會保險費的40%(目前參加城保的補貼標準為**元/月,參加鎮保的補貼標準為**元/月);崗位補貼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40%(目前為384元/月)。

在“特殊困難企業”享受社會保險費補貼或崗位補貼期間,各區、縣財政應按市補貼標準的一半給予配套補貼(市屬企業由控股集團公司給予一定的配套補貼)。

(五)其他

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和緩繳社會保險費三項幫扶措施中,同一企業只能享受一項。

申請社會保險費補貼或崗位補貼的“特殊困難企業”,其完全停工的相關員工收入應不低于每人每月500元。

四、切實做好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工作

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把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作為當前重要工作任務,抓緊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并報“協調小組”備案。要認真做好“困難企業”的排摸工作,并通過一定途徑予以公示。要加強對失業情況的動態監控,切實幫助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保持本市就業局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