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地方稅收保障通知

時間:2022-05-25 06:20:00

導語:市委地方稅收保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地方稅收保障通知

各區、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切實加強全市財源建設,強化地方稅收稅源監控,確保地方財政收入的持續、穩步增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省地方稅收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省地方稅收保障條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地方稅收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開展地方稅收保障工作的重要意義

地方稅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地方稅收稅種多、稅源零星分散,征收難度大、成本高,大量的涉稅信息掌握在包括經濟主管部門在內的第三方手中,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不能全面、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大量涉稅信息,影響了地方稅收的征管質效。《條例》的頒布實施,信息共享、部門配合、稅收協助等協稅護稅措施已上升為法律責任,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的難題逐步得到解決,為地方稅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貫徹落實《條例》一年多來,全市地方稅收保障工作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尤其是圍繞完善協稅護稅機制、培植壯大稅源采取了多項措施,在促進財政增收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聚財增收的責任感,立足實際,依法履行職責,主動參與地方稅收保障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夯實物質基礎,為將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城市做出新的貢獻。

二、加強地方稅收保障工作必須堅持政府領導

各級政府要按照《條例》規定,根據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經費保障關系,切實保障在地方稅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設和政策宣傳等工作方面的經費;要加大《稅收征管法》和《條例》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地方稅收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依托全市財源建設工作,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地方稅收保障職責,明確責任領導和具體承辦機構,指定專人具體負責地方稅收保障工作,依法履行相關的涉稅行政協助義務。各級稅務部門要將接收的涉稅信息及時納入征管范圍,建立納稅信息反饋制度和稅收評價制度,按時向政府報告稅收收入預算執行情況和稅源增減變化情況,對招商引資項目稅收情況進行預測和評價,依法加強稅收征管,不斷提高稅收服務水平。

三、全面推動依法履行涉稅行政協助義務

(一)圍繞信息網絡平臺,加強涉稅信息的提供

根據《關于建立完善稅源信息報告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全市建立了稅源信息網絡平臺。按照《條例》的規定,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之間的稅源信息交換和共享制度,逐步擴大提供涉稅信息的部門范圍,實現對涉稅信息的全覆蓋管理。各級財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稅源產生的環節、方式和時限等,與有關部門、單位協商確定稅收征管必需的涉稅信息內容及雙方的責任義務,依法規范涉稅信息的傳遞、使用和管理。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按照《條例》要求,依托稅源信息網絡平臺,按商定涉稅信息詳細內容、時限要求提供相關稅源信息,為稅收征管提供全面準確的依據。

(二)抓住關鍵環節,落實具體行政行為的協助

按照《條例》規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認真履行涉稅行政執法協助義務,按照源頭控管、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減少流失的原則,在相關涉稅環節采取“先稅后證”、“先稅后審(驗)”、“先完稅、后變更”等有效措施,積極支持、配合稅務部門做好稅源監控和稅收征管工作。各級財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稅收征管需要及部門管理職能,對各有關部門、單位地方稅收保障的職責及執行辦法作出具體的規定,并建立協稅護稅的長效工作機制。

四、建立規范有效的地方稅收保障工作激勵機制

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地方稅收保障的激勵機制,將地方稅收保障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圍,對負有地方稅收保障責任和義務的各有關部門、單位參與稅收協助情況和成效進行考評。設立財源建設工作專項資金,實行專項經費與地方稅收保障工作完成情況掛鉤的辦法。各級政府根據考評結果和所需要的獎勵資金,納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保障有關激勵政策得以落實。

地方稅收保障工作是一項復雜和長期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利用《條例》全面深入貫徹執行的契機,切實加強地方稅收保障工作,確保各項地方稅源控管措施執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