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在四個方面下功夫扎實推進城市社區黨建工作

時間:2022-06-05 05:13:00

導語:區在四個方面下功夫扎實推進城市社區黨建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以“四進社區”工作為載體,在全區29個城市社區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在社區黨建示范群創建、工作陣地建設、信息化化建設、黨員志愿者隊伍建設等方面齊頭并進,較好提升了全區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水平。

一、以“三級聯創”為抓手,在落實責任上下功夫。把城市街道、社區納入“三級聯創”活動范疇,全面落實區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在社區黨建工作中的責任,構建社區黨建工作三級責任體系,積極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示范群創建。為確保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建立了領導責任制、目標考核制、專業組負責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形成創建工作人人抓、人人管的良好格局,目前,區白沙街道、文教街道成功創建為省級城市社區黨建示范街道,孔浦街道綠梅社區、中馬街道外灘社區成功創建為省級城市社區黨建示范社區。在抓好示范群創建的同時,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在抓社區黨建工作中的龍頭作用,落實街道黨政領導干部包片聯系社區制度,加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經常性幫助指導,使社區黨建真正做到服務黨員群眾。如孔浦街道黨工委推出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排百家憂、解百家難、敘百家情、暖百家心”為主要內容的“六百”行動,將街道黨員干部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承包”一個社區,由街道黨政領導帶領,分別負責了解8個社區的黨建、民情,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活動中,要求街道領導干部每周至少2次深入社區或居民群眾家中,并將了解到的情況全部記入“民情日記”,確保每一名領導干部和黨員對所“承包”的社區黨建都能“說得出情況、提得出解決辦法”。

二、以陣地建設為保障,在規范管理上下功夫。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全區社區自有用房總建筑面積達17067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達449平方米,為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夯實了基礎。同時,繼續安排財政資金用于新建社區、老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梅堰社區等新建社區辦公服務活動用房的裝修工作,實施了孔浦社區等老社區服務設施的改擴建項目。在扎實推進社區基層組織辦公場所規范化建設的同時,深化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全區累計建成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站)16家,基本覆蓋了“兩新”組織較多、黨員群眾較多的社區,有效地推進了區社區黨建的深入開展,其中,僅外灘商務區黨員服務中心建設就一次性投入400多萬元用于購置活動場所。此外,在服務方式上,突破接轉組織關系、提供活動場地等淺層次服務內容,以顧客需求導向為理念不斷探索、深化黨員服務中心服務,發掘設立優勢特色項目。如白沙街道部分社區黨員服務站針對流動黨員的需求,安排提供了以技能培訓、健康教育、地方法規政策等為主要內容的一整套培訓體系,并專門為流動黨員推出上門電化教育服務,提高了黨員服務站的效益。

三、以遠程教育為平臺,在信息化建設上下功夫。積極推進“數字社區”建設,抓好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絡向城市社區的拓展延伸,斥資70余萬元開展社區遠程教育站點建設工作,為每個社區配備了電腦等設備,建成30個社區遠程教育站點。同時,依托到社區工作大學生,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職管理員和操作員,目前全區已實現每個社區至少配備一名大學生的目標,區遠程教育中心每年對大學生進行兩次以上的遠程教育培訓。此外,依托“新農村建設顧問團”,組建了一支涉及黨建、農技、醫療、計生、法律等領域的“遠程教育輔導隊”,經常深入社區,為基層開展遠程教育學習提供輔導,增強學用效果。區遠程教育中心還聯合區廣電總站、區科技局等部門和一批黨員志愿者,組建了一支區級技術服務隊伍,及時解決各地設備和網絡問題,切實提高了站點運行質量。遠程教育站點的建立,為提高社區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搭建了信息化平臺。文教街道北岸琴森社區接通遠程教育網絡后,社區黨支部書記方紅珠說,現在組織支部黨員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方便多了,既形象又生動;社區居民在家門口還能通過遠教平臺享受“影視大餐”,不必像以往那樣用VCD放資料片了。

四、以志愿者活動為載體,在發揮黨員作用上下功夫。通過黨員志愿者活動載體,組織廣大黨員廣泛開展服務社區服務群眾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和能力。目前,依托區黨員服務中心成立了區黨員志愿者工作總站,在各社區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制作統一的標識和黨員志愿者胸標,因地制宜地組建了深受群眾歡迎的家政幫助、家電維修、體力支持、醫療保健等八類黨員志愿崗,全區有1000多名社區黨員自愿報名參加了黨員志愿者活動。在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的感染下,街道轄區內學校、醫院也紛紛組織黨員志愿者進社區服務,開展向貧困家庭送醫助教等活動,一些社區的黨員志愿者活動已日益成為黨員發揮作用和社區創建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如白沙街道深入推行“三化二制”,即黨員志愿者服務長期化,身份公開化,黨員認崗明朗化,教育學分制、民主評議與物質獎勵制,以點帶面促進黨員志愿者活動的開展。中馬街道在組建黨員義務巡邏隊、醫療服務隊、護綠養綠服務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法律驛站”、社區“2+2+X”調解機制的作用,成立黨員義務調解隊,關注和調處社區鄰里糾紛,確保調解率100%,有力促進了社區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