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社區黨委公推直選試點工作探索黨內民主建設
時間:2022-07-18 05:03:00
導語:開展社區黨委公推直選試點工作探索黨內民主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委是*功能區域黨工委、*新鎮“區鎮合一”體制下黨的組織設置的一個創新探索,是架構在非行政層級的社區委員會基礎上的社區內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在社區“管理、服務、協調、監督”的功能定位下,充分調動社區單位參與社區共治的積極性,通過“雙向聯系、雙向服務、雙向反饋”等機制,積極構建聯動、共建的社區黨建格局。
為進一步探索社區共治下模式下的黨內民主建設新形式,六團社區黨委在上級黨委的指導下,大膽實踐、精心組織,開展了社區黨委公推直選試點工作,成功選舉產生六團社區第一屆黨委領導班子。
一、六團社區基本概況
*新鎮六團社區位于*新鎮東南,轄區面積18.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多人,外來人口3萬余人。社區黨委成立于*年1月,下設12個村(居)黨支部、11個老齡黨支部、1個機關直屬黨支部、11個兩新組織黨支部。截至2008年3月,社區共有黨員1055名,其中老齡黨員587名。兩年來,根據“區鎮合一、鎮管社區”新體制的要求,社區黨委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地區平穩和諧,社區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公推直選”主要做法
一是組織上保證。社區黨委高度重視公推直選試點工作,結合社區實際,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選舉工作方案。經過反復醞釀、專題研究,制定了程序完備、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選舉工作方案,確定了公推直選的基本原則、范圍、資格條件、程序和方法。二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為確保工作穩步推進,成立了由社區黨委書記任組長,各專業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轄區非隸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公推直選領導小組,并抽調若干名工作人員參與具體工作。三是劃分選舉單位。整個社區劃分為14個選舉單位,其中,12個村(居)作為獨立的選舉單位,兩新組織按照“就近、屬地”的原則,納入所在地的村(居)黨組織,不能納入的兩新組織聯合作為一個選舉單位;社區機關直屬黨支部作為一個獨立的選舉單位。選舉單位成立選舉工作小組,明確選舉工作第一責任人(召集人)。轄區單位派出所、中學、中心校、衛生院、城管分隊、幼兒園等單位的黨組織選派黨員代表列席所屬區域內的選舉工作。四是開展業務培訓。公推直選領導小組結合試點工作的推進,開展了提名、公推、選舉三次一定規模的培訓活動。各選舉單位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廣大黨員積極參與,確保了較高的參與率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全面到位,為推動整個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宣傳上廣泛。提高了黨員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率,主要有:一是會議宣傳。社區層面通過動員大會、三次培訓會議、黨員代表大會廣泛宣傳公推直選試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選舉單位通過聯席會議、群眾代表會議、黨員大會等會議向黨員群眾宣傳,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都明白試點工作的意義、程序、方法、步驟和內容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贏得黨員群眾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二是媒體宣傳。在《新*報》刊登專版并印發*多份宣傳公開信,每個黨員、群眾代表人手一份,及時了解社區兩年來各項工作開展的情況和取得的成績。同時,懸掛宣傳橫幅43條、委員候選人情況介紹宣傳版面26塊,并對推進過程中的生動事例、典型個人拍攝制作了宣傳片。三是上門宣傳。六團社區老齡黨員所占比例為55.7%,相當一部分老齡黨員行動不便,各選舉單位的黨員干部主動上門宣傳。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發動,廣大黨員群眾參與公推直選試點工作熱情高漲,無論是提名推薦階段,還是直接選舉階段,黨員參與率均在90%以上,群眾代表參與率達到95.2%。
