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于領導班子建設之中
時間:2022-06-11 07:26:00
導語: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于領導班子建設之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新標桿,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開辟了新途徑,使教育人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選用人有了更為明晰的標準,管理人有了更為具體的要求,對于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組織部門必須把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落實到教育人、選用人和管理人的各項工作中去,努力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積極倡導者、模范實踐者和自覺推動者。
打牢育“德”這個基礎
古人云:“德者,事業之基。”知榮明恥是一種政治品質,一種思想作風,一種人格力量,既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集中體現。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有了好的道德修養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有硬氣,做官才有正氣;對于組織部門來說,抓好了育“德”這個基礎,就抓住了干部素質的核心,就抓住了干部思想作風建設的首要問題。把育“德”作為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夯實打牢,首先,要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干部,引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的思想動力和精神支柱,是道德修養的靈魂。實踐證明,在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中,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打牢育“德”這個基礎,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根本前提,牢固建立在掌握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不斷升華思想境界,防止思想庸俗化。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干部,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教育干部,引導干部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改造主觀世界,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消極因素的影響,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在紛紜復雜的時代潮流中明辨是非,堅定方向。第二,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干部,引導干部加強道德修養。要使黨員干部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就必須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思想上分清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在行動上筑起以“八榮”為本、以“八恥”為戒的道德防線。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長期任務,作為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堅持常抓不懈,使社會主義榮辱觀入腦入心,成為廣大干部的自覺行動。第三,要堅持抓好黨章的學習貫徹,引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對于黨員來說,黨性修養是道德修養的核心,黨性品質是道德品質的升華。黨章作為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標準,也是陶冶道德情操的有力武器。要把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促使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黨員意識、組織觀念和紀律觀念,嚴格對照黨章規范自己的言行,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真正形成并永遠堅守共產黨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質。
打牢育“德”這個基礎,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黨員干部來說,核心是要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問題,重點要解決好為民、務實、清廉的問題。一要堅持為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只有牢固樹立“民本”思想,始終以服務人民為榮,才能對人民群眾有真感情,把官職視為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把權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二要堅持務實。只有把誠實守信作為一種“官德”來培育,大力倡導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的良好風氣,才能使黨員干部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實干,撲下身子抓落實、促發展。三要堅持清廉。每一位干部只有把遵紀守法、艱苦奮斗作為光榮,把違法亂紀、驕奢淫逸作為恥辱,才能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把握用“德”這個關鍵
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明確了干部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也進一步豐富發展了“德”的內涵,為選準人用好人提供了新的視角。從實踐中看,我們在貫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原則時,往往對干部的政治標準和能力素質要求多,對資歷、學歷、年齡等任職條件規定多,而對干部品德修養重視不夠,特別是對干部思想道德考察的內容、程序、方法研究不夠,辦法不多,導向不力。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選人用人,讓知榮辱、明是非的干部有市場,有修養、講黨性的干部有舞臺,有道德、口碑好的干部有地位,有利于弘揚一種風氣,體現一種政策,樹立一面旗幟,展示一種形象,使選人用人工作贏得干部群眾的信賴和支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到選人用人工作中,就是在考察考核干部時,必須更加注重道德品行,把干部踐行“八榮八恥”和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情況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既要看大德,也要看小節,不能忽略起碼的道德底線;就是在提拔使用干部時,必須把干部的道德修養狀況作為一個重要因素,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德行,既要重政績更要重政德,特別是要重視干部在群眾中的口碑。政治素質差、道德品質不好的人,即便再“能干”,也決不能提拔重用。要善于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人識人,全面地、歷史地、客觀地看待干部,把思想政治素質包括踐行“八榮八恥”的情況作為干部的本質和主流來看待,增強用“德”的剛性,防止和避免重才輕德的傾向。要把握新時期“德”的科學內涵,將“八榮八恥”細化為“德”的具體標準,體現到干部選拔任用的各項規定、環節和程序中去,防止“德”的抽象化和空洞化。組織部門要嚴格貫徹黨的干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積極推進干部選任制度改革,以科學的制度、民主的方法、堅強的黨性和優良的作風,為黨和人民把好選人用人關。
抓好管“德”這個保證
加強管理監督,保證各級黨員干部正確行使權力,保證黨的干部健康成長,是人民的利益所在,也是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的必然要求。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黨員干部能否保持心地清凈、品行端正、用好權力,關鍵是看管理監督的保證作用發揮得如何。長期以來,我們對干部思想道德的要求主要是倡導性、原則性、一般性的,監督的剛性不夠,督查的力度不夠,預防工作不到位,甚至有的放任自流,不管不問,把干部的道德品質看作是個人行為而未加約束。組織部門要從愛護干部出發,對黨員干部真正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使干部在道德上不越底線、在廉政上不踩紅線。要注重對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的全面監督,既要注意干部在工作中的表現,也要注意干部的生活作風和情趣愛好,防止在監督上出現盲區。對那些熱衷于燈紅酒綠、沉湎于低級趣味的人,要及時進行告誡和處理,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要把嚴格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加強干部道德修養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來抓,督促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規定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制度,及時查擺和解決黨性黨風、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足。要加強和完善民主監督建設,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和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建立有效的干部品德監督體系,保證榮辱觀建設不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