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主席在工業經濟發展會的講話
時間:2022-09-02 03:53:00
導語:縣政協主席在工業經濟發展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有幸和書記一起到江浙一帶參觀學習。我們的工作和江浙一帶的工作相比,差距盡管有千條萬條,但是我覺得有三條差距是最重要的,一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二是服務環境上的差距,三是發展工業企業的氛圍的差距。我覺得我們縣里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該堅持六個辯證看待。
一、辯證看待發展
科學發展觀要求全面發展,但“全面”不是齊頭并進,必須堅持經濟發展不動搖;科學發展觀要求協調發展,但協調不是同時同步,必須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務,偏離經濟發展談論科學發展觀,只能是一句空話。發展的實踐證明,經濟發展永遠是科學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永遠是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保證,經濟發展永遠是部門發展的前提。當前,科學發展觀在最重要的體現是工業經濟的發展。
二、辯證看待政治
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本來是有機的統一,決不能人為分離。加快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經濟的發展是當前面臨的最大政治,領導干部應當義不容辭。干部需要理論,但決不是空對空的學習和理論;干部需要實踐,但決不是低上談兵和閉門造車的實踐;干部更需要理論指導下的實踐,以解決工業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工作離不開一定的形式,但形式過多、過濫、過于繁瑣、過于庸俗,會干擾經濟工作,進而阻礙經濟發展。縱觀我們的工作中,形式上的轟轟烈烈,形式上的照抄照搬,形式上的上傳下達,形式上的原原本本,只能禁錮干部的思想,使工作喪失生機與活力。我認為,全縣領導干部應當高度統一思想:一是研究經濟發展重于研究形式上的政治,二是研究重點工作重于研究日常工作,三是研究發展環境重于研究解決一般性的具體問題,四是研究財政收入重于研究財政支出。在實際工作的指導思想上,多一些經濟發展的實際動作,少一些所謂政治上的自選動作,多一些實實在在的服務,少一些部門利益的自選動作,多一些經濟發展的標新立異,少一些自我滿足的安分守己。
三、辯證看待重點
一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重點工作與日常工作的關系。日常工作年而復始,不應當強求每個部門的每項工作都去考核,都爭先進。
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重點工作與事務性工作的關系。不能老是處于事務纏身,作繭自縛的被動局面。事務纏身的結果,必定是長時期的靜不下心思考問題,心煩意亂抓不住重點,走不出去研究發展。
三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重點與一般的關系。有區別才有重點,有比較才有關鍵。每個部門都是黨和政府工作的一部分,設置部門固然有它的必要性,部門工作固然也有它的重要性。但決不能片面強調只有自己部門的工作和自己分管的工作是最重要的。把自己部門的工作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是不科學的,也是缺少大局意識的表現。要善于區分重點與非重點,關鍵與非關鍵。堅持全縣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就是重點和關鍵這個客觀標準。對某些工作的安排,有的應當適當讓道,有的應該處理服從地位,有的應該暫不進入議事日程。對某些問題的認識,有時不需要看得那么重,有的不能過分認真,有些需要“淡化”處理。對重點和關鍵性的工作,對有利于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工作,應當精心研究,周密部署,落到實處,該認真的應當特別認真。實踐證明,各項工作都可以創造經驗,甚至可以是面面俱到和全面性的經驗,但當前最需要的是創造經濟發展的經驗。公務員之家:
四、辯證看待企業
產業發展的主角永遠是企業,企業是發展的基石。為企業創造寬松的生產經營環境,企業就多一些生存發展的空間;為企業多辦一件實事,就多一個發展機會;對企業多一點關心愛護,就多一筆財富。企業的生死存亡、發展壯大與的發展、財政的充盈和人民的利益唇亡齒寒,息息相關,決定著的未來。呵護企業,崇尚企業,抬舉企業,應當成為領導干部長期的戰略思想和行為準則。要客觀公正地評價私營經濟在發展經濟中的功過是非,不能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私營經濟不順眼,認為私營企業主文化程度低,偷稅漏稅,鉆政策空子,見利忘義,違法亂紀,一夜暴富,擾亂經濟秩序,交往復雜,生活作風放蕩,名聲不好等等。這些思想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要大力倡導崇尚企業,崇尚企業家,崇尚企業家精神的社會風氣,使全社會形成一種共識。一個企業會潮起潮落,一個企業家的生命總會終結,但企業家的精神卻會永遠造福人類,造福社會。要樹立“親企親商”的理念,敢于和“老總老板”交朋友、交諍友,堅決摒棄只要與“老總老板”打交道就有瓜田李下嫌疑的偏見。要正確評價納稅人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主要作用和所作的貢獻,沒有納稅人,沒有納稅人的經營活動,整個社會將停滯不前。納稅人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動力,納稅人才是真正的上帝、主人和衣食父母,全社會都要尊重納稅人,理所當然地為納稅人服務。現實中卻搞顛倒了,我們現在很多部門和干部最不尊重納稅人,納稅人到部門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所以,善待納稅人,善待“老總老板”,善待私營經濟、善待企業發展就是善待我們自己。這應當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和全社會最基本的思想基礎。
五、辯證看待政策
有部門有會有政策,但政策的本意并不是為部門服務,而是為全縣的發展服務。執行政策可以唯上、唯書、唯條款,這樣會輕松自如,不擔風險;也可以維護部門的權力和利益,推動部門一時的發展;還可以從的實際出發服從全局,促進經濟的發展。這是領導干部不容回避的三種選擇。要善研究政策,不能只研究政策的原則性和唯一性,更要研究政策的差異性和靈活性。執行政策,服務經濟,要順流而下,而不是逆流而上。要一路綠燈,而不是半路紅燈。要完整、準確、辯證地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策符合政策”的真正內涵。能夠提出符合政策的對策,是領導干部有本事的表現。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要堅決執行和維護縣委、縣政府的決定,即使與部門的權力和利益發生沖突或自己部門的上級一時不理解時,也應當如此。服從工作大局,推動全縣發展,應當是領導干部政治風范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
六、辯證看待管理
管理是部門的職責,但不是唯一的職責,管理只是一種手段,而不目的,管理不是管死,而是激發內在活力,管理不是限制經濟的發展,而是促進經濟的繁榮。在我們的工作中,管理的本質職能就是服務,但長期以來,一些扼有管理大權的公務員,思想觀念嚴重錯位,工作上給人的感覺是神圣神秘、至高無尚,心理上要人尊重、自我滿足,認為管理就是權威,順我者昌、逆我者枉。“部門是個樁樁,總得上門搖搖”。還有的認為管理就是居高臨下,我規定你執行;管理就是門坎,進門你要低頭;管理就是程序,總要一步一步走;管理就是捉摸不定,辦事太順當,誰還瞧得起我;管理就是收費罰款,先交錢后說話、辦事等等。企業和經營者到底需要什么,值得管理者認真思索和研究。比如,笑臉或感情,換位和體貼,效率和便捷,平等和溝通,幫助和服務,這些都是企業需要的。我認為,作為管理者,應當對人忠心耿耿,辦事全心全意,發展不遺余力,這才是企業和經營者擁戴的明智之舉,也是管理者應有的人品風范,更是全縣期盼的發展環境。
- 上一篇:市農機局半年工作小結范文
- 下一篇:廉潔從政工作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