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探索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新路子的調查

時間:2022-12-05 04:00:00

導語:安徽省探索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新路子的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徽省探索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新路子的調查

文章作者: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局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發展黨員工作,從源頭上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和解決的課題。安徽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農村發展黨員工作新路子,形成了一些有特點的做法,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針對黨員隊伍實際,提出“三強”要求

安徽省通過調研感到,全省農村黨員不同程度地存在年齡老化、文化偏低、“雙帶”能力不強等問題。據統計,全省農村黨員中年齡在46歲以上的占59%,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67%,相當一部分黨員沒有一技之長。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員隊伍建設的要求,安徽省提出農村黨員要做到“三強”,即發展能力強、奉獻精神強和公道正派的理念強。

為了把“三強”要求落到實處,從2002底開始,安徽在全省農村組織實施了“雙培雙帶”先鋒工程。主要采取結對幫扶、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戶帶動等辦法,開展做“三強”黨員活動。兩年多來,全省各地共確定“雙帶”示范戶16.5萬戶,建立示范基地2萬多個;參加“雙帶”活動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47.7萬人,帶動農戶128.5萬戶;建立“雙培雙帶”基金1.9億元,已投入使用1.4億元,拉動小額信貸21.9億元。在此基礎上,安徽省從2005年起開始實施“百千萬”行動計劃,即到2007年,在全省培育100個“雙培雙帶”示范鄉鎮、1000個“雙帶”示范基地、10000名“三強”黨員和村干部。

二、開展聯名推薦,努力擴大民主

開展聯名推薦,讓群眾參與,是做好農村黨員發展工作的有效措施。針對一些人為保住自己的“位子”,不愿發展黨員或只注意發展自己的子女、親戚或者小圈子的人入黨等現象,從2001年起,安徽省在懷遠、金寨兩縣開展了發展黨員聯名推薦試點工作,即在教育引導對象的確定上,由黨員和群眾按照規定的條件、程序和要求向村黨支部推薦,黨支部把推薦票的多少作為確定教育引導對象的重要參考。目前,這項工作在全省得到了推廣。

聯名推薦工作,一般以村為單位,每年年底或年初召開一次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由黨員或群眾在尚未提出入黨申請的村民中推薦優秀分子。村黨支部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將得票多的優秀分子列為教育引導對象,確定聯系人,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工作。為確保推薦質量,安徽省明確規定,推薦人不得參與推薦配偶、姻親和直系親屬,不得牽頭推薦三代以內旁系親屬。同時,建立推薦責任制,推薦人填寫推薦表并署名,說明推薦理由。對推薦工作出現失真失實的,要追究推薦人的責任。

實行聯名推薦,拓寬了黨組織的視野,使入黨積極分子和新黨員數量明顯增加。2003年和2004年,全省農村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和新發展黨員數與實行聯名推薦前的2002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5%、17%和11.8%、12.8%;新黨員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5%,年齡在35歲以下的占65.8%,致富能手占66.8%。

三、創新培養載體,增強教育針對性

一是開展“小學教”活動。從2003年開始,安徽省于每年春節前后,集中1個月左右的時間,在農村黨員、干部中開展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教育活動(自稱“小學教”活動)。每次活動根據當年的形勢任務確定一個主題,通過學習培訓、進組入戶、對照檢查、整改提高,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集中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每年“小學教”活動都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參加。3年來,全省農村共有10多萬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小學教”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

二是推行“菜單”培訓。“菜單”培訓,即按照培訓對象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則,既可以由組織部門定期收集培訓對象需要培訓的內容,協調有關部門組織師資進行專項培訓,也可以將教師姓名、特長和聯系方式制作成“菜單”,發放到村,培訓對象隨需隨點。根據人數多少,可以舉辦培訓班,也可以現場個別指導。這種培訓形式多樣、靈活方便,實現了按需施教,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最早開展此項培訓工作的明光市,通過“菜單”培訓,共有1743人找到了發展項目,形成規模發展項目79個,實現經濟效益324萬元。兩年來,全省共有34萬人次的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菜單”培訓。

三是設崗定責,實施個性化教育。從2003年起,全省逐步開展了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并吸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各地普遍設立了帶頭致富、信息傳遞、科技幫扶等10多種崗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個人申請崗位,黨支部根據個人的特長確定崗位,年終對他們履行崗位職責情況進行民主評議。目前,已有4.5萬名農村入黨積極分子走上了各自崗位,發揮自己的特長。

四、嚴把“入口”關,加大監督力度

擴大群眾對發展黨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是確保發展黨員質量、保證新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措施。安徽省在黨組織發展黨員的關鍵環節上強化了監督。一是對發展黨員工作情況進行公開。2004年在全省推行農村黨務公開,黨務公開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公開黨員標準、發展黨員工作程序和聯名推薦的結果等,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對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情況實行公示。從2001年起全面實行了發展黨員公示,將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轉正的有關情況進行公示,聽取群眾的意見。公示時間一般為7天,公示結果在黨員大會上作出說明,對有問題的及時作出相應處理。近3年來,全省經公示發展對象被暫緩發展或不予發展的有348名,預備黨員被延長預備期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有373名。三是對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的表現情況實行公議。即黨支部在召開支部大會對發展對象進行表決前,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聽取群眾對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表現情況的反映,作為支部大會表決的重要參考。

安徽省探索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的新路子,符合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符合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的實際,為黨員隊伍建設和農村和諧社會建設培育了大批新生力量。他們的做法是做好新形勢下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