三是環節上民主。對試點工作提名、公推、選舉等三個主要環節,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并且按不低于黨員數10%的比例,提名醞釀,舉手表決確定了群眾代表,全程參與提名、公推工作。一是提名環節采用三種方式(即:十人聯名推薦、自我推薦、定向推薦)。通過黨員群眾代表的聯名推薦,征得本人同意,共產生了14名推薦人選(其中村黨支部書記6人,兩新組織2人,在職黨委委員4人,基層條線干部2人);有3名年輕同志(1名是居委黨支部書記,1名是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1名是條線干部)進行了自我推薦;以社區黨建聯席會議的形式,組織轄區非隸屬單位黨組織經過民主協商,定向推薦3名社區黨委兼職委員候選人初步人選(分別為派出所所長、中學校長、衛生服務中心團支部書記)。二是公推確定初步、預備、正式候選人。將自我推薦名單、聯名推薦名單下發至各選舉單位,黨員群眾一人一表進行推薦,以得票高低、結構要求按六團社區第一屆黨委職數40%的差額比例產生初步人選10名(其中轄區非隸屬單位定向推薦的3名初步人選直接進入選舉階段)。經上級黨組織審核考察,按黨委職數20%的差額比例產生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8名。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經3月22日召開的中共六團社區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成為正式候選人。三是直接選舉產生黨委委員。3月29日,14個選舉單位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差額直接選舉產生社區黨委委員。選舉應到有選舉權的黨員999名(以黨員登記為基數),實到937名,參與率為93.8%,社區黨委委員平均得票率為91.2%。
四是程序上嚴格。在公推直選組織發動、提名審查、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大會審議、直接選舉六個程序中,始終嚴格遵循《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沒有出現任何違章或黨的有關規定的現象,沒有出現任何非組織行為。對選舉方案、候選人資格、選舉程序、選舉結果等一一做了認真審查、嚴格把關,維護了試點工作的嚴肅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注重把好“四關”:一是黨員登記關。通過前階段的黨員信息采集工作,掌握地區黨員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不遺不漏。二是民主推薦關。通過黨員和群眾聯名推薦、自我推薦、定向推薦三種方式,不以組織提名代替群眾推薦。三是人選審查關。經新鎮黨委考察審核、基層干部群眾測評,按照委員職數和結構要求,真正把政治成熟、工作有為、作風過硬、群眾信任的干部選拔到社區黨委班子中。四是直接選舉關。保證黨員參與率,改進選舉程序,把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和監督權交給黨員,引導黨員投好神圣一票。
三、我們的思考
在社區黨委進行試點工作,我們感到,公推直選的意義不僅體現在選舉民主的一般性特點,更重要的實踐意義體現在社區黨委架構下的三個“突破”上:
一是參與范圍的突破。針對社區黨委是社區內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的定位,新一屆社區黨委委員中需要有六團社區除了做好體制內黨組織和黨員的公推直選工作,更注重轄區非隸屬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參與,非隸屬單位12名列席代表全程參與區域范圍內選舉單位的各項活動。
二是提名、公推、選舉方式的突破。經請示市委組織部,在提名、公推環節,六團社區通過聯席會議的形式,非隸屬單位民主協商、定向推薦產生了3名兼職黨委委員;在選舉環節,經上級黨委審核確定的2名定向推薦社區兼職委員候選人和其他候選人一起參加了直接選舉,并全部當選。六團社區黨委的公推直選,將過去黨內職務由組織直接任命變為由干部群眾公開提名推薦、自我推薦、轄區非隸屬單位定向推薦。通過“上級組織定方案、黨員群眾來推薦、直接選舉選干部”,進一步拓寬了干部選用視野,改進了選用方式。
三是程序上的突破。六團公推直選組織嚴密、環環相扣、時間緊湊,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公推直選全過程,并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經請示市委組織部,在一些操作程序上有所突破。例如:為精簡會議,不召開六團社區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二次會議“向黨員代表大會報告黨委委員選舉結果;通過社區黨委工作報告的決議”這兩項內容以信函和公告的形式,告知每位黨員代表。黨員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以回執的形式反饋大會秘書組。
總的來說,六團社區公推直選試點工作的開展,是對六團社區黨委班子凝聚力、群眾影響力、干部號召力以及工作基礎的一次嚴峻考驗,是一次有益的創新和探索。試點工作的成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同時也有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是轄區內定向推薦人選直接進入選舉階段,可能會引起黨員群眾誤解,對這些兼職委員,如何管理、考核、參與社區工作等一系列問題,尚需探索研究,真正使公推直選的后續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二是公推直選工作組織成本較高,投入的人力、精力較大,受此影響,候選人到基層與黨員群眾見面、亮相的覆蓋面還不夠廣,多元化、現代化的宣傳手段使用還不夠。
