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時間:2022-03-06 06:55:00
導語:解放思想,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地區偏遠,文化建設相對滯后,文化活動比較貧乏、單調,農民思想比較保守,文化權益還不能完全得到保障,更加需要文化生活的營養啟發,發展農村社會主義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更加的解放思想,如何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注重農村思想文化的層次性,深入地挖掘農村優秀的文化內涵并予以積極地宣傳引導,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防止某些人為利益的追求使得黃賭毒濫文化的漫延和泛濫而導致農村思想文化的不健康狀態,防止因制度的不健全而導致的農村思想文化管理的混亂,防止因公共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而導致的農村思想文化慢發展狀態。加強新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不僅為新農村的科學發展和和諧進步作出貢獻,更為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打好基礎,為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要積極引導農村優秀文化發展。當前,農村是文化較落后地區,也是文化宣傳的弱點地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農村沒有優秀的文化傳統,也不需要高尚的精神教育、豐富的文化生活,它只不過因物質的貧乏而使其文化發展受到約束?,F在國家的政策調整和傾斜,農村得到長足的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農民的主導意識、現代意識、質量意識、效益意識不斷增強,農民越來越追求更高品質、更適合農民自己特點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立足農村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增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本內容的先進文化思想的宣傳力度,做好農村文化的社會宣傳導向,為其生產發展集聚更大的精神力量,促使農村社會的積極健康持續地發展。另外,積極配合政府搭臺,做好優秀傳統思想文化倡導之戲,讓農民唱農民自己的戲,唱農民想唱的戲。只有這樣,農村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才會更有積極性。
二要加強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的法制保障。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在日常生活生產道德中,而道德的底線是要靠法律來保障的。近年來,農村人口流動性較大且農村人口分散,農村舊的思想文化弊端還有所表現,這也是法制宣傳的薄弱環節;同時又因法制觀念淡薄致使群眾社會矛盾激化而造成許多傷亡流血事件,是影響農村社會和諧文化關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樹立長期思想,增強法制的科學宣傳力度,以各種經濟道德關系來演繹法律主張、以鮮活典型事例來教育引導農民,促使農民知法守法,自覺約束自身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并為利益之爭的矛盾化解起到積極作用。自覺遵守法律是社會高度科學文明的體現,是當前新農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的目標。同時沒有了法制的保障,農民的人身安全自由不僅得不到保護,新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事業也無從談起。
要加強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當前一些地方因財政不足支付無力而使基層村黨組織建設力量薄弱;一些村支部書記也因經濟原因而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個人生活發展中去;一些村黨支部更是有名無實,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黨組織管理功能的發揮,也給農村中許多的不和諧制造了可乘之機,使思想文化建設蒙受不良影響。因而,我們要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完善農村黨組織的管理體制,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永葆其先進性,積極并及時地查出隱患,化解村民矛盾,維護群眾團結、和睦相處的良好道德關系,共建新農村和諧文化。加強對村民的生活生產的幫扶和指導,解決困難戶發展的難題,搞好特色創業文化和產業文化,同時又為低水平、低層次的思想文化建設奠定物質基礎并提供內動力,確保思想文化建設的有效引導、科學管理和正常發展。
要確保農村思想文化建設的高起點。搞好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農村文化服務設施的投資,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培育新型農民,增強農村思想文化發展的內動力。當然,文化程度并不能代表思想素質的提高,而不符合農民實際的單純教育也是不行的。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和引導,源源不斷地向農村輸入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以弘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的和富涵時代創新精神相結合的文化經濟大餐,使其在文化教育中能抓住創業機會,又可為主導農村先進思想文化建設熱潮的生力軍。實踐證明,這種既符合農民的實用性又適合農民的特點“三下鄉”活動效果不錯,既能正面地引導農民又能給農民帶來很大的收益。那么怎樣提高思想文化素質,還需要政府認真思考,從根源上徹底地消除城鄉二元的文化體制,為造就新型農民提供體制上的支持。讓健康積極的思想文化建設在新農村扎根,需增強新農村思想文化建設的造血功能,需增強農民發展自身文化的內動力,有效地形成農民自己的文化聚集產業,以實現新農村的科學發展和和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