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通告
時間:2022-06-11 09:29:00
導語:縣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通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一步規范敬老院管理,鞏固提高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成果,促進敬老院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民政部《農村敬老院管理辦法》和《省農村敬老院管理和建設暫行規定》,結合本縣實際,特制訂本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敬老院是由政府或社會興辦,主要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提供服務的場所,是農村社會福利事業單位。
第二條敬老院堅持以人為本、民主管理、文明辦院、敬老養老的管理方針。
第三條敬老院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屬地管理原則。
第四條敬老院所需經費實行縣、鄉(鎮)政府分級負擔,年初列入縣鄉(鎮)財政預算,并通過發展院辦經濟和社會捐贈逐步改善敬老院供養人員的生活條件。
第二章資金管理
第五條供養標準。五保供養標準以確保五保對象基本生活為原則,按不低于所在鄉(鎮)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60%的標準確定。
1、伙食:每人每天人均伙食不低于4元;
2、衣著:五保對象應有四季適用得體的服裝,夏季保證勤洗、勤換,冬季應有保暖衣物;
3、床被:五保對象一人一鋪,每鋪應有必要的蚊帳、草席、棉被、墊褥、床單、枕頭等相應物品;
4、醫療:五保對象門診費每人每年不低于300元,住院費按《磐安縣社會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執行;
5、零用錢:每人每月零用錢一般不少于20元。
第六條資金撥付渠道。縣、鄉(鎮)財政建立五保集中供養專戶,專款專用,專戶管理。縣財政局按照年初集中供養經費預算,撥入縣五保集中供養專戶,由縣民政局按實撥付。
第七條資金管理審批。敬老院資金由民政局統一管理,堅持專戶專帳、專人負責的原則,實行"一口上下,民主管理"的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況(包括捐贈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況),接受民主監督。
第三章工作人員配備與管理
第八條敬老院實行院長負責制。敬老院院長應熱愛五保供養工作,身體健康,具有一定文化和管理水平,由縣民政局征得鄉(鎮)政府同意后任命。工作人員的配備與在院供養人數掛鉤,原則上按1:10左右的比例配備,工作人員年齡男性在60周歲以下,女性在55周歲以下。
第九條對新招聘的工作人員應進行體檢,體檢不合格的,不予錄用。每年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檢,對體檢不合格的,予以辭退。
第十條聘任的工作人員工資不低于本縣最低工資標準,對符合參加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險條件的工作人員應予以參保。
第十一條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要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敬老院工作人員的管理,對違反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工作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應嚴肅處理或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責任。
第四章基礎設施建設
第十二條敬老院主體建筑應為鋼筋水泥結構,樓層一般不超過
三層,床位數要滿足當地90%以上五保對象入住,內設餐廳、廚房、活動室、醫務室、電視室、儲藏室。
第十三條敬老院要安排一塊綠化地和菜園地,非綠化地面要平整鋪設沙石或做成水泥地,有條件的敬老院配置室外活動健身器具。
第十四條供養人員室內統一配置床鋪(一人一鋪),床頭柜、衣柜、椅子、電風扇,有條件的敬老院要安裝門紗窗,每間寢室供養對象一般不超過2人,新建臥室內要配備衛生間,改建的在每個樓層設置公用衛生間,衛生間內配有坐便器、洗漱盆。
第十五條食堂的基本要求。餐廳與廚房分隔,廚房除了必備鍋灶外,還應配置冰柜(冰箱)、煤氣灶、炊具、消毒柜、油煙吸排裝置,菜柜應裝有防蠅紗窗,餐廳應有專用的餐桌椅,有供每位供養對象存放碗筷的櫥柜,能滿足所有供養對象同時就餐。
第十六條房間、過道、衛生間以及老人經常活動的區域,地面要防滑,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無障礙通道,室內裝有應急呼叫鈴。
第五章院務管理
第十七條五保對象入住敬老院由個人提出申請,經健康檢查、鄉(鎮)政府同意后,報縣民政局批準。在與五保對象親戚、本人簽訂集中供養協議后辦理入院手續,實行集中供養。對不宜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由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員會委托五保對象的親屬或鄰居代養,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五保對象、敬老院、被委托人明確職責,實行戶院掛鉤,五方共同簽訂協議。
戶院掛鉤是對一些因特殊原因不愿或不宜入住敬老院的農村五保對象采取的一種供養形式。實行"戶院掛鉤",各項供養管理措施到位的視同集中供養。
第十八條五保對象要求出院的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敬老院同意,經鄉(鎮)人民政府核準后報縣民政局批準后出院。因故被敬老院動員出院的,由敬老院提出書面申請,報縣民政局批準,由五保老人所在地的村(居)委員會辦理出院手續,并帶回原居住地,妥善安排生活。
第十九條敬老院應成立院務管委會,實行民主管理。院務管委會成員由院長、管理人員和院內身體健康且具有管理能力的五保老人經敬老院全體人員選舉產生,組成人員一般5-7人;五保老人多的敬老院下設管理小組,即生產生活管理小組、安全衛生管理小組和學習活動管理小組等管理小組,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
第二十條敬老院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訂規章制度,如《院務管委會職責》、《院長職責》、《工作人員職責》、《安全、衛生管理工作職責》、《食堂管理工作職責》、《院民守則》、《戶院掛鉤制度》、《學習、活動制度》等。
第二十一條敬老院要建立入院供養人員(包括戶院掛鉤對象)檔案,內容包括協議書、申請書、健康檢查資料、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及供養人員有關資料。
第六章醫療保障
第二十二條敬老院應建立供養對象的健康檔案,有條件的敬老院應建立醫務室,配備或聘請專兼職醫務工作者。
第二十三條敬老院應與就近的衛生醫療機構簽訂定向醫療服務協議,每年為在院老人體檢一次,由醫療機構指定專人定期到敬老院巡診,五保對象患病時,保證隨叫隨到,妥善及時診治。
第二十四條五保對象全部參加當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個人出資部分由財政負擔,同時納入醫療救助制度。此外,鄉(鎮)人民政府應積極幫助敬老院籌集醫療資金,通過以副補院、接受社會捐助及供養資金結余等辦法積累專項醫療資金。
第七章部門職責和優惠政策
第二十五條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抓好敬老院的安全、衛生、綜合治理以及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等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第二十六條縣民政局是敬老院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對敬老院建設、管理的業務指導。
第二十七條縣財政局負責敬老院財政預算資金落實,并做好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審計部門負責對敬老院資金使用的審計監督。
第二十九條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發動工人、共青團員、婦女等組成志愿服務隊定期為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第三十條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利用節日期間組織工作人員到掛鉤聯系鄉(鎮)敬老院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縣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公益性團體經常開展慰問敬老院活動。
第三十一條發改、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等部門對新建敬老院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及時辦理審批手續,免收有關規費。
第三十二條供水、電力、電信、廣電等部門減半收取敬老院水費、電費、電話費、電視費,并免收初裝費。
第三十三條鄉(鎮)衛生院定期對本轄區內五保老人進行免費體檢,凡五保老人因病就診,醫療機構免收門診費、注射費。
第三十四條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向敬老院捐款的,享受稅前列支政策。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
- 上一篇:全市建設工作大會發言詞
- 下一篇:市金融工作大會講話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