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建筑政策整改講話
時間:2022-02-09 11:19:00
導語:副市長建筑政策整改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市政府在這里召開全市建筑業工作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一是回顧總結去年的建筑業發展工作,二是與大家一起商討*建筑業振興和發展大計,共同開創我市建筑業各項工作新局面。
在省、*市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建筑行業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市建筑行業在資質升級、工程創優、業務總量等方面都實現了較大的提升。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剛才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全市建筑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就全市建筑業發展工作“怎么樣”和“怎么辦”的問題講兩個方面意見。
一、所謂怎么樣,就是要正確認識我市建筑業發展現狀。
通過縱向和橫向比較,我們可以對我市建筑業發展現狀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1.從縱向看,發展很快。近年來,我市建筑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總量大,總產值從*億元增加到*億元,年均增幅達到了24%,已成為我市的一大支柱產業。二是貢獻大。去年全市51家建筑企業共上繳稅收*萬元,占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8.5%左右,建筑業從業人員達到*人,每年建筑勞務輸出達到2萬多人,較好地發揮了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的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2.從橫向比較,差距不小。我市建筑業發展水平與全省12個建筑之鄉和*市其他縣市比較,差距也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模小。從規模上排列,我市僅位于全省12個建筑之鄉的第10位。去年我市建筑業總產值、地稅收入、從業人員總數在全*的占比分別僅為2.8%、5%、5.5%,特別是建筑業總產值還不及上虞市、*縣的一家企業。二是資質相對較低。全*市現有特級資質企業17家,而我市至今沒有一家,一級資質、二級資質企業家數在全*的占比也僅為4.3%和8.9%。三是經營結構單一。我市建筑企業經營結構大多以土木建筑施工為主,在水務、消防、通訊等方面涉足不多,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企業只占企業總量的25%左右。
二、所謂怎么辦,就是要合力開創我市建筑業發展新局面。
當前,在全市上下深入市“兩會”精神,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全面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之際,作為我市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也要在更高的起點上,搶抓機遇,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下面,我就加快我市建筑業發展談幾點看法。
(一)振奮精神,增強信心。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在我市已有較好的發展基礎。首先,建筑業是一個大產業。它覆蓋面廣,社會性強,貢獻大,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徑,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推動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柱作用和強勢帶動作用。第二,我市建筑業已開拓了大市場。近年來,通過積極外拓市場,全市共有駐外分公司和辦事處20多個,施工點40余個,省外產值占到了總產值的80%以上,特別是在上海、西安等城市,*建筑企業已具有了相當大市場份額。第三,我市建筑業已打響了大品牌。近年來,通過積極開展工程創優活動,我市建筑企業共創建了“錢江杯”等20多項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和樣板工程,*“建筑之鄉”的集群品牌已在全國具有較大的知名度。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市建筑業的現有優勢,進一步提高發展建筑業的認識,共同促進建筑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凝聚力量,做大做強。
企業是推進建筑業發展的主體,推進建筑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各建筑企業凝聚力量,全面協作,做大做強,全面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從我市建筑企業的實際看,重點要做好以下在方面工作:
1.拓市場。
建筑業與其他企業不同,生產基地、服務對象和市場主要在外部,可以說,搶占市場是發展建筑業的第一方略。當前,建筑市場的競爭已趨于白熱化。我市建筑業必須及時分析市場信息,加強市場研究,及時調整戰略,研究制定出新的市場開拓戰略,努力尋找新的亮點和增長點。
一是要鞏固規模市場。把建筑業市場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攻占大的市場上來,放在成規模、成氣候的市場上來。一方面,要不斷鞏固和擴大現有的如上海、西安、北京、安徽、山東等傳統市場份額,提高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擴大戰果,乘勢向周邊地區規模比較大的二級城市延伸。
二是要搶占新興市場。順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戰略的深入實施,各建筑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要抽調精兵強將,到西部、東北等熱點市場去搶占灘頭陣地,由點到面擴張規模,逐步把專業隊伍、勞務隊伍帶過去,選準市場切入點,先涉足、后立足,努力形成新的發展亮點。
三是要開拓境外市場。我國加入WTO后,隨著非歧視原則的實施,關稅壁壘的減少,成員之間的信息資源互享,企業“準出”、“準入”制度的寬松,為我市建筑業開拓國外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有條件的建筑業企業,要注重加強與國內外大集團和國際知名承包商的聯系,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逐步增強我市建筑業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2.求突破。
按照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我市建筑企業應著力在以下三個方面求突破:
一是要在規模工程上求突破。規模工程是標志工程、形象工程。做好一個規模工程,就能拓展一方市場、樹起一方信譽。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市建筑業的整體優勢,加強資源整合和要素集約,形成企業集群,實現規模化經營,組團式作戰,共同爭取規模工程,增強競爭合力。
