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農產品產業發展通知
時間:2022-04-06 05:57:00
導語:無公害農產品產業發展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以下簡稱“三品”)產業和實施我區精品名牌戰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公共消費安全,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發[]32號)精神,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三品”發展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以市場為導向,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公共消費安全,實行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部門配合,開發一批農業精品名牌,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我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主要目標和任務:到年,在全區主要農產品實現無公害化生產的基礎上,“三品”開發穩步發展,“三品”品牌開發達到30個,產量18萬噸,產值5.2億元,“三品”技術推廣面積達到40萬畝,商品率達到60%以上。
二、突出發展“三品”產業的重點
(一)突出重點產業。把發展“三品”產業與優勢農業板塊基地建設相結合,做大做強食用菌、油菜、水稻、畜禽、柑桔、蔬菜、茶葉、西瓜、荸薺等優勢特色產業,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標準和要求,實行高起點規劃、科學化管理、系列化服務、標準化生產,努力形成“三品”基地化、品牌化、產業化。
(二)突出重點企業。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有計劃、分層次地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生產資料企業開發“三品”產業。要支持引導本地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扶持引導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或綠色食品,以重點企業的農產品加工和市場開發帶動全區“三品”產業發展。
(三)突出特色產品。著重將我區的“山緣”香菇、“日月”雙低油、城北特色米、優質畜禽、“漳河”柑桔、“劉院”西瓜、“迎接”有機茶、“藍湖”荸薺等優勢農產品逐步培植成精品名牌,增強我區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三、大力推廣“三品”生產技術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三品”生產資料和生產技術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力度。一是大力推廣使用經國家認證的無公害生產資料;二是推廣使用腐熟無害化的農家肥料;三是推廣使用頻振式殺蟲燈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四是以保護環境、保證食品安全性為前提,推廣使用符合“三品”標準的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包裝材料;五是推廣高產、優質、抗病蟲的新品種,大力開發和推廣“三品”的健康栽培、養殖技術;六是推廣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體的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
四、不斷加強“三品”質量管理
嚴格貫徹食品和商標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范“三品”的生產和市場行為。一是技術推廣部門要積極督促企業把“三品”生產技術落到實處,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二是綠色食品和食品衛生管理部門要加強生產和市場管理力度,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控,開展“三品”質量抽檢和年檢工作,加大市場打假力度,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堅決取消其標志的使用資格,對假冒偽劣產品嚴厲查處,確保“三品”的質量信譽。
五、切實加大對“三品”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一)加強對“三品”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調整區綠色食品工作領導小組,充實區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力量。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三品”的開發工作,要有專人負責,將“三品”的開發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結合起來,爭取上級的政策扶持和市場關注,切實把發展“三品”產業作為培植我區農業精品名牌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來抓。
(二)繼續落實對“三品”開發的扶持政策。對獲得省級以上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證書的企業,區政府給予1萬元獎勵,對產地認證的單位給予3000元的獎勵。
(三)加大“三品”開發資金的投入力度。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建立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農戶和社會共同投入的投融資機制。區政府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三品”生產技術開發和技術培訓,在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林、畜、漁等農業項目建設中大力發展“三品”品牌,努力促進我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村委會換屆財務審計工作方案
- 下一篇:農經局茶葉產業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