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腐敗機制創新進入深水區
時間:2022-05-01 08:28:00
導語:預防腐敗機制創新進入深水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寬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
國家預防腐敗局的正式成立,意味著加強監督、關口前移成為有效預防腐敗的關鍵環節。
近年來,**、**、**等地不斷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一些預防腐敗的好做法,在一些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預防腐敗的新成效,值得我們總結和思考。
“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以“市場之手”扼住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以公開為突破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隨著各地權力運行機制的實踐創新,預防腐敗機制創新正在進入“深水區”。
創新權力運行機制:“一把手”“五個不直接分管”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需要創新權力運行機制。近年來,浙江省余姚市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把手”“五個不直接分管”制度,讓人耳目一新:即“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財務、人事、工程建設項目、物資采購和行政審批。
專家分析指出,明確權力范圍、合理配置權力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列舉式,即將可以行使的權力逐項列舉出來,未列舉的權力一律不能行使;另一種是排除式,即規定哪些權力是不能行使的,未作規定的權力都可以行使。余姚的做法其實就是排除式的一種大膽探索。縱觀腐敗現象產生的“重災區”,主要集中在財政資金使用、國有資產運用、金融資本運作、土地使用權出讓、行政審批權運用等方面。這種排除式明確“一把手”權力的方式,有利于防止地方黨政“一把手”在重點環節和部位濫用權力,很有新意,值得認真研究。
“市場之手”扼住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
在堅決查處腐敗行為的同時,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制度建設,引入市場機制來規范權力運行。這是一些地方預防腐敗新機制的最大亮點。
在**市交易中心一樓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上,人們可以看到,不斷滾動的各類招投標信息。二樓,建設工程、機電設備、政府采購、產權交易、醫藥導購、土地交易等駐場機構一字排開……13類招投標項目在這個全市統一的招投標交易中心進行交易,俗稱“大市場”,原先分散在各部門的“小市場”得到整合。
專家認為,市場規則是預防腐敗最有效的手段。把預防腐敗寓于各項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中,運用市場機制引導人們的行為取向,是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內容,也是規范權力運行的一種有效方法。
以公開為突破口,發揮預防腐敗的制度“效應”
200年上半年,**省宿遷市在55個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重點部門中,對199名縣處級干部進行“勤廉公示”。群眾和組織部門共“點”出了310道與勤廉相關的題目,由干部在述職述廉過程中進行重點說明和回答。在接下來的民意測評和組織考察中,3名干部因綜合評定不理想而接受提醒談話。這項200年發端于泗陽的制度,受到中紀委的高度評價。
無獨有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監督成為多數人對少數人的監督、讓監督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存在等工作思路和做法,并與誡勉談話、民主生活會等監督制度相結合,在**省的領導干部選拔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運用。近年來,**省推進制度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使制度覆蓋權力運行的各個領域和整個過程。其中有關黨務公開、勤廉公示、重點工程紀檢監察派駐等一批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備受社會矚目。
人們期待更多更好的預防腐敗制度走上前臺,使得預防腐敗真正收到細雨潤物、使得“心懷不軌”者懸崖勒馬、無縫可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