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老行動為載體推進養老服務示范活動全面發展
時間:2022-07-24 07:42:00
導語:以敬老行動為載體推進養老服務示范活動全面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民政部青島會議精神,切實將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活動抓出實效,我們結合遼寧實際,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敬老行動”三年計劃,以此為載體,使“示范活動”內容更加充實、效果更加明顯。
一、認清形勢,理清發展思路
遼寧省于1996年先于國家4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現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583萬人,且具有老齡人口數量大、增長速度快、城市離退休職工多、中低收入老人多、高齡老人數量多、城鄉差異大等特點,發展養老事業僅靠政府財力是不現實的。如何確定一個適應遼寧特點的養老社會化思路,是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為此,今年6月,我們會同省城調隊,就我省老年人口規模及發展趨勢、老年人養老狀況、老年人養老需求等進行了實地入戶調查,形成了《關于全省養老事業的調查報告》,形成了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產業化,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骨干的覆蓋所有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思路。
我們的調研結論,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省委書記、省長張文岳、副書記王萬賓、副省長閆豐分別做出重要批示。民政部李立國副部長對此也高度重視,親筆寫信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征求14個市、16個省直部門的意見,我們報請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遼寧省開展“敬老行動”的安排意見》,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在全省集中開展以敬老、養老、助老為主要內容的“敬老行動”,使我省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活動有了載體,有了規劃。
二、創新形式,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優先發展居家養老。結合遼寧下崗職工多,低收入困難老人多的實際,我們做出了優先發展居家養老的戰略選擇,推廣大連市首創的“居家養老院”的做法,組織下崗女工實行培訓、著裝、服務三統一,持證上崗。對散居社會的“三無”老人、低保戶中不能自理的老人實行無償服務,費用由政府全額承擔;對生活困難、不能自理的老勞模、老優撫對象實行低償服務,政府差額補貼;對有支付能力的社會公眾老人,提供優質價廉的服務,使老人不出家門就得到照料服務,深受廣大老年人的歡迎。目前全省居家養老工作已全面啟動,服務老人達到1.6萬戶,安排下崗職工1萬余人。
二是建立以社區為平臺的養老服務網絡。發揮“一站四室”和“星光老年之家”等基礎設施的作用,設置了日間照料室、托老所、老年活動室、醫療康復室,開設愛心救助對講電話,志愿者一幫一結對子,“老年飯桌”、老年聯絡卡等方便老人的措施,到目前全省已形成由社區服務員隊伍、志愿者和日間照料室、托老所、街道老年公寓、區老年休養中心等構成的養老服務網絡,老年人覆蓋面達到90%以上。
三是引導民間組織介入養老服務領域。改變過去政府包辦社會福利的做法,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和社會團體參與養老服務,涌現了大連銀發養老服務超市、社康集團“暖巢管家服務站”、一燈集團社會養老服務110信息中心等20多個養老中介組織,還創辦了遼寧“北方老年網”,把養老需求與供給緊密結合起來,為養老服務搭建了社會平臺。
四是積極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出臺了《民辦社會福利機構審批機及管理的通知》,對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及時審批,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對89家接收“三無”、低保、低收入困難老人的民辦養老機構給予補貼,使1609位困難老人入住民辦機構養老。今年新登記注冊民辦養老機構38家,床位增長3000多張,新增投資1億多元。
五是發揮國辦養老機構示范和輻射作用。加大了國辦養老機構的改造力度,今年新建、改擴建14家,新增床位800張。在經營管理上,實行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積極探索國有民營、股份制等經營形式。在政策上允許增加旅游養老項目,對入院老人實行區域、身份、入住期限“三不限”,發揮了輻射和示范作用。目前國辦院已成為設施一流,服務規范,集養老、娛樂、療養為一體的休閑場所。針對稅費改革后農村五保供養責任主體發生變化的實際,形成以區域性中心敬老院為骨干、以鄉鎮敬老院為補充,以供養“三無”老人為重點并逐步滿足自費入院養老需求的農村養老新格局。目前全省農村敬老院已達到1015所,床位4.9萬張。
三、強化措施,合力抓好落實
一是加強領導。敬老、養老工作是涉及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領導重視是關鍵。經過積極爭取,我省上下已經形成黨委、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省委書記在我廳的調查報告上批示:“養老事業應予重視,并及早籌劃,有關成果要寫入我省十一五社會保障規劃之中”。省委副書記王萬賓在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歡度重陽節,關愛老前輩”大會上,對“敬老行動三年規劃”作了專題部署。14個市都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意見,并將養老福利事業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
二是完善政策。我們先后制定了《遼寧省開展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活動方案》和爭創標準,與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居家養老工作的通知》,規范了居家養老的工作程序、組織機構、資金來源等問題,各地都制定了居家養老、民辦公助政策,認真協調、落實福利機構在建設用地、減免稅、煤氣、水電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為養老事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是多方籌金。今年,我們協調省財政廳用于敬老行動3000萬元,并以此為基數逐年增加,建立長效的財政投入機制;制定了福彩公益金三年滾動計劃,使用方向要以老年人福利為主要投向;在省發改委立項,爭取“十一五”期間新建、改擴建國辦福利機構50個,擬爭取省級引導資金3.3億元,以吸引、拉動社會資金5億元投向養老服務業。大連市政府還組成“社會福利事業招商分團”,到日本推出4大類20余個招商項目,目前已簽訂了6項合作合作協議書。
四是典型示范。根據青島會議精神,我們在上報國家級試點單位外,還選擇了工作基礎比較好、經濟較為發達的沈陽市沈河區等20個區市、沈陽市養老院等6個福利機構為省級試點單位。同時把示范活動延伸到社區,使街道、社區的試點面達到30%以上。通過培育一批養老工作先進典型,發揮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全省養老事業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