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雙重管理長效機制
時間:2022-09-18 04:22:00
導語:黨員雙重管理長效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縣針對外出黨員隊伍的特殊性,不斷總結管理經驗,優化管理方法,在流動黨員組織設置、學習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流動黨員雙重管理的長效機制。
1、創新流動黨員組織設置模式
圍繞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到哪里,建立了三種流動黨員組織設置模式。一是區域性設置,對入城務工經商有3名以上流動黨員的區域,原則上以鄉鎮黨委為主組建黨組織,實行打破鄉鎮界限,以市場或以黨員集聚區的所處地段,在城鎮居委會建立黨組織,對流動黨員實行雙重化管理。二是依托性設置。對外出流動黨員比較多,且相對比較集中的務工所地在,在設立勞務工作站的基礎上,相應組建黨組織,做到把支部建在務工點上,對外出流動黨員實行雙重化管理。目前,全縣分別在浙江的義烏市、慈溪市和廣東的東莞市掛牌成立了流動黨支部,使流動黨員做到“流動不流失,離家不離黨,外出不誤學”。三是定向性設置。對分散在全國各地又暫不具備條件成立黨組織的流動黨員,則以各村支部確定專門聯系人,加強對本村零星外出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并建立了定期聯系通報制度,加強溝通、齊抓共管。
2、規范流動黨員學習教育機制
一是“行前教育”。在黨員外出前,利用辦理暫住證、就業證、計生證、黨員活動證、接轉組織關系等,對其進行黨風黨紀、遵紀守法等教育。二是“巡回教育”。縣、鄉黨委建立了“流動黨校”,抽調理論骨干人員作為黨課輔導員,奔赴外出務工相對集中的流入城市,采取巡回授課,提高外出流動黨員的黨性黨紀觀念。三是“郵寄教育”。各鄉鎮黨委、各村黨支部把黨課教材、黨報黨刊以及黨員電教片等學習資料寄發給外出黨員,組織黨員自我教育。四是“補課教育”。利用流動黨員在重大節日回家之際,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教材,對流動黨員進行輔導培訓,開展一年一度的民主評議活動。五是“委托教育”。縣里加強橫向聯系,對流動黨員人數較多的地區,委托當地黨組織進行定期教育。
3、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機制
一是辦理一證,即《流動黨員活動證》。在摸底詳查的基礎上,基層黨組織為753名縣外流動黨員補辦了《流動黨員活動證》,使流動黨員憑借“身份證”參與流入地黨組織的先進性教育活動。
二是登記一冊,即《流動黨員管理手冊》。實行流入地和流出地雙向共同管理,防止流動黨員脫離組織。同時,采取《流動黨員管理手冊》年檢制度,實行年底查驗一次《手冊》記錄情況,作為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獎懲的依據。
三是建立一庫,即流動黨員信息庫。在縣委組織部成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采取黨員流動情況半年報制,及時維護信息庫;鄉鎮依據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采取季報制,及時維護信息庫;村級建立“流動黨員花名冊”,從源頭上準確掌握外出黨員的流向。從而構建了縣、鄉、村“三位一體”的流動黨員信息網,對流動黨員實行動態管理,有效地解決了單個外出黨員平時表現情況難知曉、學習教育難落實等具體問題,實現了外出流動黨員與家鄉黨員學習教育、組織生活和組織管理之同步。
4、發揮流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在縣域經商個體戶中開展黨員掛牌“聯攤包片”活動。“聯攤”即每個黨員聯系5至10戶攤位,實行幫思想、幫技術、幫經營指導、幫解決疑難問題、幫傳遞信息;“包片”即黨員對周圍攤點,包管理、包衛生、包安全、包按時交納稅費等。形成“一名黨員帶出一批文明經營者”、“一批黨員帶出一個文明市場”。二是開展“建言獻策”懇談活動。各鄉鎮黨委在春節期間,專門組織召開一次流動黨員座談會,請他們談外地好經驗、好技術、好信息,談發展本地經濟的意見和建議,為家鄉的加快發展獻計獻策。三是開展“雙帶”活動。要求每個流動黨員不僅自身要帶頭致富,更要帶領家鄉困難黨員共同致富。四是做好流動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縣里對外出人員中發展黨員作出了相關規定,將改進培養教育方式、完善發展黨員的程序納入了各鄉鎮組織工作的年度考核。
- 上一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匯報
- 下一篇:村級組織五大機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