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糾紛突發通告
時間:2022-06-14 10:02:00
導語:勞資糾紛突發通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及時、妥善處置群體性勞資糾紛、企業經營者欠薪逃匿和欠薪企業關停事件,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平安"建設,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省企業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和等級劃分
本縣行政區域內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根據突發事件參加人員多少、影響大小及危害程度,分為一般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較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和重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
1.一般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因欠薪20萬元以下或涉及職工人數20人(不含20人)以下,企業主逃逸或者失蹤而引發的游行、靜坐、集體上訪、阻斷交通、妨礙執法等影響社會秩序的事件。
2.較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因欠薪達到20萬(含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或涉及職工人數20人(含20人)以上50人以下,企業主逃逸或者失蹤而引發的游行、靜坐、集體上訪、阻斷交通、妨礙執法等影響社會秩序的事件。
3.重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因欠薪達到50萬(含50萬)元以上或涉及職工人數50人(含50人)以上,企業主逃逸或者失蹤而引發的游行、靜坐、集體上訪、阻斷交通、妨礙執法等影響社會秩序的事件。
(四)工作原則
堅持統一指揮、協調各方和快速反應、就地解決的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公正處理和積極疏導、控制事態的原則,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指揮機構
縣政府成立縣處置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領導小組(以下簡稱"處置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處置工作。
1.處置領導小組的組成
組長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府辦分管副主任、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局長擔任,成員單位由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信訪局、公安局、司法局、工商局、監察局、經貿局、交通局、財政局、總工會、法院、事發地鄉鎮(園區)、事發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組成。
2.處置領導小組職責
(1)決定啟動和終止縣處置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組織指揮應急處置工作并對處置措施和工作方案進行決策;
(3)指揮、調度、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工作;
(4)向縣政府報告有關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以及應急處置情況;
(5)對有關部門和單位在應急處置中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對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進行評估和總結。
3.成員單位職責
(1)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作為勞資糾紛的應急主管部門,承擔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貫徹落實縣政府的決定事項;組織應急處置小組第一時間趕赴糾紛現場調查了解糾紛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報告勞資糾紛的應急處置重要情況和建議;指導和協助鄉鎮、園區做好群體性勞資糾紛的預防、應急處置和調處工作,幫助指導職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縣公安局:及時組織人員快速出警維持現場秩序,對欠薪引發的非法集會游行、哄搶公私財物、阻塞交通、妨礙公務、擾亂機關正常辦公秩序和社會秩序等違法行為進行制止;對惡意欠薪逃匿行為要及時介入,采取相應措施,迫使逃匿者回企業配合調查并處置勞資糾紛;對惡意欠薪涉及合同詐騙、挪用資金、職務侵占、非法集資以及相關部門移送的抽逃出資、非法經營、偷稅漏稅等犯罪嫌疑的企業主,要立案偵察,依法查處。
(3)縣經貿局:做好企業主的思想工作,督促企業主依法履行其義務,并采取相應措施,協助做好相關處置措施的督促落實。根據應急需要,提供及調配應急物資。
(4)縣工商局:負責提供相關企業信息,依法取締無合法證照的各類用人單位,對惡意拖欠、欠薪情節嚴重的企業,依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對欠薪逃匿的企業主,可能涉及的抽逃出資、非法經營等行為進行調查,涉及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5)縣財政局:負責安排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所需經費;對勞動保障應急周轉金的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縣交通局:負責應急物資和人員的運輸,為應急處置勞資糾紛做好交通車輛保障工作。
(7)縣總工會: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組織的作用,積極參與勞資雙方的矛盾化解工作,配合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穩定職工情緒,引導職工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要求。
(8)縣信訪局:做好勞資糾紛的信訪接待和集體訪的處置工作,協助做好越級上訪的勸導勸返工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程序及時做好信訪事項督查和協調處理工作。
(9)縣司法局:做好法制宣傳、咨詢工作,及時為申請勞動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職工提供法律援助。
(10)縣監察局:按照《行政監察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清欠政策,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有關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肅追究責任。
(11)縣法院:負責勞動者欠薪支付令的受理、發出,對嚴重欠薪、欠薪逃逸以及勞動仲裁生效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執行的工作機制,確保優先支付民工工資;指導并授權工作小組依法處置企業非抵押資產。
(12)事發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管理,做好本行業勞資糾紛的預防、應急處置和調處工作。
