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三個方面入手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
時間:2022-06-03 05:52:00
導語:區三個方面入手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以擴大民主為方向,以制度建設為著力點,以規范用人行為為目標,抓住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推薦提名、醞釀討論、決定任用等關鍵環節,做到邊落實、邊實踐、邊探索,形成富有生機與活力、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提高了選人用人的公信度。
以增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針對性為目標,實行定期分析、定期研究干部制度。一是實行定期分析干部制度。每年結合干部調整和年終干部考核,定期對區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情況進行專題分析,重點分析領導班子運行的基本情況、班子結構和干部配備情況、班子和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情況、后備干部隊伍情況。針對分析查找的有關問題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研究提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近年來,結合先進性教育、作風建設年等活動,開展了多次主題教育活動。*年底,為掌握干部思想動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確保換屆工作正常進行,區委、區人大、區政協等機關還協同合作,運用走訪、座談等形式加強對干部思想動態的了解,并形成具體的調研報告以供在干部隊伍建設中進行參考。二是完善定期研究干部工作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干部工作,重點研究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具體方案及任免事項,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在制定干部調整方案時,嚴格規范程序,堅持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實行重要崗位的全委會民主提名推薦、干部群眾推薦、差額考察、全委會票決(征求意見)、常委會票決以及任前公示等,做到程序不省略、辦法不變通、操作不走樣,以程序制度的規范確保選拔過程的公正公開。此外,還結合干部調整,在領導職務任期制、交流制、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資格條件以及破格提拔和越級提拔等方面的要求進行了探索,制定并完善了相關制度,為規范干部的選拔任用工作打下了基礎。三是實行定期公開選拔及公開推薦后備干部制度。*年,江北區分別面向全市和全區開展公開選拔區管領導干部和區管后備干部,實行“兩次公選,一次操作”,在公選中做到“選備結合、選育結合、選用結合、選引結合”,既選拔了一批德才兼備、實績明顯、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到領導崗位上任職,同時也在區內發現和掌握了一批有培養前途和發展潛力的后備干部。此外還有40余名區外優秀人才被引進區內工作。*年,該區推出了19個中層領導職位及3個區管領導職位進行了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運用個人意愿申請、崗位能力評估、情景模擬等手段選拔了一批優秀年輕干部,開闊了組織部門的用人視野。*底,結合區管干部年度述職述廉考評工作,通過群眾推薦、領導推薦、組織推薦等途徑,在全區范圍內進行區管后備干部的推薦工作,根據推薦情況,結合干部隊伍建設需要,及時調整充實區管后備干部隊伍。
以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化為取向,規范干部選拔任用程序。一是在民主推薦環節擴大民主,規范提名權。全面實施全委會成員民主推薦提名制度,對每一區管黨政正職擬任職位提出2名(含2名)以上的參考人選名單,在全委會成員中公開推薦職位、任職條件、推薦范圍,由全委會成員進行民主推薦提名。對擬提拔的領導干部,堅持群眾公認原則,按照《干部任用條例》有關規定進行民主推薦,由干部所在單位全體人員進行民主投票,根據推薦結果確定考察對象。*年開始還實施了區管干部個人意愿申請制度,效果明顯。二是在干部考察環節擴大民主,規范評價權。通過實行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等,拓寬考察渠道,擴大考察范圍,把年度考察與專項考察、平時考察與重點考察、談話考察與紀檢、審計調查結合起來,注重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實績。注重了解干部群眾公認程度,認真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高度重視群眾的來信來訪,防止用人失察失誤。實行干部考察工作責任制,進一步規范考察人行為,明確考察人責任,防止考察失真失實。試行領導干部道德評價體系,加強對干部的政治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考核,努力提高考核的針對性和準確性。三是在干部討論環節擴大民主,規范決定權。實行新提拔干部“黨風廉政”一票否決制,對提交區委常委會討論的新提拔干部,事先征求紀檢監察部門意見,有異議的暫緩或取消任職資格。認真做好干部任用前的意見征求工作,及時與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溝通,認真聽取意見。對區政府工作部門的領導班子,區委常委會表決前還書面征求區政府分管領導意見。實行區委討論干部無記名投票表決,表決前進行認真討論醞釀,形成基本一致意見后再進行無記名票決;對街道(鎮)黨政正職、區級機關正職擬任人選和提名人選,由區委常委會提名并提交全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全委會閉會期間,在區委常委會作出決定前,書面征求全委會成員意見。
以完善干部監督管理制度為重點,努力形成良好的選人用人氛圍。一是運用公開公示加強群眾監督。建立完善《黨政領導干部任前公示制》、《江北區鎮鄉、街道、區級機關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與考察公告制的暫行辦法》等制度,全面推行考核公告制,特別是在鄉鎮換屆、街道、區級機關全面考核以及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時,都按規定對考察要求、考察組名單進行公告,并有機結合廉情公布和政績公議,堅持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制”,更廣泛地接受群眾的監督。二是通過干部監督員加強專門監督。出臺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員制度》,每兩年聘請一批熟悉干部工作、公道正派、敢講真話的離退休老同志及在職有關部門領導干部擔任干部監督員,明確監督員的四項監督職責,一年兩次召開監督員會議,聽取他們對區委和區委組織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意見建議,并不定期組織他們參加區里相關重大會議、通過經常性溝通及時了解掌握他們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意見和對領導干部有關情況的反映。三是通過組織橫向聯系加強組織監督。建立了區紀委與區委組織部工作聯系制度,出臺了《關于加強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區委組織部工作聯系的意見》,每季召開聯席會議,分析區管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廉潔自律、個人事項、經濟責任審計以及一個時期干部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和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干部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互通情況,進一步從組織上加強對區管干部的監督,嚴格把好選人用人關。定期召開由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區審計局、區檢察院、區法院、區信訪局、區公安分局等部門組成的干部監督工作聯系通報制度,各相關單位將自己掌握的有關情況及發現的一些苗頭性問題互相通報,互相交流,較好地掌握了全區干部隊伍的思想動態。四是運用審計制度加強紀律監督。根據《江北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試行)》,相關責任單位每年對各單位主要領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年開始,區委和區政府還聯合制定了《江北區人事審計制度實施辦法》,規定了嚴格的人事審計結果責任追究辦法,要求各單位每年一次人事自查,并由區委組織部、區紀委和區人事局牽頭對部分單位進行抽查。五是運用記實制度加強程序監督。*年起,全面實行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記實制度,主要記載事前溝通、民主推薦、考察預告、組織考察、考察結果反饋、征求分管領導意見、部務會議、書記辦公會、討論票決、任前公示和任職等程序的執行結果,將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降低了干部選拔任用的風險,增強了干部工作的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