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及信息公開通告

時間:2022-11-07 09:07:00

導語:促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及信息公開通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促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及信息公開通告

各市、縣(區),自治區監察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環境保護廳、工商局、法制辦、招標管理局,人民銀行中心支行:

根據中紀委《關于轉發〈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中紀發〔2011〕16號)有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加快推進全區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全區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信用信息公開工作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2011年11月15日前,依托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全區統一的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平臺專欄(以下簡稱信息公開共享專欄),集中公開全區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二)2011年11月底前,在全區統一的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專欄中,完成自治區本級12個部門(自治區監察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環境保護廳、工商局、政府法制辦、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依據職能所管理的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

(三)2011年底,各市、縣(區)上述行業主管部門按要求完成本級的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初步實現全區范圍內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互認共享,并實現與國家信息公開共享平臺互聯互通、互認共享。

二、工作原則

(一)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和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布信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把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與治理商業賄賂、推進政務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

(二)統一規范,分級實施。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分級組織實施,依據投資額度確定需公開項目的范圍,細化和實施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收集、公布、管理和使用,加強行業監管,做到條塊結合。

(三)突出重點,循序漸進。重點公布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的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城鄉建設和管理重大事項以及信用信息等,突出對不良行為信息的披露,逐步實現對工程建設各類信息的全覆蓋。逐步為企業和個人建立信用檔案,有效實施聯動監管措施。

(四)客觀公正,真實準確。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依法依規,及時規范信息,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不得將信用信息作為地方保護和行業保護的工具。

三、關于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公開

(一)明確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的內容。自治區各有關部門,縣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基本指導目錄(試行)》(附件1),以項目為中心,以審批流程為主線,主動公開重大建設項目的立項、招標投標、征地拆遷、重大設計變更、施工管理等信息。

(二)明確項目信息公開的主體。按照“誰主管、誰”的原則,項目管理單位做好信息收集、和維護等工作。項目審批、核準、備案信息由項目審批部門收集、審核和。項目招標投標信息由招標管理部門。項目建設管理信息和從業單位、主要從業人員行為信息由項目建設單位提供,項目主管部門依據管理權限審核、。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審批和出讓信息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收集、審核和。相關企業基礎信息由企業登記主管部門依據職能公開。相關企業資質和個人職業資格的基礎信息由建設資質管理部門依據職能公開。

(三)明確項目信息公開的載體。按照《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規范(試行)》(附件3),依托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立信息公開共享平臺及專欄,各市、縣(區)政府,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在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開項目信息。

(四)準確、及時、規范公開項目信息。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審批和管理權限,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及時公布項目信息。對于依申請公開的信息,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制定和相應的依據、程序和標準。

四、關于信用信息公開和應用

各行業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各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工程建設領域信用信息基本指導目錄(試行)》(附件2),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的目錄和實施辦法,制定本行業工程建設不良行為認定標準、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和信用評價辦法,指導本行業對建設市場主體的信用評價工作。

(一)開展信用等級評價。各級行業主管部門結合本行業實際,研究開展信用評價并公開結果。

(二)建立和完善市場主體信用檔案。各級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業統一的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按照管理權限和屬地管理原則,負責建立本地區參與工程建設各方主體信用檔案。中央駐寧企業和在工商注冊地之外承接項目的市場主體,由其項目所在地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收集、審核、記錄和公布其在項目建設中的信用情況。

(三)集中公開信用信息。各有關部門按照審批和管理權限,依托全區統一信息公開共享專欄,公開工程建設從業主體資質、項目業績、信用評價、良好行為記錄和不良行為記錄等信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四)重點公開不良行為信息。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建設市場各方主體不良行為的監督檢查并依法作出處理,要按照“誰查處、誰負責”的原則,進行違法違規檔案記錄。不良行為信息應于行政處理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布。公布的基本內容包括被處理當事人名稱、違法行為、處理依據、處理決定、處理時間和處理機關等。

(五)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和完善行業統一的信用信息運用制度,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及自治區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有關標準,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綜合運用信用信息結果。對信用等級低和不良行為性質惡劣的從業單位要重點監管,在市場準入、資質管理、招標投標等方面提出限制條件。要正確使用信用信息,不得利用誠信獎懲機制設置市場壁壘,搞地方保護或行業保護;不得對處罰期滿的市場主體附加其他限制條件。

五、實現工程建設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互認共享

(一)做好工程建設信息的整合。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全區信息公開共享專欄,各市、縣(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工程建設信息要整合到共享專欄,建立面向社會、開放的信息公開共享平臺。

(二)推進行業、地區間信用信息的互認共享。各級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規范(試行)》(附件3)確定的“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公開表示規則”,公布從業單位等級評價結果,互認共享行業間信用等級信息。對不同行業的信用評價紀錄,各單位要積極推進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的表示轉換,便于行業間信用等級信息的互認與應用。各市、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在資質資格認定、招標投標等活動中,應當全面查詢、有效使用信用信息。要加強執紀執法部門、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積極建立信息通報、誠信記錄共享機制;加快已建立的各類違法違規記錄公告平臺與信息公開共享系統的互聯,與檢察機關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商部門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聯網應用平臺、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管理、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監察機關電子監察等結合起來,整合各類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和管理聯動。

(三)建立工程建設項目的統一編碼。自治區各市、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依據《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規范(試行)》(附件3)建立工程建設項目的統一編碼,并實現基于統一項目編碼的項目全過程信息查詢服務。

六、工作要求

(一)自治區政府辦公廳負責全區工程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的組織協調工作,具體負責全區統一的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專欄平臺搭建、技術管理、運行維護和人員培訓等工作,并通過政府采購建設完成全區工程建設信息公開專欄。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協助落實全區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培訓等費用和本行業信息公開工作。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統籌協調本地區各部門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工作。

(二)自治區、市、縣(區)各有關部門負責本單位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工作,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督促檢查和政策指導,確定專人,應于2011年底前完成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錄入、審核等工作,確保信息公開及時、準確。

(三)各級監察機關要加強對執行本通知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于搞地方和行業保護,不及時準確公開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甚至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要依據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四)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會同自治區監察廳、經濟和信息化委,定期開展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的評估工作,公布結果,查找問題,督促整改。

(五)各級宣傳部門要強化對工程建設市場主體信用情況的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對嚴重失信的市場主體及時予以曝光。加強宣傳教育,倡導誠實守信,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全社會的自覺守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