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防汛工作的通知
時間:2022-06-08 02:10:00
導語:氣象局防汛工作的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7月19日以來,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地降特大暴雨,多數縣區累計降雨量50—100毫米,**市區、佛坪陳家壩、南鄭縣城和紅寺壩降雨達140—190毫米,**縣小河廟降雨達306毫米,漢江**站出現了2100秒立米的洪峰。暴雨洪水已造成部分縣區發生嚴重災害,**縣南部山區小河廟等鄉鎮因特大暴雨造成山洪暴發,致使房屋被毀,交通、供電、通訊一度中斷,5人因災死亡、3人失蹤。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緊急召開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會議,安排部署防汛救災,要求各成員單位迅速趕赴各縣區檢查迎汛備戰情況,督促落實防搶措施。為切實加強當前防汛救災工作,現將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主汛期防汛工作
根據氣象預報,我市主汛期局部地區降水偏多,江河來水幾率增大,近幾天連續出現強降雨過程,汛情形勢比較嚴峻。各級各部門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充分認識當前汛情的嚴峻性和暴雨洪水災害的危害性,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扎扎實實做好防抗暴雨洪水和各種地質災害的準備工作,強化措施,夯實責任,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動權,高度重視,嚴密防備,全力抓好當前防汛抗旱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切實加強防汛值班和監測預報
各縣區政府、各重點防汛部門和單位要堅持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做到24小時不空崗,特別是夜間更不得離崗、脫崗。氣象、水文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跟蹤監測雨情、水情變化情況,實時進行滾動預報。各級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要及時組織分析天氣形勢和汛情趨勢,快速準確地收集報告雨情、水情信息,為防汛搶險指揮工作提供科學依據。要進一步細化落實汛情測報、傳遞和預警方法,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措施,確保汛情及時傳達到基層和千家萬戶。
三、認真落實重點部位的防汛防災措施
江河、水庫、水電站、尾礦壩和山洪、滑坡、泥石流易發區,尤其是震損病險水庫,是防汛防災的重點和關鍵部位,各縣區特別是降雨比較集中的地方,要切實加強對江河堤防、水庫大壩、水電站、尾礦壩和可能發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監測預警,特別要落實對病險水庫和震損高危、次高位水庫以及危重滑坡地帶的監測責任,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出現險情,迅速組織遷安避險。要對各類防洪工程水毀情況徹底進行排查,抓緊搶修水毀工程設施,恢復提高防洪抗災能力,短期內難以修復的工程,要制定詳細的度汛應急方案,確保度汛安全。要根據水庫的防洪能力和工程現狀,合理確定汛限水位,堅決杜絕超限蓄水,確保水庫有足夠庫容接納和調度洪水。要增加對危重滑坡、危房校舍、低洼易澇區等薄弱區域監測巡查次數,落實應急搶險措施,做到周密防范,有備無患。
四、嚴格落實防汛救災工作責任制
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行政首長負責制、一票否決制、應急預案制、災情統一報告制、汛期24小時值班制、領導聯系重點水庫等各項工作制度,并強化督促檢查。各級行政首長和防汛責任人要迅速上崗到位,切實履行崗位職責,不得有絲毫松懈和怠慢,尤其是法定假日和有重要雨汛情預報時,各縣區必須由一把手或常務副縣區長在單位值班,決不允許擅離職守、不認真履行職責而造成重大損失的事情發生。各級領導要靠前指揮,精心組織防抗工作,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暴雨洪水災害。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御暴雨洪水的各項工作。對因領導不力,責任不落實、工作疏忽或處置失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五、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防搶撤各項準備
要搞好防汛物資的儲備,在重點防洪城鎮、重點防洪工程和低洼易澇區域要儲備好必要的麻袋、沙石、木樁、鐵絲及橡皮艇、沖鋒舟、應急燈等防汛物資。隨時做好物資的檢查和更新,保證物資充足,隨調隨用,為防汛工作提供物資保障。加強抗洪搶險隊伍建設,各縣區,鄉鎮街道要將汛前成立的防汛搶險隊伍逐人進行清理核實,并開展必要的實戰演練,確保發生洪水時拉得出、用得上。按照降雨標準,一旦超過預警量級時,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分級指揮,分級負責,做好人員轉移撤離等相關應對措施準備。重點要細化撤離避險措施,科學制定撤離路線,落實撤離工具。降雨增大險情發展時,要迅速組織人員撤離,做到有力、有效、有序,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確保遇險群眾及時安全撤離。
六、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
對于當前發生的災情,各級政府要及時組織查災救災,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把救災款項、物資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確保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及時醫治。對緊急轉移安置的受災群眾,民政部門要及時予以救助。對因災造成傷病的群眾應納入農村醫療救助范圍,予以適當救助。對因災造成財產重大損失,特別是人員傷亡的重災戶,要積極采取措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各級在安排救災資金和分配救災物資時,不準平均分配,不準優親厚友,不準層層克扣,不準貪污挪用,對群眾反映的違規行為,要按照有關法規嚴肅查處。
- 上一篇:地方稅改革研究管理論文
- 下一篇:醫藥公司促銷會的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