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助學貸款工作通知

時間:2022-06-20 05:13:00

導語:高校學生助學貸款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助學貸款工作通知

各有關企業、事業單位:

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是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速人才培養的一項重大政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推進此項工作,20*年*月和*月,國務院辦公廳分別下發了《轉發教育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51號,以下簡稱《通知》)和《關于切實解決高校貧困家庭學生困難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68號)。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高度重視。自治區黨委將“確保考上大學的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列為解決困難群體切身利益的“兩個承諾”之一;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以內政辦字〔20*〕378號文件及時轉發了自治區教育廳、財政廳、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銀監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實施意見》;自治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多次主持召開政府專題會議,并組織開展了助學貸款督查、生源地助學貸款調研等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我區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區助學貸款工作還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存在覆蓋面小、發放總量不足、貸款需求滿足率低等突出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區高等教育規模擴大和學生總量的快速增長,高校貧困家庭學生數量也有較大增加。目前全區普通高校在校生近23.8萬人,其中貧困家庭學生約5.6萬人,占23.4%。截至20*年底,新舊機制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共計發放5428萬元,惠及學生近萬人,但仍不能很好地解決廣大貧困生的困難。為切實推進助學貸款工作,20*年*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自治區生源地財政貼息助學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內政辦字〔20*〕62號),將生源地助學貸款作為國家助學貸款的重要補充,學籍地與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兩措并舉。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的安排部署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做好我區助學貸款工作,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助學貸款工作的領導

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事關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事關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保證教育機會平等、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決策。從長遠看,助學貸款將成為資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的主要手段,各級人民政府要把助學貸款工作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切實擔負起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責任。各盟市都要成立以行署、政府領導為組長,教育、財政、人民銀行、銀監局、民政、宣傳等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助學貸款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及時研究解決助學貸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對本地區助學貸款工作的統籌與協調,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人,切實把這項德政工程、利民事業抓好、抓實。

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已確定的方針、政策和措施

《通知》和自治區有關文件對原有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操作機制、風險防范、組織領導等做了重要調整、補充和完善。《*自治區生源地財政貼息助學貸款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根據《通知》精神,進一步明確了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中相關部門的職責,并提高了風險補償金的比例,有利于減輕銀行的貸款風險;貸款主體多樣,方式靈活,簡化了辦理手續,貸后管理方便。當前,全區35所普通高校中,盟市所屬的有14所,但僅有3所開辦了新機制國家助學貸款業務。各盟市要把開辦所屬高校和考入自治區直屬高校學生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動員到位,使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將生源地助學貸款和學籍地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統籌規劃,密切結合,狠抓落實。條件成熟的高校要在20*年*月份以前開展工作;從20*年秋季新學年開始,此項工作要在我區各高校全面推開。

三、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根據《通知》和《管理辦法》規定,借款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按學校隸屬關系,全部由同級財政給予補貼;為鼓勵銀行積極開辦國家助學貸款業務,按照“風險分擔”的原則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按學校隸屬關系,由同級財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擔50%)按當年發生額的15%的比例給予銀行適當補貼;貸款對象為被自治區境內普通高校錄取,入學前戶口所在地在自治區境內,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專、本科學生、研究生(包括第二學士學位)及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和經辦金融機構認可的個人;貸款的方式要根據學生家庭實際情況,采取信用或擔保方式。

有關盟市財政部門要足額安排貼息資金和風險補償金,真正做到財政投入到位,積極配合銀行、教育部門及時辦理撥款手續,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時獲得助學貸款。

金融機構要從服務科教興區戰略的大局出發,進一步增強對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充分利用《管理辦法》提供的優惠政策,擴大業務范圍,互惠互利,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克服困難,簡化貸款手續,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杜絕拒貸、惜貸、恐貸等現象,全面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全力滿足困難學生的貸款需求。

人民銀行各盟市中心支行、各旗縣支行要落實本地區經辦助學貸款的金融機構,并予以公布,方便學生、家長辦理助學貸款;要設立助學貸款咨詢電話,為貸款學生、家長提供相關咨詢服務。

高等院校要按照《通知》要求,設立助學貸款工作專門機構、配備專人,積極主動配合經辦金融機構做好生源地助學貸款和國家助學貸款全程管理工作。要按時支付所承擔的風險補償資金。要將誠信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建立本校借款學生信息查詢管理系統,協助督促借款學生及時還本付息,努力降低助學貸款風險。

四、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資助體系

各地區要在已有工作基礎上,通過增加財政投入、建立扶困助學基金等途徑,進一步開辟社會捐資助學渠道,引導、鼓勵全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助學活動,加快形成政府主導、學校聯動、社會參與的扶困助學長效機制。

各高校要完善資助工作制度,加強對資助工作的統籌協調,建立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開通“綠色通道”等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的政策體系。

各地區要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管理,由民政部門牽頭,整合救助資源,加強對資助工作的統籌協調;研究制定資助對象資格認定標準和確認程序,按規定辦理相關資助手續,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個人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確保資助工作公平公正。

五、建立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監督考核機制

為切實解決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經濟困難,自治區將加強對各盟市領導實施助學貸款等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的考核,每年組織人民銀行、教育、財政、銀監局、民政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聯合對各盟市助學貸款工作的組織領導、盟市所屬高校助學貸款工作開展、當地申請貸款與獲得貸款學生、財政貼息與風險補償資金落實、經辦助學貸款的金融機構落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評估。

從20*年*月份開始,自治區將建立助學貸款工作月報告制度,由盟市助學貸款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將進展情況統一報自治區學生貸款管理中心,自治區學生貸款管理中心匯總后報自治區黨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