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開展黨建交流發言
時間:2022-06-15 05:07:00
導語:街道開展黨建交流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要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安排,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不時開創鄉村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為推動鄉村科學發展、促進鄉村社會和諧作出新貢獻!
一、深刻認識鄉村化快速推進給鄉村黨建工作帶來的新挑戰。
要求適應我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在鄉村發展基礎,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深刻分析了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對基層黨建工作帶來的新挑戰。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四中全會《決定》要把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貫穿街道社區黨組織活動始終,發揮黨組織在建設文明和諧社區中的領導核心作用。要深刻認識鄉村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增強做好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
國鄉村化快速發展帶來的矛盾和問題不時增多,第一。街道社區黨組織促進鄉村改革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日益繁重。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快速度的鄉村化。年底,全國城鎮化率已達45.68%城鎮人口達6.07億,有建制城市655座。根據國際經驗,鄉村化水平在30%至60%之間是加速發展階段。最近幾年,全國每年約有1500萬人進城工作和生活。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完成的鄉村化任務,要在幾十年內完成。鄉村規模急劇擴大,鄉村人口急劇增加,肯定帶來鄉村資源分配緊張,鄉村管理規范滯后,各種利益抵觸增多,社會矛盾易發多發。近年來發生的貴州甕安事件、甘肅隴南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屢屢給我敲響警鐘。這些群體性事件大多發端于基層,表露了鄉村基層基礎工作的單薄。只有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擴大覆蓋、健全組織、明確職責、強化功能,才干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關鍵時刻發揮組織的力量,維護鄉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鄉村管理體制改革不時深化、管理重心逐步下移,第二。街道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加強管理的任務日益繁重。街道社區是鄉村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最基本單元。隨著鄉村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就業、社會保證、社會救助等服務逐步向社區延伸,以社區為主的新型鄉村基層管理體制正在形成。目前全國7.88萬個社區普遍建立了黨組織和居民委員會,工、青、婦組織的組建率分別達到57%69%和78%22%社區建立了業主委員會。街道社區黨組織如何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協助配合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把社區各類組織建設好、組織好,把居民群眾關心好、服務好,把各項管理任務落實好、完成好,直接影響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和鄉村管理水平。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迅速發展,第三。大量“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任務日益繁重。改革開放以來,鄉村基層黨建工作格局和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年底,全國共有非公有制企業238.5萬戶,個體工商戶1854萬戶;全國登記注冊的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每年以1015%速度增長,目前已達41.37萬個。全國近1.5億流動人員中,有黨員300多萬名。這些組織和黨員絕大多數分布在鄉村,拓寬了基層黨建工作領域,帶來了一系列新課題。街道社區黨組織在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等方面承擔著重大責任,只有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優勢和作用,才干更好地解決鄉村基層黨建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鞏固黨在鄉村基層的執政基礎。
中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組部召開了全國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各級黨組織把中央精神和外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黨中央對鄉村基層黨建工作高度重視。年。扎實推進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取得了明顯效果。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基礎建設單薄。許多社區黨組織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日常運轉困難,開展活動沒有場所,為民辦事缺乏實力。二是活動方式單一。一些街道社區黨組織習慣于傳統的工作方法,組織活動考慮黨員實際需求不夠,對黨員和群眾缺乏吸引力、影響力。三是協調共建機制不健全。不少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缺乏經常溝通和緊密聯系,主導作用發揮不充分,駐區單位參與不積極。四是一些地方社區黨建工作不扎實,外表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戰斗力不強,完成硬任務、應對政治考驗不行。這些問題疑惑決,就會嚴重影響黨在鄉村的執政基礎,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二、抓住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機遇。
街道、社區是重要參與單位。中央要求,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正在深入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要緊緊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總要求,努力實現“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突出問題、加強基層組織、推動科學發展”目標。要抓住這個機遇,把學習實踐活動和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抓好學習實踐活動促進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以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保證學習實踐活動取得效果。
