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局開幕式上的致辭
時間:2022-01-13 03:31:00
導語:環保局局開幕式上的致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在“六五”世界環境日前夕,舉辦中國跨越式發展國際環境論壇很有意義。首先,我代表國家環保總局向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和中外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改革開放*多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不到半個世紀里能讓十幾億人擺脫貧苦基本過上小康生活,為世界發展作出了貢獻。
盡管如此,中國仍沒有擺脫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技術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生態環境脆弱的基本國情。現階段經濟快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仍然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確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加大環境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強化環境宣傳,不斷地探索既發展經濟、又保護環境的道路。
經過25年的努力,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增長9.4%的速度。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473億美元,提高到去年的1.4萬億美元,增長了8.4倍(扣除價格因素)。在此期間,特別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的措施,環境投入也隨著經濟增長同步增加。19*—*年,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總投入是1950—1997年的1.7倍,達到了同期GDP的1.29%。*03年,僅污染防治投入就達到了1.39%。經過努力,自“九五”以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快速上升的勢頭基本得到抑制,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初步控制,部分地區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但是,由于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總量的擴張必然給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去年,隨著能源和一些原材料的迅速增加,二氧化硫、煙塵、粉塵的排放量在連續7年穩中有降的情況下,比*年有所增加。這說明不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的環境保護是不徹底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計劃到**年,國內生產總值要比*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為實現此目標,中國政府提出了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經濟、社會、環境均衡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同樣道理,要實現國民經濟翻兩番的目標,如果繼續延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我國資源將難以為繼,環境也不堪重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更不可能實現。因此,我們必須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走最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達國家已經走過了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國在今后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絕對不能重復過去的老路,必須創新觀念,通過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
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的各個領域都在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環保系統已經從國家、省、市、縣、鄉鎮、社區、開發區、企業、學校等不同范圍和層次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等探索性活動。以創建生態省、生態市、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生態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環境優美鄉鎮、綠色社區、環境友好企業、綠色學校為載體,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循環型社會為主要內容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已在全國一些地區、一些行業逐步開展。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在一些地方已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已經有一些地區和單位出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環境得到保護,協調發展的局面。歡迎朋友們到這些地區考察訪問。今天,國內外著名學者會聚北京,共同分享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有益成果。同時,來自北大、清華等院校的青年學子也將在論壇上展示他們富有遠見的研究成果。思想的交流和觀念的碰撞必將產生智慧的火花,長者的經驗與青年的活力,必將帶來思想和觀念的創新,這將有助于我們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有助于喚起全社會關心、保護環境的熱情和責任,有助于中國循環經濟的推進和跨越式發展。
祝中國跨越式發展國際環境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