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聯動體系構建富有活力的兩新組織黨建

時間:2022-07-13 07:18:00

導語:建立聯動體系構建富有活力的兩新組織黨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立聯動體系構建富有活力的兩新組織黨建

近年來,*市宣*委根據中央和市委關于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有關要求,提出了“在最為活躍的生產力領域,構建最富活力的‘兩新’組織黨建”的工作目標,通過分級管理,明確責任,完善機制,充分發揮各級黨政部門、社會團體、社區自治組織的作用,逐步形成了區、街道、社區三級黨建工作聯動體系,全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呈現出良好的工作局面。

強化組織聯動,不斷增強“兩新”黨建的組織活力

面對“兩新”組織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區委堅持以社區黨建、機關黨建帶動“兩新”黨建,使區、街道、社區的各級組織做到上下聯動,各種組織做到良性互動,基層黨組織充滿活力。

明確責任,強化領導,使各級組織做到上下聯動

“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是基層黨建的新領域。區委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制定了進一步加強“兩新”組織黨建的工作意見,明確提出了區、街道、社區在“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在區委層面,專門成立區委“兩新”組織工委和“兩新”黨建工作聯席會,研究謀劃、統籌協調、服務指導全區“兩新”黨建工作。在街道層面,成立由專人負責的“兩新”黨建工作機構,充分利用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這一有效載體,協調各方共同解決“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中需要多方配合的問題。在社區層面,由財政拔款為每個社區增設1名專職黨務工作者,聯系服務推進“兩新”黨建工作。目前,全區各級黨組織在“組織創建”上下功夫,在“組織聯動”上抓落實,逐步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理順關系,更新理念,使各種組織做到良性互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關鍵要理順各基層黨組織之間關系。區委針對實際,明確了非公黨建“屬地為主,行業管理為輔”的工作原則。各政府職能部門、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認清形勢,把握趨勢,樹立了“服務、促進、引導”的黨建新理念,找準組織聯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通過平等協商、民主溝通和相互服務來實現與“兩新”組織的良性互動。廣外街道灣子街社區黨委定期舉辦駐區單位黨組織書記聯誼會、懇談會,大柵欄街道大安瀾營社區黨委將社區精神文明宣傳與企業市場宣傳相結合,有效地提高了駐區單位的市場知名度。勞動局、教委等政府部門,把業務指導和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分類指導,整體推進,不斷增強各領域各系統“兩新”黨組織的戰斗力。區司法局機關黨支部堅持與律師黨支部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實現了律師支部設置的科學化、黨員教育的經常化、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實踐證明,這些都是做好基層組織聯動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發揮優勢,創新形式,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

依據中央、市委部署,區委立足實際,充分發揮街道社區以及新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體系“橫到邊、縱到底”的優勢,創新“兩新”組織黨組織組建方式,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依托街道社區,在條件成熟、具備單獨組建黨組織的“兩新”組織,如*麗晶皇城老媽、千禧園球迷餐廳、愛義行等185個“兩新”組織單獨組建了黨支部,對僅有個別黨員和沒有黨員的企業,或依據屬地管理組建社區聯合黨組織,或依據行業管理組建協會黨組織,發揮組織孵化器的作用,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針對馬連道茶城外來黨員多、流動性大的特點,設立了茶葉街流動黨員黨支部。同時,對沒有黨員的“兩新”組織,堅持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路,依托街道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由街道社區黨組織牽頭協調,開展黨的工作,有效地擴大黨的社會影響力。截至2007年底,全區實現了黨的工作在“兩新”組織的全覆蓋,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到99.4%。

強化工作聯動,不斷增強“兩新”黨建的社會活力

區委充分認識“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與其他領域黨建聯動的重要意義,依托社區、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完善的黨建工作網絡,為“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活動舞臺,進一步激發了“兩新”黨建的社會活力,使“兩新”組織成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增長點。

服務凝聚人心,激發黨員職工的工作活力

為更好地發揮黨員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帶頭作用,“兩新”黨組織通過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工作上支持,來激發他們的工作活力。依托街道流動黨員服務中心、流動黨員之家和社區流動黨員服務站、聯絡站,為“兩新”組織中的流動黨員建立檔案、辦理組織關系接轉;集中就近開展區域化黨員教育管理活動,為“兩新”組織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創造條件、提供方便;以黨員接待日、黨員服務熱線、網上黨員之家等方式,拓寬“兩新”組織黨員職工利益訴求渠道;依托區私個協、區工商聯等協會組織,向企業黨員群眾搭建醫療、維權、貸款、保險四大服務平臺。真心的服務為廣大“兩新”組織黨員施展才華、回報社會搭建平臺,2007年,在“迎奧運捐資助學”、“普洱茶求助義賣”等活動中,共籌款100余萬元,捐建希望小學3所。