認真落實四中全會精神,第一。把加強黨組織建設作為街道社區學習實踐活動的重點。黨的基層組織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堅強堡壘。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必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生機和活力。各地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要安排專門力量進行調查摸底,掌握街道社區及轄區內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的基本情況。要在廣泛聽取黨員、干部、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找準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中存在突出問題,明確加強黨組織建設的思路和措施。要把加強黨組織建設貫穿街道社區學習實踐活動始終,體現在學習調研、分析檢查和整改落實的各個階段,使黨組織得到明顯加強成為學習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成果。
突出街道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重點,第二。把街道黨(工)委建設成為黨在鄉村基層執政的堅強領導核心。街道黨(工)委是黨在鄉村最基層的領導機關,街道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市、區(縣)委要加強對街道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學習實踐活動的領導和指導。街道黨組織既要抓好社區黨組織的學習實踐活動,又要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學習實踐活動。要以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為目標,通過學習討論、征求意見、分析檢查,形成科學發展共識,理清科學發展思路,明確班子建設重點。要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街道科學發展與和諧建設的突出問題,提高鄉村管理、公共服務、平安創建和黨建工作水平。要著力解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改進工作作風。要完善黨(工)委議事決策和工作運行機制,完善街道機關工作制度、鄉村管理和社區建設制度,提高街道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切實抓好社區黨組織建設,第三。擴大組織和工作覆蓋面。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要適應鄉村發展和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健全和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尤其要加強流動人口聚居地、城鄉結合部、新建小區的黨組織建設。要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調整空虛領導班子,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要采取單獨組建、企業合建、行業統建、區域聯建、樓宇共建等方式,加強社區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服務和管理,擴大鄉村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要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創先爭優活動和市(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創活動,懲辦和鼓勵黨組織和黨員中的先進典型,宣傳他先進事跡,根據社區黨員居住、從業、年齡、興趣特長等情況,推廣黨員許諾和黨員志愿服務,調動黨員參與黨組織活動的積極性。要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議事決策、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社區民主管理、聯系服務群眾等規章制度,形成有效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長效機制。
三、主動適應鄉村化和鄉村現代化加快發展的新形勢。
使黨組織成為建設文明和諧社區的領導核心,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關鍵要落實四中全會《決定》要求,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上下功夫。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要緊密結合鄉村社區建設實際,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和管理功能,推動創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社區。
強化服務功能,第一。努力把事關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服務群眾是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重點職能。要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利益。一要拓展服務內容。著眼于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做好便民利民、扶危幫困、社會保證等工作的同時,突出做好協助群眾就業守業、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素質等工作。二要整合服務資源。加強與轄區各類組織和單位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社區組織和駐區單位相結合、無償服務和低償服務相結合、社會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體系,實現社區服務全覆蓋。三要創新服務方式。依托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工作站、各類服務網點實行“一站式”服務,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著力打造服務品牌,不時提高服務居民群眾的質量。
強化凝聚功能,第二。把廣大居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聯系鄉村群眾、凝聚社區群眾的紐帶。一要進一步轉變作風。建立健全街道社區干部定期走訪、黨代表定點接訪、黨員分片包戶聯系群眾制度,解群眾意愿、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見,讓廣大居民感到黨就在身邊。二要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揚民主,完善社區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社區事務決策聽證、監督評議等制度,推進黨務公開、居務公開,拓寬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渠道,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的事大家辦”三要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引導。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居民中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培育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形成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強化管理功能,第三。努力提高鄉村基層社會建設和管理水平。街道社區黨組織要加強對社區各類組織的領導、組織和協調,把上級交辦的社會建設和管理任務落到實處。一要健全黨領導的社區居民自治機制。借鑒“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等經驗,探索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的社區“兩委”議事協調機制,保證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保證社區居民自治權利得到充分尊重。二要理順社區黨組織與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協商議事機制,黨組織領導下共同做好社區管理工作。三要加強黨組織對社區群眾組織、社會組織的領導,支持他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開展工作,形成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合力。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給街道社區提要求、交任務的同時,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把資源和財力向下傾斜,把辦實事、做好事的手段交給街道社區。
