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問題

時間:2022-07-04 05:26:00

導語:黨性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性問題

目前進行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一個關鍵詞就是“黨性”。前一段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撰寫黨性分析材料,有的同志就說不知道從何處入手,“沒找到感覺”,這就與對黨性了解不多,認識不深刻有很大關系。現(xiàn)結合有關問題,闡述如下。

中國共產黨沿襲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傳統(tǒng),自20世紀30年代末期,逐漸使用“黨性”這個話語,在黨員尤其是干部中倡導提高黨性修養(yǎng),增強黨性鍛煉。1941年7月1日,經中央政治局通過,首次《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嗣后數(shù)十年中,黨性遂為全黨知悉的高度概括的統(tǒng)一語言,并以成文規(guī)定形式載于黨章及各項指示、決定等大量文件中,直到2004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指導文件中,兩次提到黨性鍛煉和黨性分析的要求。事實表明,黨性作為我們黨的一種特定語匯,它是全黨的共同意識形態(tài),在幾十年中不斷表述、闡明,顯示和推進著黨的發(fā)展進步的宏偉歷程。

何謂黨性?曾以他所獨特的思維方式,就共產黨人所具有的性質與特征作出了明確表述:黨性是共同的性質、普遍的性質、全黨每一個人都有的性質。比如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基礎上的統(tǒng)一,政策上的統(tǒng)一,行動上的統(tǒng)一,等等。又說,黨性與個性問題,這是普遍性與差別性的問題,集體與個人關系的問題。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集體主義就是黨性。有些人就不能入我們的黨,他不受調動,他干這樣工作也好,干那樣工作也好,都得由他,而黨員就要服從組織,服從黨的決議。所以,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本質上是表現(xiàn)出的一種共產主義的政治覺悟、組織意識及思想道德狀態(tài)。

這里,主要就共產黨員的黨性內涵作出基本闡明。事實上,在其他不同場合中,他還分別情況各有側重地說明了黨性這樣或那樣的具體表現(xiàn)。例如他強調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黨性的首要問題,又強調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等等。1942年至1943年的,其主題是整頓學風以反對主觀主義,整頓黨風以反對宗派主義,整頓文風以反對黨八股。如果換一個角度講,也就是黨中央針對當時實際情況,為在延安及各根據(jù)地黨組織中,堅決糾正各種違性傾向,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而作出的一次重大努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的20余年中,鄧小平多次強調增強黨性,反對派性。嚴厲批評在一部分干部中存在著講私情而不講黨性、講關系而不講原則的錯誤傾向。在這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鮮明、尖銳地提出黨員隊伍中存在著理想信念不堅定、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及組織紀律觀念淡薄等問題。所有這些,都表明了我們黨一以貫之地高舉共產黨人黨性的旗幟,堅持不懈地用黨性的原則精神來教育和塑造黨員,努力使我們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加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由此,我們或可歸結而言:對于共產黨員黨性的理解和把握,既要懂得它的基本內涵,又要懂得它在不同歷史背景和具體環(huán)境,乃至不同崗位、不同群體中的具體表現(xiàn)。二者是統(tǒng)一的。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同一語境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要求同時也就是堅持黨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