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離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14 03:59:00

導語:干部離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離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干部離任審計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改進和完善干部監督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通過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運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審計的效果和質量,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和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干部離任后再審計,造成對離任審計重視不夠。現在實施的干部離任審計,大多是“先離任,后審計”,由于審計工作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的效果,使離任、新任干部及審計人員思想上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認識。第一,離任干部認識不到位,總感覺自己已任新職,審計只要不查出個人有貪污行為,其他問題都無所謂,反正不會影響職位變動。因此,對離任審計工作不予重視,對審計中需要配合的事項,往往以新單位工作忙等理由進行拖延和推卸。也有的離任干部在談問題時敷衍塞責,避重就輕,使一些問題長時間難于澄清。第二,作為新任干部,存有“離任審計是審前任,與己無關”的思想,對審計工作不重視、不關心、不過問,不配合,應付思想嚴重。第三是審計人員重視不夠,缺乏動力和責任感。一些審計人員認為離任后再審,審計不過是走過場,搞形式,審不審一個樣。

2、離任審計任務繁重,審計機關力量薄弱,使審計工作質量難于保證。一是通常干部離任相對集中,涉及人員多,審計單位數量大。如石家莊市裕華區2002年6月至8月機構改革時共調整干部90多人,需要進行經濟責任離任審計的就有35名同志,離任審計任務十分繁重;二是離任干部任職時間長,審計時間跨度大。凡離任干部任期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造成審計時間跨度大,大大增加了離任審計的工作量;三是有的離任、新任雙方財務交接不徹底、不規范,使一些問題未能在交接中予以認定和查明。如應收資金是否能收回,固定資產帳實不符的原因等等,而審計人員又不可能對每筆應收或應付款及固定資產逐一核實、清點,從而影響了審計質量;四是一些被審計單位下屬部門和單位多,財務往來頻繁,帳務處理復雜,加大了審計工作難度;五是離任審計結果往往急需在短時間內提供,而基層審計機關人員編制有限,專業人員少,審計力量不足,在短時間內難于保質保量地完成審計任務,使離任審計的時效性和權威性受到了一定影響。

3、經濟責任離任審計的作用未能全面發揮出來。一是對有問題的離任干部處理較輕。有些領導干部任職期間雖然違反了財經制度,但本人沒有貪污腐敗行為,增加了組織處理的難度,大多是以批評教育為主。二是對新任干部警示教育作用較小。由于新任干部在思想上存在著與己無關的模糊認識,往往對離任審計報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見,未能引起足夠重視,出現屢查屢犯的現象。如現金管理不嚴,購置固定資產不入帳,控購商品不辦控購手續等等,影響了離任審計約束作用的發揮。三是影響審計人員的積極性。由于審計結果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審與不審一個樣,挫傷了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為使離任審計工作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用,并日益規范完善,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1、加大對離任審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力度,使廣大干部群眾都能正確認識,全方位支持、配合審計部門搞好這項工作。尤其要教育離任干部和新任干部,嚴格遵守離任審計制度,離任的要給自己留個清白,給他人交個明白,接任的同志更要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對國家財產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審計工作,積極配合審計部門開展工作,保證自己接一個清楚帳,減少遺留問題。

2、進一步健全審計制度,明確審計內容,嚴格審計程序,使離任審計真正步入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離任審計是一項政治性和業務性都很強的工作,審計中遇到難題很多,紀檢、組織、審計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協作。遇到棘手問題,審計部門要及時反饋,紀檢和組織部門要積極予以協調。對拒不接受審計或不予配合而影響離任審計的行為制定相應的懲處措施,保證離任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在離任審計中,各級組織部門應起到牽頭抓總和協調調度的雙重作用。審計前,由組織部門組織被審計單位的新任領導、財會人員和被審計人員及審計工作人員召開協調會,制定工作方案,公布審計時間、內容、程序,強調紀律,對新任的領導和被審計對象提出積極配合審計人員工作的明確要求。在審計中遇到問題時,審計人員應及時向組織部門進行反饋,由組織部門負責協調解決。在審計組織上,實行分級分層審計。如審計力量不足,可由審計機關委托社會審計組織實施。在審計內容上,要突出“五查五看”。即:一查資產家底,看國有資產的增減狀況;二查財政財務收支,看其有無違反財經紀律問題;三查管理制度,看其有無流失、損失、浪費等問題;四查債權債務,看其有無虛列漏記問題;五查清理移交情況,看其有無轉移、隱匿問題。為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使任期審計更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可建立領導干部任期審計臺帳,被審計單位每年將財政、財務收支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重大經濟活動情況,報審計部門存檔,以便離任審計時查閱,進行比較分析。

3、改變“先離任,后審計”的單一程序。一是將離任審計同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離任審計寓于干部考察、考核中,行于干部任免前,克服“先離任、后審計”引發的弊端,使離任審計結果真正成為評價干部、使用干部的依據之一。二是建立干部任職審計制度。將任期審計與預算執行審計、經常性審計、專項審計相互融合,做到“一次審計,成果共享”,既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又做到了審計內容上的相互完善和補充。2001年石家莊市裕華區成立之初,區委就研究制定了《關于實行科級領導干部任職審計制度的暫行辦法》,除了對離任干部進行審計外,對在職干部也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離任審計的不足。

4、落實審計結果,嚴格審計處理。凡是審計出問題的,對責任人要堅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該誡勉談話的由組織部門進行誡勉談話,該給予黨紀政紀處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進行處理,該依法處理的交司法機關處理,決不能遷就照顧。如果照顧了一個就會影響一大片,形成極壞的社會影響。石家莊市裕華區2001年實行離任審計以來,共對40多名干部進行了離任審計,有5名干部因被審計出有經濟問題而受到了黨政紀處分,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5、探索建立經濟監督和行政監督相結合的經濟責任審計機構。為解決當前經濟責任審計職能發揮不到位、責任劃分不清、責任追究落空等問題,應建立相對獨立的經濟責任審計機構,并賦予其相應的行政監督權,實現經濟監督和行政監督的有機結合,開展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責任審計。這樣做一是行政監督有了獨立的行使主體,使賦予經濟責任審計以行政監督權成為可能。可以更好地體現經濟責任審計是對“人”的監督,從而與常規審計區別開來,使其更規范、更具有權威性。二是可以真正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能,為組織人事部門選任干部提供明確具體的、量化的參考依據。三是可以有效地解決現階段審計查清事實、紀檢監察追究責任相分離的格局,避免移交后紀檢監察重復查帳的問題。

6、加強審計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審計人員培訓制度。根據離任審計的特點和需要,可采取舉辦各種類型培訓班、函授、自考、電大等形式,加強離任審計人員的職業責任、職業紀律、職業道德、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政治理論培訓,增強政治思想修養和廉潔自律意識。通過業務培訓,全面掌握金融知識、業務操作能力和各種政策法規。通過組織紀律培訓,使審計人員自覺執行審計職業道德規范,遵守審計工作的制度、規則,避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二是鼓勵審計人員大膽進行探索和工作創新,不斷在審計方法、審計技巧、審計重點上下功夫,從而不斷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三是建立一支外聘審計隊伍。由審計部門負責,招聘一些思想政治素質高,業務精通的審計人員,在離任審計任務重時參與審計工作,以彌補自身審計力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