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時間:2022-07-21 03:52:00

導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懲治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密切我們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主要方面,也是擺在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項極其嚴肅而緊迫的政治任務。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認識,自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切實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一、提高認識,增強信心

近年來,無數腐敗案例表明,拒腐防變,是廣大黨員干部面臨的一道永遠課題。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必須首先提高黨員干部對當前我國反腐敗斗爭緊迫性和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反腐敗必勝的信心。

我們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人民的利益,黨沒有任何私利。任何腐化、墮落現象都是與黨的性質,政權的性質不相容的。我們黨同腐敗的斗爭,實質上是堅持黨的性質,保持國家政權純潔,實現執政黨的自我凈化和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嚴重斗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反腐敗斗爭是確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我們黨的一項艱巨的歷史使命,其復雜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革命任務。在國內,我們正處在新舊體制交替的改革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全建立,舊體制的消極因素在許多方面還起著作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制度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真空”。在國際上,我們對外開放后,在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腐朽的東西也會乘機而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抓廉政建設,搞好黨風,我們黨員隊伍中的一些思想覺悟不高和意志薄弱者就會經不住考驗甚至腐化變質,墮落成為列寧痛斥的那種“只要自己撈一把,哪怕它寸草不生”的社會蛀蟲,如成克杰、胡長清等腐敗分子就是典型,他們喪失共產主義信仰,背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自絕于黨和人民。可見,如果不重視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領導干部拒腐防變能力,任憑腐敗現象滋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在整體上嚴重阻礙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嚴重威脅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業。正如小平同志強調的那樣: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否則我們事業不能成功。(二)開展反對腐敗斗爭是鞏固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一件大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她與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聯系,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并在長期的斗爭中發展壯大起來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是我們黨區別于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經受住了各種考驗,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狀況整體是好的。但必須清醒看到,一些黨員干部滋長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個人主義、以權謀私、錢權交易、買官賣官、貪圖享樂、驕奢淫逸、貪贓枉法等消極腐敗現象遠未消除,人民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此很不滿意。這些現象雖然發生在少數人身上,但它玷污了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損壞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嚴重破壞了黨和群眾中的血肉聯系,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因此,我們黨只有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才能進一步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近幾年來,我們黨反腐敗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反腐機制也不斷健全完善。*年,僅省級立案就有4791件,共查處76名廳級干部,255名處級干部;*年,全國范圍內,有537名縣級以上官員因腐敗而被判刑,6名省部級官員因腐敗受法律懲罰。1992年至*年十年間全國處分黨員1515450人。反腐敗的成果是令人振奮的,但在這種良好態勢面前也有一些人流露出懷疑的傾向:為什么我們黨治理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可是腐敗現象卻越來越嚴重?官員越來越腐敗?腐敗分子越來越多呢?言外之意,就是對黨所領導的反腐敗斗爭信心不足,以為中國拿腐敗沒有辦法了。產生這種悲觀的論調,是因為沒有正確看待腐敗問題。實際上,只要有人,有錢、財、物交易地方就有腐敗的存在,所以說,反腐敗斗爭是全球性的,不是中國特有的,具有長期性。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增強反腐敗必定勝利的信心,這種信心要建立在對黨反腐敗理論與實踐的理性認識基礎上。從理論上講,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反腐敗的必須性、堅定性和徹底性。從實踐上看,黨歷來對黨內和人民政權內的腐敗現象毫不妥協,就如何從源頭上杜絕腐敗,如何加強對權力的監督等問題,一直在孜孜以求。*年出臺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將成為中國反腐制度化建設的新起點。黨把不斷堅持維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作為已任,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嚴厲懲治各種違紀違法行為。近年來,不斷查處的大案要案,不斷揪出的腐敗高官,正是我黨反腐敗持續深入,斗爭力度不斷加大的結果。在我們黨內,腐敗分子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黨的領導干部還是忠誠于黨的事業,清清白白做人,勤政廉潔做官的,這是主流。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既要看到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又要增強遏制腐敗的信心和決心,堅信我們黨完全有能力把腐敗遏制在最低限度。