三是在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真正內化為各級黨組織包括每位黨員的自覺、自醒行為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階段,如何將傳統的固有組織優勢與民主化要求有機結合,還需要理論研討和實踐探索。
四、試點工作的體會
公推直選試點工作是加強社區黨委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有益嘗試,通過試點工作,我們體會:
1、各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有效發揮是試點工作成功的保證
公推直選工作實質上是對社區黨委2年來工作的集中檢驗。兩年來,社區黨委踏踏實實為區域內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好事:“村村亮”、“村村通”、污水納管工程、主要干道水網改造更新、平改坡工程、衛生院搬遷的呼吁立項、新菜場的建設、“四、三、二”聯系服務群眾制度的建立落實、平安工作站的建設、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處理等等;各村、居委也為區域內的群眾辦了許多實事、好事。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為公推直選工作積累了扎實的工作基礎和群眾基礎。
為確保試點成功,各級黨委都高度重視,上級黨委有關部門深入基層調研,專門聽取試點工作專題匯報,對選舉過程中黨員代表產生的環節、試點方案的選擇、試點工作的流程等問題及時給予答復、指導,對委員候選人認真審核考察,對重大問題和關鍵問題進行協調指導,對群眾反響強烈的急難愁問題當場拍板。社區黨委每周專題研究,掌握基層動態,做好各環節的組織、協調、落實工作。基層各選舉單位精心組織、嚴格程序,按上級要求認真執行,確保了試點工作的圓滿成功。
2、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是試點工作成功的關鍵
公推直選試點工作把選拔干部的權利交給黨員群眾,要用好這個權利,關鍵要充分體現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在干部標準、任職條件以及資格審查、選拔程序的框架內,把提名權、公推權交給群眾,把選舉權交給黨員。具體操作中,堅持工作原則,嚴格工作標準,嚴肅工作紀律,保證了整項工作的公正性、嚴肅性,把各個環節均置于黨員群眾的監督之下,消除了黨員群眾對公推直選的疑慮和擔心,激發了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的熱情,從而贏得黨員群眾的信任和滿意,有力地推進了整個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公推直選試點工作在選舉環節搭建了普通黨員群眾參與民主政治的舞臺,為下一步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奠定了基礎。社區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熱情異常高漲。社區第一次黨代會出席率達到100%,直選大會14個選舉單位999名黨員有937名參加直選,出席率達到93.8%。一名93歲的老黨員全程參與了每次活動,認真行使提名權、公推權、選舉權。還有一位79歲的老齡支部委員喬關伯不顧年事已高,配合選舉單位做宣傳發動、組織準備等工作。純新村支部委員黃建國選舉前一天跌傷很嚴重,可他依然在家人的扶持下參加選舉,投下神圣一票。鳳凰三軸公司黨員全部是浦西人,而選舉活動的幾次會議大都是雙休日,他們不厭其煩,在老總的帶領下,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參加各項活動。好多黨員都是提前向單位請假,乘著公交車,騎著自行車甚至坐著出租車參加各項活動。試點工作的圓滿成功,反映了廣大群眾較高的素質和強烈的民主意識,反映了廣大黨員良好的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也充分說明了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受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歡迎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4、拓寬選人視野、廣辟知人渠道,為干部展示才能搭建了平臺
試點工作拓寬了選人視野,廣辟知人渠道,變“伯樂選馬”為“賽場選馬”。公推直選六團社區黨委領導班子,將基層干部、區域范圍內的非隸屬單位的同志選任到社區黨委班子中,完全符合社區“共商、共決、共治”的建設管理新要求,為廣大干部充分展示才能搭建了平臺,提供了良機。從新當選的7名社區第一屆黨委委員平均得票率達到91.2%可以看出,無論年齡結構、學識水平,還是聰明才智、創新意識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和改善,群眾選出了自己滿意的人選,這不僅改善和優化了領導班子,而且還發現和掌握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才,為社區黨委發揮區域內的領導核心作用奠定了基礎。
精品范文
10開展調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