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活動載體推動農村黨建

時間:2022-07-14 11:48:00

導語:創新活動載體推動農村黨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活動載體推動農村黨建

創新載體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余慶縣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大膽探索符合實際的活動載體,有序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一、提高認識,增強載體意識

活動載體是工作目標、工作基礎、工作內容、工作機制等內容構成的綜合體。創新活動載體是推動農村黨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加強領導的需要。通過創新載體,統一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步調,增強指導工作的針對性,提高檢查考核的可比性,推動工作向縱深發展,是強化縣委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和指導職能的重要手段。

二是改進領導方式的需要。通過創新載體,找準黨建與經濟建設的結合點,充分整合組織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形成“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工作機制,是改進基層黨組織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領導方式的重要途徑。

三是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通過創新載體,推動工作運轉項目化,管理規范化,避免一些地方玩文字游戲或花樣翻新,搞形式主義或短期行為,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的現象,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增強影響力和滲透力,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產生良好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我們堅持從增強載體意識入手,學習分析外地經驗典型,總結提煉先進做法,獨立完成調研課題,相互交流心得體會,掌握創新方法技巧。采取辯論教學、案例教學、社會實踐、專題講座等形式,豐富基層組織工作者的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樹立先進的工作理念,為創新載體奠定了思想基礎和能力基礎。

二、廣泛調查,明確創新任務

調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謀事之基。現階段,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有許多經驗需要總結推廣,許多矛盾和課題需要研究解決。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如何確定創新載體的任務,需要基層黨組織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吃透上情,分析下情,熟悉外情,立足基礎,依托優勢,順應大局,才能找準立足點、切入點和結合點。

為全面掌握情況,針對性地創新載體,我們對近年來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進行了系統分析總結,將有推廣價值的工作經驗、存在的薄弱環節、出現的新問題以及需要探索建立或進一步深化的活動載體等內容進行分類排隊,建立調研課題庫,每年確定1~2個創新載體任務,針對性地擬定調研方案,采取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問卷調查、網上調查等方式,深入調查研究,為載體的提出、策劃及落實提供豐富詳實的決策依據。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啟動之前,縣委組織部積極探索建立既能對接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步驟,又能適應不同類型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破解黨員教育管理難的有效載體,組織了一批工作經驗豐富的黨務工作者,深入到不同領域、行業、層次的黨員干部群眾中,開展了三個多月的調研,掌握了不同類型黨員教育管理的基本情況,結合黨員分類教育管理的內容和積累的經驗,反復醞釀,精心提煉了“精心提升素質、真心剖析思想、潛心整改問題、決心緊跟組織、貼心服務群眾、誠心樹立形象”為主題的“六心活動”載體。

三、集思廣益,精心策劃載體

活動載體的創新是對原有工作經驗、工作優勢的繼承和發揚,對外地經驗的引進和深化。創新載體的過程是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的過程。我們堅持以策劃為手段,將基層的實踐、群眾的需求和新的工作任務有機地融入載體之中,按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要求,反復征求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建議。通過集思廣益,精心策劃,著力豐富載體的內容和內涵。

在策劃載體過程中,著重從名稱和內容上把握載體的感觀形象和實用易行的原則,增強載體承載力。在載體名稱的策劃上,力求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觀形象,使人看起來一目了然,念起來朗朗上口,又高度凝煉,簡明扼要,概括全面,能體現承載的工作內容,蘊藏著以人為本的文化內涵,引起人們的共鳴。在內容的策劃上,力求使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全縣工作大局有效對接,將工作內容與創建單位或創建對象的情況進行有機結合,促進經濟與黨建、業務工作與創建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基層滿意涉農部門和群眾滿意鄉鎮站所被納入“三級聯創”活動的總體框架后,我們率先提出了以“素質帶民、作風親民、制度便民、幫扶助民、業績問民”的“五民活動”為載體開展創建活動,填補了涉農部門創建的空白。“五民活動”載體將繁瑣的創建任務高度濃縮為幾句通俗易懂,直觀貼切的短句,體現了良好的感觀形象。“五民活動”以“帶民、親民、便民、助民”涵蓋了創建對象的所有工作內容,以“問民”的方式將創建效果的評判權交給了群眾,蘊藏了以民為本的文化內涵。

另外,注重從本質特征上把握載體的全面性、層次性和兼容性,增強載體的生命力。力求使載體符合地方實際,能涵蓋某方面工作的所有內容,能與其它載體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的體系,能隨著時展、環境變化和工作側重點轉移,對活動方式和內容有調整和拓展的余地。

農村“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期間,為探索“干部經常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的有效活動載體,縣委提出并實施“四在農家”活動。學教活動結束后,我們將“四在農家”活動作為全縣“三級聯創”活動的總載體和總抓手,通過精心策劃,使其有效地承載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五個好”鄉鎮黨委和“五個好”村黨組織、基層滿意涉農部門和群眾滿意鄉鎮站所等創建內容,從宏觀上統攬了其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工作載體,兼容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農村經濟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等內容。

四、完善配套措施,狠抓載體落實

創新載體的目的在于通過落實載體推動工作,而載體對工作的推動力來源于外力對載體的作用力,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配套措施,為落實載體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一是堅持試點先行。試點是檢驗載體可行性、實踐操作性的重要手段。在借鑒外地經驗創新載體的過程中,我們為增強載體“本土化”的適應能力,針對性地選擇了1~2個單位作為試點,成功后全面推開。2004年,我們引入四川省“支部+協會”的工作模式,在龍家鎮光明村成功試點了“支部+協會+遠教”載體,在全縣迅速得到推廣應用。

二是堅持宣傳開路。加強宣傳,擴大載體影響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是激發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參與熱情,促進載體落實的有效措施。凡是影響較大、涉及較廣的新載體推出后,綜合運用標語、展板、余慶黨建網站、縣有線電視臺、《今日余慶》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活動載體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重要意義,以及取得新鮮經驗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形成濃厚的社會輿論,推動了載體落實,掀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熱潮。

三是堅持完善輔助載體。根據載體的層次性,我們將載體分為主要載體和輔助載體,通過不斷完善輔助載體推動主要載體的落實。比如以“六心活動”作為黨員隊伍建設的主要載體后,我們進一步深化了“三個培養”、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和幫扶貧困黨員“四進家”等活動載體,開展了“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三聯活動”,開展了“設施配套化、布置規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動經常化”的“四化”黨員活動室創建活動。這一系列輔助載體的深化和健全,有效地推動了“六心活動”的落實。

五、健全機制,推動載體深化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活動載體隨時展、環境變化和工作側重點轉移需要不斷調整,才能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實踐證明,建立完備的工作機制,是推動載體不斷鞏固和深化的重要保證。

縣委組織部設置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獎,堅持每年開展一次征集和評選“金點子”的活動,每年表彰一批創新和深化載體的典型,切實將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創造力引導到“提升載體品味,健全輔助機制,豐富活動內涵”中來,推動載體不斷從內涵上進行拓展,從內容上進行調節,從形式上進行整合,使載體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推動力。

建立了定期研究制度,全縣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專題例會,一次會議一個內容,采取現場觀摩,交流經驗,剖析問題,制定措施的做法,專題研究如何推動載體深化。比如,針對農村基層組織示范帶建設存在的問題,召開了“示范帶創建成果鞏固與提升”專題例會,提出從分散創建轉變為連線成面,以自然村寨為點、以縣鄉干道為線、以整村推進為面的三線運行思路,有效地深化了“四在農家”活動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