強化維穩功能,第四。筑牢維護鄉村基層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鄉村和諧穩定的重心在社區,維護穩定是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硬任務。一要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建立定期排查和經常走訪制度,及時掌握轄區情況,對影響穩定的隱患早發現、早排除,對暴露出的矛盾和問題早化解、早處理,使街道社區黨組織成為保平安、促和諧的戰斗堡壘。二要建立社區治安聯防機制。加強與政法、公安等部門的聯系,采取分片包保、設崗定責等辦法,組織和動員群眾開展社區治安群防群治,健全街道社區維穩工作網絡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三要深入推進平安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加強社區法制宣傳和安全教育,引導居民理性表達訴求,自覺依法辦事,妥善處置利益糾紛,促進鄉村基層和諧穩定。
四、以“三有一化”為重點。
要針對當前不少地方存在缺優秀人才、缺工作經費、缺活動場所和協調共建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加強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下力氣抓好“三有一化”夯實工作基礎。要把推進“三有一化”作為街道社區學習實踐活動解決突出問題、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中組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做好“三有一化”工作的意見。
加強以黨組織書記為重點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第一。做到有人管事。要拓寬選人視野,改進選拔方式,依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要采用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等辦法,選聘專業化、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各省區市要有組織地選聘高校畢業生到社區任職,從中培養鄉村黨政干部的后備力量。要把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納入干部培訓和社會工作人才培訓規劃,重點加強黨的建設、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諧創立、群眾工作和維護穩定等方面的培訓。要建立激勵保證機制,合理確定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其他社區工作者的報酬,解決好社區干部養老、醫療等社會保證問題。要加大從優秀社區干部中考錄公務員的力度,激勵他扎根社區、干事守業、服務群眾。
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經費保證機制,第二。做到有錢辦事。要拓寬籌資渠道,逐步形成以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支持為補充的經費保證體系,保證社區黨務干部報酬和黨組織辦公、活動設備購買經費等必要支出,保證社區黨組織有一定的財力和資源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各?。ㄊ小^)要根據外地實際合理確定社區黨組織經費保證最低規范,制定經費管理、使用和監督辦法。
加強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建設,第三。做到有場所議事。要依照中組部、民政部等十部委年下發文件的要求,解決社區組織的辦公用房和活動場所。要把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建設,納入鄉村新建、改建住宅小區和鄉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規劃。要加強對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的管理,提高綜合利用效益,真正建成集黨員活動、便民服務、文化宣傳、信息傳達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黨員之家、群眾之家、社區服務之家。
依照條塊結合、優勢互補原則整合黨建資源,第四。著力構建鄉村基層區域化黨建格局。要以街道黨組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完善鄉村基層黨建工作聯建共建協調機制。街道社區黨組織要發揮主導作用,主動與駐區單位黨組織聯系溝通,探索實施“大工委制”或“兼職委員制”把轄區內有一定影響的駐區單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選聘或委任為街道社區黨組織委員會的成員,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開展區域內各項黨建工作。駐區單位黨組織要積極參與和支持街道社區黨建工作,通過結對共建、聯建、幫建,從政策、人才、技術、物資、資金、信息、教育、陣地等方面支持街道社區黨組織。要探索建立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機制,突破黨員隸屬單位、行業和黨組織的局限,充分利用街道社區陣地和資源,為各類黨員發揮作用發明條件。要建立黨員向居住地社區報到制度、黨員志愿服務制度、黨員社區表示評價制度,逐步形成“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黨員管理新機制。要加強街道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建設,搭建區域化黨建工作平臺,為黨員提供政策咨詢、接轉組織關系、參與黨組織活動等便利,為社區居民特別是困難群眾提供服務。
加強領導是關鍵。各級黨委要把這項工作作為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搞好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市、區(縣)黨委要擔負起直接領導責任,做好街道社區黨建工作。黨委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班子成員要落實“一崗雙責”和工作聯系點制度。要研究制定推進“三有一化”具體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和階段性要求。黨委組織部門要切實擔負起領導和指導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職責,充分發揮牽頭部門的作用。民政部門是各級政府抓社區工作的重要職能部門,要把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和作用發揮情況作為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司法等部門,要加大對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支持力度,指導有關工作,協助解決實際問題。
- 上一篇:外來企業車輛行車費優惠辦法
- 下一篇:污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行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