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龍區長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4-01 11:32:00

導語:——于生龍區長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于生龍區長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區農村工作會議,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區委、政府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區委十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分析我區“三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安排部署2006年的工作。剛才,政府副區長胡萬斌同志傳達了全市農村牧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區委副書記賈粉蘭同志代表區委、政府全面總結了2005年的農村工作,安排部署了2006年任務,希望各部門和鄉鎮的同志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三農”問題始終是黨和政府非常關注和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也是社會各方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做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決策,幾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農、強農、惠農的政策措施,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巨大威力。特別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擺到了重要戰略位置,確立了“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發展方針,深刻反映了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和時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億萬農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和根本利益,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

區委、政府非常重視農村工作,把郊區一鄉一鎮的發展納入了集寧發展的總體布局和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之中,并作為城市規模擴張的延伸,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幾年來,我們緊緊抓住自然和市場規律,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加快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加強服務,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民收入顯著提高。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這些年來,農村的發展與城市相比,滯后于城市的發展,特別是一些邊遠山區還非常落后。這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之一。

為此,我們必須要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正視并致力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的利益。全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這個高度出發,更加自覺地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抓出成效。我們必須拿出只爭朝夕,苦干實干的拼勁,奮力趕超,加快發展,逐步縮小農村與城市的差距。把農村工作貫穿于全區總體工作的始終,真正融入到各個方面,以城市的發展來促進和帶動農村的發展,農民的富裕,建設新農村。只有我們把農村工作做好了,農業增效了,農民增收了,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了,這才能算作落實了科學的發展觀,實現和諧發展,才能保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把握重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重大歷史任務,也是長期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應當實字當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尊重規律,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不斷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決不能將新農村建設等同于“新村建設”。

春節前,根據上級的部署,我區按照以強帶弱的原則,對郊區的鄉鎮布局進行了調整,撤銷了基礎條件較差的黃家村鄉,一分為二劃入基礎條件較好的馬蓮渠鄉和白海子鎮,這對于加快郊區建設新農村帶來了新的機遇,創造了新的條件。因此,我們要認真貫徹區委十屆九次全委會議精神,切實強化農村工作,認真抓好落實。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認真落實中央20字要求,堅持三個原則,抓住四個關鍵環節。

落實20字要求,就是要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這5句話、20個字,涉及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概括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和要求,描繪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現代鄉村社會的美麗圖景。因此,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征程中,一定要認真領會準確把握這5句話、20個字的深刻含義來安排我們的工作。

堅持三個原則,就是要堅持率先發展,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實事求是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