二是要在產業延伸上求突破。要突出主業,拓展相關產業,在鞏固土建的基礎上,主動適應國家投資重點向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新興產業轉移的趨勢,大力拓展水利電力、設備安裝、裝飾裝璜、道路設施、園林綠化、市政路橋、生態環保等產業領域。同時,要利用建筑業與房地產業之間的聯系,積極介入,參與競爭,開辟新的經營空間。
三是要在企業整合上求突破。建筑產業同其他產業一樣,也要扶持大企業。要通過對分散的、小規模的、低資質和無等級的建筑企業進行整合,特別是要以深化改革為契機,內外聯合,增資擴股,增加企業資本總量,做大單體規模,扶持發展特級企業資質。同時,統籌兼顧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發展,引導中小企業進行結構調整,使全市的建筑業企業結構體系更加合理。在此基礎上,要加強企業內部制度建設,規范內部管理行為,特別是在強調做大做強的形勢下,既要用好一級資質,又要明確各掛靠單位的責權利的關系,加強監控,避免投資風險。市內各金融機構要一如既往地為我市建筑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實現銀企“雙贏”的有效途徑。
3.創品牌。
品牌是企業走向市場、拓展市場的重要支撐和根本保證,是建筑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最寶貴的戰略資源。我們要把品牌建設作為推進建筑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匯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才,推動建筑業在更高平臺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要加快人才培養。組織好人才招聘活動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活動,通過人才引進和培訓,重點培養和建立高素質的以企業家為核心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工程技術人才隊伍、施工工人隊伍,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努力提高工程的質量和水平。
二是要增加設備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不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改進工程質量,而且也是企業施工能力、綜合實力的象征。各建筑企業特別是規模企業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淘汰落后設備備,提高技術裝備的現代化程度。
三是要增強創牌意識。各企業要真正樹立品牌就是企業生命,品牌就是企業效益的思想,繼續深入開展創優創牌活動,組織專門力量,成立專門班子,集中精力做好各類優質工程獎的申創工作,力爭在爭創國家級優質工程上取得突破。同時,市建管局要做好“建筑之鄉”品牌的宣傳工作,進一步打響*“建筑之鄉”品牌,為我市建筑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優化服務,改善環境。
推進建筑業加快發展,離不開政府各級、各部門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優化服務,共同營造建筑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是服務要有新觀念。當前,社會上對建筑企業的認識上存在著一些偏差,認為建筑企業是高利潤企業,政府部門與建筑老板打交道人家總認為是出于某種利益關系,有點談虎色變。事實上,現在的建筑企業經營規范,是靠實力立足的行業,而且在經營上由于種種原因各種困難比過去多得多,同時,建筑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與工業企業是同等的。因此,作為政府,在對建筑企業的觀念上要有新轉變,也要象對待工業企業那樣對待建筑企業,真正貼近建筑企業,服務建筑企業。在此,也希望在座的企業家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素養,誠信、守法經營,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建筑業工作的能力。
二是服務要有新改進。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從維護全市建筑業的整體利益出發,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和服務方式,重點在市場開拓、資金投入、職工培訓、人才分配、社會保障、權益維護、安全生產、稅費優惠等方面給予建筑企業主動、便捷、優質、高效的指導和服務,在處理糾紛等方面為企業排憂解難,切實做到“今天能辦的事不要明天做,能主動的事不要擺架子,能變通的事不要設門檻,能教育的事不要用重罰”,實實在在地改進服務措施,為建筑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同時,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三激勵要有新舉措。去年,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建筑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專門的獎勵扶持措施,激發各建筑企業做大做強和創杯創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今年,市政府對這一文件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重點在企業稅收、資質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出臺了更加優惠的措施,鼓勵建筑企業“回流”,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如在稅收方面,規定“對納稅300萬元以上的前5名建筑業企業納稅大戶,企業當年度形成的地方財政收入超過本行業平均增長率20%以上部分給予20%的財政扶持,每家的最高扶持額不超過100萬元”,并將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稅收征收標準和辦法,鼓勵我市在外建筑企業和外地建筑企業來我市開具外出經營證。當然,政策主要是體現市政府對建筑企業的高度重視,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希望我市建筑企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市建管局要做好有關激勵政策的跟蹤服務和反饋工作,并加強與兄弟縣市的溝通和聯系,為市政府做好參謀,適時對有關政策進行調整和完善,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作用。
同志們,建筑業是一個古老的產業,從長城到故宮無不銘刻著建筑工人走過艱辛之路的印記;建筑業又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產業,從浦東新區到跨海大橋都告訴世人現代建筑師們的智慧和汗水。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搶抓機遇,創新開拓,在為社會建得廣廈千萬間的同時,我市的建筑業一定會在“工業強市、和諧惠民”大業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加快全市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上一篇: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實效性探討
- 下一篇:改進作風抓落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