二、重視學習,提高修養

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必須要求每一名黨員干部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強化政德意識,提高品德修養,以德修生,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具體說,一是要有立德之魂。理論是道德之魂,政德之基。必須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尤其要學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理論構筑自己的精神支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和道德上的純潔高尚。二是強化群眾觀念。民為國之本,國以民而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處理和解決問題,是我們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感情行為所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在新時期,領導干部要實踐“三個代表”,必須牢固樹立宗旨意識,躬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凡事當先知民心,了解群眾想什么、盼什么、求什么,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處理問題的具體方法上,決不能偏離人民群眾的立場搞“標新立異”、“政績工程”,決不能拋開人民群眾的立場去隨波逐流,決不能背棄人民群眾的立場去見利忘義。三是要注重樹立威信。廉潔與領導干部的威信密切相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群眾是水,領導干部就是舟。要想行舟順利,就必須取得人民的擁戴。而要贏得人民的擁戴,就必須要有感染和吸引人民群眾的威信和精神特質。“公生明,廉生威”。廉潔,可以使領導干部在民眾中產生很高的威信。因此,領導干部要自覺加強廉政建設,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克已奉公,不茍取,不徇私,慎終如始,永葆共產黨員、人民公仆的本色,努力塑造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三、忠于職守,勤奮敬業

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體現在具體工作中,就是要求每一名領導干部都能忠于職守,勤奮敬業,在其位謀其政,有其責盡其能,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為人民群眾干實事。關鍵做到三方面:

一是查實情不浮華。干部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是走向變質的開端。任何一名黨的干部都不能有絲毫的松懈。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更要有一種不怕苦的精神,跳出事務圈子,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扎下根子,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問題的癥結和難點,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二是辦實事不浮躁。現實生活中,凡是困擾著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工作、安全的事都是領導干部應著手解決的實事。要認真辦好事關群眾利益的好事、實事,就要勤奮工作,勤于治政,當“勤官”不當“懶官”,用勤奮扎實的工作作風,把人民群眾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一名領導干部,只有把心思用在為人民服務上,真抓實干辦好事、實事,其他私心雜念才會無所藏匿。

三是求實效不浮夸。浮夸是勤政廉政的大忌,工作業績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因此,任何領導干部都要大力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以與時俱進的精神,敢冒風險的魄力,抓住一件件事關人民群眾的實事,干一件成一件,不斷創造新業績,并通過辦實事求實效形成凝聚力,帶動一大片,團結一大片。不僅要切實帶動當地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還要以實際行動促進當地的黨風廉政建設,實現“為官一任,正風一方”。

四、為政清廉,接受監管

為政清廉,嚴于律已既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所在,又是黨和人民對領導干部最起碼的要求,也是領導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道德準則。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做到如下幾方面:

(一)必須牢固樹立民主意識,養成民主習慣,切實尊重和保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民主監督權利,大力倡導批評和自我批評,自覺按照黨章、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辦事,在黨內努力形成積極倡導監督、大膽實施監督、支持保障監督的濃厚氛圍。

(二)必須圍繞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個根本問題,努力錘煉廉潔奉公、剛直正派的品格,正確處理好三種關系:一是權力與責任的關系。“權”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官”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必須自覺把權力看成是責任、是奉獻、是重托,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自覺過好權力關、名利關、金錢關、美色關、人情關。二是正人與正己的關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領導干部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正、站得穩,對下才有號召力;只有自己首先樹立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要求別人令行禁止才有約束力;只有自己首先做到為政清廉,要求下級廉潔奉公才有說服務力;只有自己首先做到求真務實,要求別人真抓實干才有推動力。三是自律與他律的關系,始終堅持把“四自”作為人品修養的關鍵,自重要慎微,自警要慎權,自省要慎思,自勵要慎行。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把握住自己,不為金錢所惑、物欲所動、利益所驅、人情所擾。

(三)必須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領導干部在加強自律的同時,要自覺把權力運行置于方方面面的、行之有效的監督之下,增強領導工作的公開化和透明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和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