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鄉治安綜治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01 10:27:00

導語:全鄉治安綜治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鄉治安綜治工作要點

全鄉綜治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按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省、市、縣政法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構建和諧平安塘山的要求,以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為根本,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以基層基礎建設和治安防控為重點,全面加強政法工作和政法隊伍建設,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為建設實力塘山、和諧塘山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維護群眾利益,注重以人為本

切實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綜治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切實把關注民生的要求落實到綜治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去,著眼于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綜治工作優勢,大力支持相關部門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廣泛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和諧平安建設的積極性,將和諧平安建設的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二、以強化綜治領導責任制為抓手,切實增強各級領導干部保平安促和諧的責任感

嚴格實行“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各級黨政領導班子、黨政一把手、分管綜治工作領導及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諧的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各村、各單位特別是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員單位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任務,健全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體系,增強考評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提高考評實效。加大責任查究力度,對工作措施不落實而導致發生惡性刑事案件、重大群體性事件和群死群傷事故等嚴重危害社會穩定問題的地方、部門、單位,嚴肅認真查明原因,查清責任,堅決實行責任查究。

以“為了明天工程”為統攬,預防和控制青少年違法犯罪。團委和學校等單位要重點做好社會閑散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服務工作。大力宣傳和貫徹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嚴厲打擊教唆未成年犯罪的行為。

三、以創建平安鄉、平安村為重點,不斷推動和諧平安建設深入開展

各地要把創建平安鄉、平安村作為和諧平安建設的重點,從基層單位抓起,從夯實綜治基礎抓起,在廣大鄉村、城市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家庭,以及建設工地、集貿市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平安創建活動,確保基層平安,促進基層和諧。認真貫徹中央綜治委《關于深入開展農村平安建設的若干意見》,把農村平安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農村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加強農民法制、道德教育,推進綜治工作進村入戶,著力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突出治安問題,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保障農民安居樂業。

各部門要按照“抓系統、系統抓”的要求,抓好本系統、本部門的平安創建活動,同時積極參與地方平安創建活動,進一步形成條塊結合、各方聯動、齊抓共建的工作局面,不斷擴大平安建設覆蓋面,提高創建水平和質量。

四、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事件

充分發揮政治優勢,依靠社會各界力量和廣大群眾化解矛盾糾紛,調整利益關系。形成黨委總攬全局、部門齊抓共管、群眾廣泛參與的多方面、多層次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整合綜治辦、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等方面的力量,著力構建黨政統一領導,綜治機構牽頭協調,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有機結合,多種調解手段相互銜接配合的大調解工作體系,綜合運用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和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網絡,嚴格落實《九江市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規程》、《九江市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細則》,明確排查化解責任,對矛盾糾紛實行統一受理、集中梳理、歸口管理、限期辦理,把大量的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真正做到小糾紛不出村組,大糾紛不出鄉。高度重視和解決土地征用、山林、家庭和涉法涉訴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防止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五、以“打黑除惡”為龍頭,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和整治威力

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決打掉黑惡勢力犯罪組織,摧垮其經濟基礎,深挖其“保護傘”。建立健全“打黑除惡”長效工作機制,堅持“打早、打小、打苗頭”,把黑惡勢力犯罪活動遏制在初始階段,防范其坐大成勢危害社會治安。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殺人、爆炸等嚴重暴力犯罪和“兩搶一盜”侵財性犯罪,遏制發案上升的勢頭,增強群眾安全感。依法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繼續開展“掃黃打非”和禁毒、禁賭等斗爭,堅決掃除社會丑惡現象。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和各種不法組織的破壞活動。

善于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遏制、預防和減少犯罪。寬嚴都要依法進行,都要真正落實。依法該從嚴的必須從嚴打擊,依法該從輕的應當從輕處理。對情節輕微、主觀惡性不大的犯罪人員,盡可能給予其改過自新的機會,依法從輕減輕處罰。對未成年人犯罪,要立足于教育、感化、挽救。盡可能通過調解化解矛盾,依法減少刑事處罰數量,化不和諧因素為和諧因素。加強社會治安形勢分析評估和預警預測,深入排查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增強嚴打整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排查出的治安亂點,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及時組織開展集中整治,限期解決問題,切實改變治安面貌。

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

積極探索建立“受益者出資、企業經營、政府監督”的治安防控機制,逐步走出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治安防控新路子。在農村逐步推廣使用經濟適用、防范效果好的物防和技防設施。進一步落實機關、學校和事業單位的內部治安防范措施,嚴密邊界地區治安聯防網絡,有效防范重大治安問題發生。繼續深化綜治“六進”工作,進一步拓寬覆蓋面,推高整體工作實效。各級綜治工作室要堅持重大事項報告、治安形勢分析、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例會、通報講評和檢查督辦等各項制度,推進綜治工作規范化建設。繼續抓好綜治干部培訓,不斷提高綜治隊伍素質。

進一步發揮六項專門工作領導小組督促、指導、檢查的作用,下大力氣狠抓綜治基礎工作,解決突出治安問題。精心實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規劃,積極引導公民學法守法用法,增強依法維權和履行義務意識,不斷提高依法管理社會各項事業的水平。廣泛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重點加強領導干部、公務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青少年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大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加強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推進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

七、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強化綜治宣傳

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機制。加強組織協調,整合社會資源,圍繞治安管理的重點對象、場所、物品等,加強和改進管理辦法。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逐步探索把對“社會人”的管理作為社區管理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社區自治組織的功能,做到既服務好“社會人”,又管理好“社會人”。

創新綜治宣傳工作機制。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強化宣傳機構和宣傳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宣傳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綜治宣傳力度,完善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的綜治宣傳工作機制,繼續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月活動。組織專門力量在各級黨報黨刊和中央、省、市、縣《綜治工作動態》、《長安》等進行網上投稿。大力宣傳見義勇為先進典型,弘揚社會正氣。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各廣大群眾支持參與社會治安治理和平安建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