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以創新實干推動發展
時間:2022-07-03 09:08:00
導語:加強以創新實干推動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放思想的核心是敢想,勇于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沖破習慣思維束縛,努力使主觀認知與客觀實際吻合,思想觀念與潮流大勢接軌。
針對實際,謀求突破發展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報告和縣委全委會議精神,自覺找準在構建和諧大格局中的坐標和方向,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有機結合,不斷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教育干部群眾勇于創新,克難奮進,搶抓機遇,真抓實干。
一、示范引導興產業。圍繞全縣農村產業格局,堅定不移地抓好烤煙、蠶桑、勞務、畜牧、林果等綠色產業,切實促農增收。充分利用煙水、煙爐、煙路配套設施建設扶持,抓住煙價上調的市場機遇,穩定種植烤煙2000畝以上。在提高科技含量、抓好引導服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培植大村大組大戶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提高抗災能力和單產效益上做文章,確保實現產值170萬元,力爭突破200萬元大關,真正將烤煙培植壯大成為群眾自覺接受的當家產業。蠶桑產業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管好現有桑園,發掘潛力,應養盡養,依托蠶桑合作社,加強技術培訓指導,大力新建標準化蠶室,推廣省力化蠶臺、方格簇等新型蠶具,試點推行小蠶共育和大棚養蠶技術,迅速提高單產,提升效益。另一方面,大力灌輸“好地栽桑”的發展理念,每年新建密植桑園600畝以上,加快老劣桑園改造,大力培植養蠶大村、大組、大戶,培養一大批養蠶能手和致富典型,帶動蠶桑形成氣侯,三年實現人均喂養半張蠶,全鄉養蠶5000張的目標。著力抓好勞務經濟這一“朝陽產業”,重點是加強技能培訓、有組織輸出和維權服務,強化工作措施,確保所有未能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參加職業教育培訓后就業,依托扶貧培訓和“陽光工程”,加強建筑、餐飲、家政、機械加工等勞務培訓,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學習一技之長,逐步培育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的“三有”新型農民。畜牧產業要堅持圍繞市場需求,立足資源實際,培植大戶,典型引路,形成示范效應,發展中堅持高度重視疫病防治和信息服務等關鍵環節,夯實發展基礎,逐步使畜牧養殖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林果產業上,要結合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繼續探索國家要“被子”,農民要“票子”的實現途徑,加強木瓜園管護并快速擴大規模,依靠管理和科技提高產量,贏得效益。
二、搶抓機遇搞建設。積極爭取關乎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高度負責地抓好項目實施,靠行動樹立形象,憑工作贏得支持。一是加快公路硬化,嚴把質量,加快進度,高標準完成、7.5公里公路硬化,進一步完善公路管護辦法,加強維護管理,并積極爭取到組公路硬化項目,徹底打破交通制約瓶頸。二是加快集鎮開發,按照規劃、設計、進度“三統一”的要求,依托生態移民項目,力爭八月底前完成生態新區一期工程房屋主體,十月底前遷入15戶80人左右,同步進行水、電、路、環衛、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建起休閑健身廣場、文化站、幼兒園、賓館、超市、天然浴場及農家樂等,使生態新區成為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眾人向往的最佳居所,堅定信心將集鎮打造成為遠離城市的“世外桃源”,待高速公路建成后,依托雙塔寺、仙姑寨、古長城遺址、古墓葬群、原始森林、自然山水和新鮮空氣,發展休閑“一日游”,帶動服務業發展,使成為城市人群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三要積極加快農村社區化進程,超前做好村莊規劃,重點實施生態移民、扶貧搬遷和危房戶集中安置,實行項目資金捆綁,引導群眾梯次搬遷,集中居住,力爭三年達到集鎮3000人,重點村莊4000人,中低山3000人的目標,改善人居環境,為實現農村社區化奠定基礎。四是加快五保戶集中安置,新建區域中心敬老院,今年集中安置50人,集中供養達50%以上。五是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啟動覆蓋全鄉100平方公里的“漢江水源地保護”工程、“安全飲水”工程、集鎮水廠及配水管網建設工程,積極爭取新建通訊基站,使手機覆蓋面達80%以上,全面實施低壓整網,解決群眾用電困難,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三、改善民生辦事業。首先,把人口與計劃生育作為頭等大事,“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全鄉上下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堅決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積極探索建立有利于人口與計生工作開展的利益導向機制,在形成高壓態勢的同時,形成全社會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的自覺意識。二要緊抓國家教育衛生事業投入快速增長的大好機遇,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加快危房校舍改造,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水平。加快鄉衛生院、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重視做好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依靠群眾加強對村衛生室監督管理,對服務質量差、群眾滿意率低的衛生室予以關停。繼續擴大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防止因病致貧或返貧。三要關愛弱勢群體,重點做好低保擴面、扶貧幫困、救災救濟等工作,努力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四、夯實責任促和諧。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穩定。堅持執政為民,依法行政,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服務方式,認真落實上級各項惠民政策不打折扣,解決熱點問題要及時,解決難點問題不手軟,心系群眾多辦實事好事,多為群眾排憂解難,進一步落實防汛、信訪、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提高處置突發事件、解決復雜矛盾的能力,堅決把問題解決在鄉村,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全力創建“平安”、“和諧”,為突破發展營造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強化核心抓創建。緊密圍繞強化黨的核心領導,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一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以事業和大局為重,加強團結合作,不斷增強黨委科學決策,民主議事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二要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報告和縣委全委會精神為主線,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從領導班子做起,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全方位、深層次地推進思想解放,激發起不甘落后知恥后勇的信心和搶抓機遇奮起直追的動力。扎實開展以“精讀一本十七大報告輔導讀物、精寫一篇學習體會文章、精講一堂理論輔導課、精學一門政策法規、精通一項產業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活動,利用階段性工作整休之機開展學習交流,并適時組織測試,列入干部考核內容和評價使用依據之一,努力培養學習思考型干部,創建學習創新型政府。三要嚴格考核監督,圍繞年度目標實行量化考核,實施重獎重懲,加強對重點工作、階段工作、難點工作的督促檢查,強化工作落實機制,堅持分級管理,逐級負責,領導一抓到底,干部負責到底。繼續實行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堅持客觀、民主、公正、公開,充分調動黨員、村民代表和廣大群眾參與村務、民主監督評價村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將評議結果作為評優樹模、干部使用和班子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充分利用上級從村干部中公開招考公務員這一好政策,不失時機地加強村干部教育,大膽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不斷激發村級班子活力。四要深入開展“三級聯創”,不斷深化“旗幟工程”,全面推行黨員先進性評價體系,組織實施“雙培雙帶”。精心組織建設村村民綜合服務中心,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有效開展服務工作,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爭創縣委命名表彰的“五個好先進黨委”,為突破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 上一篇:農村經濟十二五發展工作若干提議
- 下一篇:農經中心工作若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