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能力建設

時間:2022-07-14 11:36:00

導語: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能力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能力建設

今年以來,鄖西縣認真貫徹落實《關于以公道正派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意見》精神,緊緊抓住鞏固“樹組工干部形象”集中學教活動成果和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契機,著眼于鍛造一支“工作出色、作風最正、紀律嚴明”的黨建工作“施工隊”,以創新工作機制為突破口,不斷加強組工干部能力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創新教育機制,提高實踐能力

要做好組織工作,堅持公道正派的要求,既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更要有過硬的本領。我們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領、作風上過得硬”的要求,在部機關開展了“爭創學習型機關、爭做學習型干部”活動,提出“團隊學習、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全方位、多途徑提高組工干部素質,提高實踐能力。一是創新形式“充電”。堅持將理論武裝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探索了分散自學、請人講學、科室幫學、集中議學等學習方式,實行單周一次業務講座,雙周一次集中學習,半月一次工作匯談、季度開展學習評議、年終進行專項考核,專項表彰學習先進科室和個人。同時,采取送上去掛職、派出去學習、沉下去調研等方式為組工干部“充電”,今年選派了2名干部到省、市委組織部跟班學習,實現了素質有提高、學習有專長、業務有專攻的學習目標。二是下派基層“蹲點”。針對年輕干部工作經歷單一、對基層工作不熟悉的實際,安排干部輪流到鄉鎮、村、社區進行為期3個周的蹲點調研,分別就特定專題撰寫調研文章。8月初,又選派了7名組工干部到社區任黨總支第一書記,任職時間一年,負責督促指導所駐社區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不斷探索社區黨建工作的新規律。三是搭建載體“三聯”。為加強機關干部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聯系,不斷錘煉機關干部作風,開展了以“部領導聯鄉鎮、科室聯村、干部聯戶”為主要內容的“三聯”活動,組織全體干部與鄉鎮、村黨組織、需要幫扶的困難戶建立長期聯系,定期參加聯系點活動,采取有效措施幫扶困難戶脫貧致富。通過建立組工干部實踐鍛煉制度,拓寬能力培養途徑,使組工干部在實踐中豐富了閱歷,增長了才干,樹立了良好形象。

二、創新激勵機制,培養創新能力

在新形勢下黨的組織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迫切需要廣大組工干部要以創新的精神和理念去適應形勢的變化,不斷開拓新領域,探索新途徑,創造新經驗。因此,我們以開展“三比”(比能力、比貢獻、比作風)活動為載體,以“三個規范化”為保障,制定了推進組織工作創新的意見,努力培養組工干部的創新能力。一是目標管理規范化。推行重點工作、特色工作等創新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干部有調研課題、科室有創新項目、全局工作有特色亮點。年初根據上級要求及全縣工作大局,制定年度重、難點工作一覽表,根據業務分工和干部崗位職責確定責任人、任務目標及完成時限。通過具體規范的工作目標,讓每個干部明確努力創新的方向,既便于跟蹤工作進度,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考核評價規范化。制定了《組織部工作人員工作考核辦法》,明確了考核的原則、對象、內容、方法、評價依據及標準等,重點考核創新工作績效。平時堅持共性目標、職能職責目標跟蹤督查,歲末結合民主測評、領導評價綜合評出優秀、稱職、不稱職等次,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干部晉級晉職的重要依據。三是獎懲激勵規范化。為確保重點創新工作的落實,加大了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設立了“創新獎”,對當年創新工作績效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同時,在實行獎優懲劣的基礎上實行“末位淘汰制”,激勵干部“爭名進位”。規定當年評為優秀的給予表彰,連續兩年考核為優秀的,優先向縣委推薦使用;在稱職等次得分當年排在末三位的,給予其“黃牌”警告;連續兩年排在末三位的,調離組織部;被評為不稱職的,當年調離,所在科室負責人和分管領導承擔連帶責任。激勵機制的建立,有效地激發了組工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意識,推動了組織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如“黨員先進性明白卡”活動、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鄉鎮黨委適應性建設、干部培訓和監督等一批特色亮點,受到了省、市委組織部的關注和肯定。

三、創新監督機制,增強自律能力

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是組工干部長期做到公道正派、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證。我們堅持教育與懲戒并重、自律與他律結合,不斷增強組工干部的自律能力。一是真情關懷。堅持“三個留人”的要求,經常性地開展交心談心活動、部領導家訪活動、組工干部家屬聯誼活動等,努力營造溫暖、和諧、競爭、友愛的工作環境。切實關心組工干部的工作、生活困難,最大程度地滿足組工干部的正當要求,用親情、友情、同志情幫助組工干部及時調整心態,增進心理健康,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情、寬容的心胸、自信的心境、進取的心態和廉潔的心志。二是及時誡勉。建立了談話誡勉制度,實行“五必談”,即干部執行考察工作等重要任務前必談,干部受到表彰獎勵或遇到挫折時必談,群眾對干部有反映和議論時必談,干部遇有生病住院、婚喪嫁取等重大事情時必談,干部配偶、子女和親屬有違法亂紀行為時必談。通過早打招呼、及時提醒、嚴格要求,增強了干部的自律意識。三是形成監督體系。積極拓寬外界對組織工作監督的層面,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強有力的監督體系,確保了監督效果。堅持組織人事干部評議組織工作制度。明確部內全體干部、各鄉鎮組織委員、縣直局級單位政工干部為監督主體,縣委組織部每半年召開一次評議會議,開門納諫,認真整改。堅持組工干部對公道正派情況定期搜集制度。每個月深入基層一次,聽取基層組織和群眾呼聲,廣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不斷提高組織工作效益。堅持社會評價制度。聘請了20名部風監督員,及時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樹立了組織部門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