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管養工作通知

時間:2022-03-11 09:29:00

導語:農村公路管養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路管養工作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鞏固和發展“責任以縣級政府為主體、資金以公共財政為主體、養護以市場為主體、監管以交通公路部門為主體”的養護體制改革成果,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重要性

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經過交通運輸部14年的定點扶貧,農村公路快速發展,截止2010年底,我市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15779公里。為鞏固建設成果,自2003年起,市人大、市政府相繼頒布實施了《市縣鄉公路養護管理條例》、《市村級道路管理養護條例》、《市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特別是2010年10月《省農村公路條例》的頒布實施,為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各縣(市、區)政府和交通公路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條例,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范疇,基本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目標,農村公路管養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但從全市情況看,部分縣(市、區)政府還存在著責任主體意識不夠強、資金投入不到位、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公路的科學、健康發展。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按照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各縣(市、區)一定要站在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實施福民強市戰略的高度,堅持交通為民、務實為民、政策惠民的原則,按照“管養當頭、管養建并重”的要求,健全長效機制,加大投入,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推動農村公路向“建養并重、均衡發展”轉變,確保“建即有養、養即到位”,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二、明確目標,夯實農村公路發展基礎

農村公路要實現科學發展,不僅要鞏固管養體制,還要堅持“分級負責、全市謀劃、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優質管養、保障暢通”的原則,在不斷擴大管養覆蓋面、穩步提高管養質量上下功夫。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抓好管理養護常態化,所轄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經常性養護率達到100%,路面(PQI)為中等路以上的比例達到80%,農村公路綠化率達到100%,路政管理覆蓋面達到100%;二是大力開展“文明示范路”創建活動,把農村公路“文明示范路”創建工作作為提高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實現點上突破,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力爭全市的“文明示范路”達到一萬公里;三是加強農村公路安全建設,針對農村公路缺橋少涵、安全防護設施不足、抗災能力弱等突出問題,加強安全防護工程,過村、過涵路段路肩邊溝硬化建設,加大危橋管護力度,凡路面寬度達不到5米的農村公路路肩要全部硬化,最大限度保障公眾安全出行。

三、多策并舉,扎實抓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一)各縣(市、區)政府要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要明確管養責任,所有農村公路要設立養護責任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各鄉(鎮)政府要把農村公路管養納入日常工作,做到養護站建設規范到位、資金投入到位、養護工落實到位、時間保障到位、標準到位。各縣(市、區)政府和各級交通公路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活動,鞏固交通扶貧成果,積極參加省“好路杯”競賽、“萬公里文明”創建等活動,要在全省“十百千”創建活動中勇當先鋒。

(二)各縣(市、區)政府要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納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并督促各鄉(鎮)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按規定列入預算。最低標準是:縣(市、區)級財政每年對縣、鄉、村級公路每公里列支不低于4000元、2000元、1500元,鄉(鎮)財政每年對鄉、村級公路列支不低于1000元、500元,并根據財力逐年提高。同時,積極鼓勵引導鄉級財政、村“一事一議”及社會資金等投入農村公路養護。市級財政要按照《省農村公路條例》要求,落實養護資金的投入。市財政、交通運輸部門要健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制訂農村公路管養資金管理辦法;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

(三)市交通公路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好月檢查季評比和年終總結,組織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工作競賽活動,將路面、路肩、邊溝、綠化等工作做扎實,做出品位。要積極開展農村公路養護人員培訓工作,盡快實現由“有路必養”向“養必到位”的轉變。要積極推行農村公路管養信息化制度,逐步建立“一路一檔”、“一橋一檔”的養護管理電子檔案,構筑簡便宜行、覆蓋全面的農村公路養護電子基礎數據庫。新建、改建工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排水、防護等安全設施,驗收時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進行驗收。規劃部門要嚴格按照公路法規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建筑物和構筑物的規劃審批,嚴禁在農村公路建筑控制區內違章建筑;林業部門要加強對公路兩側路林、美化帶的重視,并加大投入,加強檢查;公安、交通等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和條例規定的程序及權限范圍審批各類涉路事項,加大對涉路案(事)件的處理力度。

(四)建立路政管理經費財政保障長效機制。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3號)的規定,各縣(市、區)政府要將路政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執法、群眾參與、綜合治理”的管理體系,努力探討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工作聯動機制。市交通、公安部門要牽頭做好治理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工作,堅決遏制超限運輸勢頭。各縣(市、區)、鄉(鎮、辦事處)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對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的治理力度,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五)強化制度建設,嚴格規范管理。要建立市、縣、鄉三級農村公路養護巡查制度,按頻率、按比例對農村公路養護情況進行巡查,市級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縣級巡查每月不少于3次,鄉級巡查每周不少于1次。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對解決問題不及時、不到位的單位或個人,由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整改并予以通報。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監督考核制度,加強對管理養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考評,對養護及時、路況良好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對養護不力、路況不佳的單位和個人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