聯手搭臺鋪路,激發“兩新”組織的發展活力

區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協調優勢,整合社會資源,為“兩新”組織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將工商、勞動、地稅等相關部門的主管副職選入區委“兩新”工委的領導班子,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優勢,為“兩新”組織發展聯手搭臺鋪路;成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聯誼會,以黨建為紐帶,為“兩新”組織開展商務交流、項目合作牽線搭橋;優化產業政策,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優惠政策;依托街道社區黨組織積極協調“兩新”組織與社區內其他各種組織、社區居民之間的關系,促進“兩新”組織和諧發展。2007年,僅區私個協就為10家非公企業融資近3000萬元。在工商宣武分局的精心培育下,更香茶葉、小腸陳被評為*市馳名商標,“兩新”組織的優秀員工代表朱麗俐光榮當選奧運火炬選手。廣內街道核桃園社區黨委積極協調駐區單位大天豐酒樓的勞資矛盾,促使業主和員工達成和解,維護了企業的正常經營。

黨建引領理念,激發“兩新”組織的文化活力

區委堅持將黨建工作與“兩新”組織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導“兩新”組織立足行業特點,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培育黨員職工共同價值理念,引領“兩新”組織企業文化發展。在餐飲服務行業,企業黨組織廣泛開展“百萬員工微笑服務”活動,組織技術和服務比賽,樹立企業服務文化,展現首都窗口行業形象。在茶飲行業,組織開展了“故宮百年普洱茶回歸故里”、“2007年馬蓮道國際茶文化節”,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有效地增強了黨員職工對行業的認同感、歸屬感。此外,區委在“兩新”組織中廣泛開展“學習型”、“創新型”、“民主型”、“和諧型”組織創建活動,使廣大黨員職工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形成特色鮮明、活力迸發的企業文化。

強化機制聯動,不斷增強“兩新”黨建的創新活力

與“兩新”黨建工作相比,其它黨建領域中完善的規章制度,對推進“兩新”黨建創新有著積極的借鑒促進作用。區委以黨組織組建工作為基礎,以教育管理服務黨員為手段,以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促進“兩新”組織健康發展為目的,積極探索開展非公黨建工作的固本、引領和保障機制,扎實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創新。

建立健全固本機制,夯實非公黨建基礎

一是實現動態管理。建立完善了“兩新”組織黨建情況“登記申報、年檢年報”制度,“兩新”組織及黨員數據清,底數明,確保了區委及時了解掌握全區非公黨建的進展情況,加強了對非公黨建工作的宏觀規劃和指導。二是加強聯系指導。建立完善了黨員領導干部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區委常委、各街道工委委員定期深入“兩新”組織,加強了對黨建工作的具體指導和規范管理。三是開展主題活動。在“兩新”組織中廣泛開展“形勢要求、業主追求、員工需求”的“三求”主題活動、“五好黨組織”和“五好黨員”爭創活動,企業黨組織“凝聚精神、形成核心、促進發展”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發揮。

建立健全引領機制,拓寬培育激勵渠道

區委加大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先進典型的宣傳表彰力度,2007年區委區政府專門在新社會階層人士中評選出10名宣武“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鼓勵他們為建設現代宣武、打造人文宣武、構建和諧宣武多做貢獻。區委和各街道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現場觀摩會、表彰會、推廣會,進一步發揮“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的引領帶動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編制《“快餐”黨課24講》“兩新”組織黨員教育資料,著重抓好黨員業主共同理想教育、責任意識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引導企業合法經營和科學發展。借助現有網絡資源,開辟了短信、博克等黨員教育管理新途徑,為“兩新”組織黨員提供貼近實際、靈活多樣的黨課教育。引導優秀企業業主參政議政,2007年,全區新社會階層人士中有1名當選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4名當選市人大代表,2名當選市政協委員,38名當選為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加大多元支持力度

利用街道社區資源,進一步規范非公黨總支工作制度、“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例會制度和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員選聘任用等制度。采取“專、兼、聘”相結合的辦法,選好配齊“兩新”黨建指導員和聯絡員,并享受與社區專職黨務工作者相同的待遇。街道、社區黨組織為“兩新”組織提供黨員電化教育設施設備、資料、活動場地等方面的支持。認真落實市、區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意見中要求的黨組織工作和活動經費,確保“兩新”黨組織和黨員活動有經費、有場地、有資源。推行“結對幫扶”制度,社區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結對互促,開展黨建工作、人才培養、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形成了資源共享、組織共建、工作互動的區域性黨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