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工作通知
時間:2022-07-08 10:32:00
導語:農業保險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年,*省在25個縣(市、區)開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省委、省政府確定在前期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工作范圍。為抓好工作落實,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做好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認識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直接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大力推動實施農業保險,是落實中央惠農工作方針,扶持農業發展的一項具體措施,有利于減輕農民生產的后顧之憂,防止因災致貧,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有利于調動和保護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供應,保障民生,保持社會穩定。開展農業保險試點,進一步探索建立新型的農業防災減災機制,可以有效改善農業生產保障方式,分散農業風險,提高政府社會管理效率,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省是經濟大省和農業大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維護農民利益、保護經濟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進一步做好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做好試點工作。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為宗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完善農業保險扶持政策,健全保障服務體系,逐步建立符合*省省情的農業保險制度,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提供自然災害風險保障。
三、試點任務安排
(一)試點地區。在前期試點基礎上,新增35個試點縣(市、區),包括:濟南市長清區、商河縣、淄博市臨淄區、桓臺縣、棗莊市市中區、滕州市、棗莊市嶧城區、墾利縣、東營市河口區、煙臺市萊山區、青州市、諸城市、高密市、鄒城市、魚臺縣、梁山縣、新泰市、肥城市、榮成市、莒縣、萊蕪市萊城區、郯城縣、費縣、夏津縣、齊河縣、禹城市、武城縣、樂陵市、聊城市東昌府區、莘縣、惠民縣、無棣縣、鄆城縣、巨野縣、單縣。
(二)試點險種。根據中央財政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部署,20*年*省試點縣(市、區)的試點險種為小麥、玉米、棉花等。承保面積要根據設區市和試點縣(市、區)政府的安排,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應保盡保。前期試點安排的其他險種繼續按原計劃做好承保工作。
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開展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等其他險種的試點工作,保費補貼由各地自行承擔。
(三)試點時間。各試點險種的承保期限為20*年。
(四)承保公司。為進一步促進保險服務水平的提高,確定新增試點由人保財產保險*省分公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分公司、安華農業保險*分公司和太平洋財產保險*分公司作為承保單位。為便于開展業務,每個試點縣(市、區)由1家保險公司負責承保。
四、主要措施
(一)扶持政策。
1.對投保農戶給予保費補貼。根據《財政部關于20*年度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財金〔20*〕32號),結合*省實際,確定對小麥、玉米、棉花保險的保費,按照80%的比例給予補貼,其余20%由農戶自擔。補貼資金由中央、省、設區市、試點縣(市、區)按比例分擔。分擔比例分為三類:對列入30個經濟強縣的試點地區,中央、省級財政承擔50%,市級(含市,下同)以下財政承擔30%;對列入30個欠發達縣的試點地區,中央、省級財政承擔70%,市級以下財政承擔10%;其他地區,中央、省級財政承擔60%,市級以下財政承擔20%。市級以下財政分擔比例由設區市自主確定。
有關財政補貼資金的管理使用辦法由省財政廳制定。
2.對承保公司給予經營管理費補貼。省級財政按照保險業務開展情況,對承保公司給予適當的經營管理費補貼。
3.建立省、市、縣三級農業巨災風險準備金。巨災風險準備金主要用于對大災之年超出保險公司賠付責任之外的超賠部分給予適當補貼。巨災風險準備金由各級財政按照當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的一定比例列入預算。
各承保公司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風險準備金。
4.落實國家對農業保險業務免征營業稅等稅收政策。
5.支持承保公司拓展市場。為確保試點工作可持續經營,各試點縣(市、區)要制定鼓勵措施,推動承保公司在當地發展多種保險業務,建立“以險養險”的補充機制,提高農業保險的抗風險能力。
(二)保險運作。承保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承擔農業保險業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正常年景下,承保公司按照保險合同履行賠付責任;當試點縣(市、區)出現農業巨災損失時,報經省政府同意,賠付總額實行3倍封頂,即最高賠償總額按承保公司當年全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的3倍封頂。承保公司要積極利用再保險等市場化機制分散經營風險,提高抗風險能力。
各試點縣(市、區)統一執行由省政府報國家有關部門備案的保險費率和條款。
(三)服務保障。各承保公司要從服務“*”的全局出發,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本,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充分發揮網絡、人才、管理、服務等專業優勢,為農戶提供全方位服務。要加強業務宣傳和培訓,使農戶了解保費補貼政策、保險條款等內容。要按照預防為主、防賠結合的方針,幫助農戶防災防損。要以農民群眾滿意為標準,以提高理賠服務質量為核心,按照“主動、迅速、準確、合理”的原則,做到投保程序簡潔化、業務操作規范化、報險出險快捷化、賠付標準合理化,準確及時地做好理賠服務工作,確保受災農戶及時得到賠款。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承保公司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欺瞞、誤導和出險后惜賠、少賠、拖延不賠等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對于理賠服務問題較多的承保公司取消其試點資格。對有爭議的疑難案件,當地政府要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防止涉農群體事件的發生。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進一步明確省級各部門的工作分工。省農業廳負責全省農業保險試點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抓好宣傳發動和培訓,及時調度掌握試點工作情況,加強對試點的督促檢查和指導。省財政廳主要負責制定補貼資金的有關使用辦法,并對補貼資金的撥付和使用進行監督管理。*保監局主要負責對承保公司經營試點業務依法進行監管。省金融辦負責做好試點的總體協調工作。各有關部門和承保公司要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密切協作,相互配合,共同推進試點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設區市、縣級組織領導機制。各設區市和試點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建立完善農業保險組織領導機制,成立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領導。
(三)建立試點工作考核激勵機制。省里將把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對縣(市、區)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考評的重要依據。同時,建立試點縣(市、區)能進能退機制,對試點工作開展好的縣(市、區)給予表彰獎勵,對試點工作不力的縣(市、區)取消其試點資格。
(四)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各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和承保公司,利用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宣傳農業保險的重要意義和試點政策,進行保險法規和誠信教育,普及農業保險知識,增強廣大農戶投保積極性。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好對有關人員的業務培訓,為組織開展試點工作打好基礎。
(五)積極推動工作創新。各地要認真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經驗,在國家法律法規框架內,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推動工作創新。各試點縣(市、區)要因地制宜探索切實可行的投保模式,堅持尊重農戶意愿,采取多種形式搞好農戶投保;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對農戶的服務功能,帶動農戶投保。同時,按國家的統一部署,繼續搞好能繁母豬政策性保險工作,各級財政資金要及時撥付到位。鼓勵各地開拓新的保險領域,沿海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推行漁業安全互保試點工作,市縣財政可給予適當補助。鼓勵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多種途徑參加農業保險工作,與承保公司開展合作,推進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各地要將試點工作與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的惠農業務結合起來,切實讓農民受益。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年*月*日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