(13)糾紛事件所在鄉鎮、園區:負責糾紛職工的接訪和思想穩定工作,具體辦理企業非抵押資產處置、職工工資發放工作,實行糾紛事件動態管理,妥善安置職工。
(二)日常辦事機構
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負責處置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1.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
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局長擔任,分管副局長專門負責,相關部門及事發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或所在地鄉鎮、園區指派工作人員組成,設綜合協調組、治安保衛組、調查處理評估組、宣傳報道組。
2.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承擔處置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履行應急值守、預防預警、信息收集職能,做好應急處置事件調查和信息等具體工作,發揮運轉樞紐作用,并向領導小組報告工作。
(2)對不穩定因素或群體性事件隱患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排查,并對因勞資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制定具體處理方案,及時掌握糾紛事件實際情況,開展善后處理工作。
(3)依法處置企業非抵押資產,發放企業拖欠的工資,補充必要的工作經費。
三、預防預警
(一)設立舉報熱線
對外公布勞動保障監察熱線電話和各鄉鎮勞動保障所、綜治辦、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聯系電話及縣總工會的維權熱線電話(12351),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要利用多種渠道,讓用人單位與職工熟知投訴舉報的內容和受理程序。
(二)建立健全勞資糾紛預警機制
有關鄉鎮和行業主管部門,在全面排查群體性勞資糾紛隱患的基礎上,建立重點監控企業名單,報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備案。對隱患嚴重的單位,須上報縣政府辦公室備案。
(三)建立勞動保障應急專項資金制度
縣政府安排勞動保障應急周轉專項資金,建立縣勞動保障應急專項資金專戶。
(四)完善事件報告制度
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程序
和時限上報。用人單位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和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報告,可同時向縣公安局、總工會報告;屬地鄉鎮和有關部門應迅速向縣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報告,并在規定時限內逐級上報至省市有關部門。報告內容要完整,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用人單位名稱;事件簡要情況、原因;事態程度,涉及人數與金額,事件發生后采取的主要措施、事態控制情況和調處進展,事件報告單位。
事態控制和調處情況應及時續報,一般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主要領導及縣有關部門;較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縣政府分管領導及縣有關部門,并由縣有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內上報;重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縣政府主要領導及縣有關部門,并由縣有關部門上報省市有關部門。
四、處置程序
(一)預案的啟動
當發生群體性勞資糾紛時應急處理由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一般性勞資糾紛由辦公室負責協調處理,當事態逐步擴大,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立即向縣政府分管領導或主要領導報告,經研究同意后,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二)應急措施
1.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當地鄉鎮、園區研究糾紛情況,提出應急處置意見和措施,并為當地鄉鎮、園區貫徹實施應急處置意見提供技術和政策上的支持。
2.決定動用勞動保障應急周轉金。
3.對逃逸的用人單位負責人采取強制措施。
4.對在勞資糾紛中發生的煽動鬧事、搶奪或者損壞公私財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違法行為,由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三)應急結束
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和平息后,領導小組辦公室提請領導小組宣布應急結束。
五、善后處理
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發生后,要按照依法、公正、快速、就地處理的原則,及時處理善后事宜,急事特辦。積極鞏固應急處置成果,對事件責任人要查清事實,依法予以處理處罰;對涉及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事件平息后,縣有關部門對勞資糾紛調查工作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含形成處理協議或方案);先行給付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結案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含對用人單位行政處理處罰)。
六、責任和獎懲
(一)處置群體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的責任單位和人員須各司其職、反應快速、有序運作、處置得當。
(二)對應急處置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瞞報、緩報、謊報信息或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單位和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七、評估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結束后,負責具體處置工作的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要組織相關人員對事件進行調查,評估事件的前因后果,總結經驗教訓。根據事件本身及處置過程暴露出的問題,完善防范措施和修改應急預案。
八、附則
(一)各鄉鎮、園區及行業主管部門可依據本預案,制訂處置一般性勞資糾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本預案由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會同縣級有關部門制訂,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根據形勢的發展,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及時會同縣級有關部門對本預案進行修正和完善。
(三)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 上一篇:強化黨建工作要點安排
- 下一篇:工業化發展工業經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