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辦服務經濟講話

時間:2022-08-26 10:01:00

導語:金融辦服務經濟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辦服務經濟講話

按照全縣工業經濟大會的部署和要求,各位領導、同志們辦將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積極行動,切實保證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金融工作任務,為推進我縣工業提升工程再立新功。

下面我就進一步推進全縣工業提升工程作一表態發言。根據會議安排。

促使更多的項目盡快落地投產

一、加大銀企對接力度。

也是企業和銀行加快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為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推進銀企合作共贏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初步構筑起銀行、政府、企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雙贏、共謀發展的新型政、銀、企關系,建立長效協調機制,將以工業提升工程為主要目標,以全縣規模企業為主要載體,加強部門協調與合作,結合縣發經信委、商務局等單位篩選有影響、規模大、前景好的企業和項目與銀行開展銀企對接,力爭全年舉辦不低于2次銀企對接會。通過完善銀企合作對接,召開銀企合作專題例會等方式,促進簽約資金盡快落實到位。對條件暫不成熟的企業項目,指導做好前期工作,完善各類手續,盡早進入銀行視野,力爭早日簽約。開展好銀企對接的同時,重點是搭建好全縣銀企信息平臺,及時將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和企業信貸需求進行信息。

充分發揮擔保資金的撬動”作用

二、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全縣新批準設立和重新登記的融資性擔保公司有4家,信用擔保是融通銀行資金的重要手段。目前。總的注冊資金為5.72億元,其中縣政府投資的銀豐擔保公司1.6億元,按照310倍的放大比例,理論上可提供融擔保額在17億元—57億元。充分發揮擔保資金特別是政策性融資擔保資金的撬動”作用,將會較好地緩解了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目前,企業尋求擔保過程中由于存在反擔保措施不足,操作程序復雜等一系列問題,擔保難依然是制約企業融資的最大障礙。因此,要創新思路、創新手段,積極鼓勵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建立互助擔保基金和互助性擔保機構;積極支持實行聯戶聯保。同時,引導好擔保公司自身努力加強內部管理,更新觀念,創新機制,苦練內功,控制擔保風險,拓寬融資領域,增強擔保能力,并積極與銀行部門協商,盡可能地擴大擔保倍數,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擔保需求。

加快金融創新步伐

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國家不斷收縮的貨幣政策其實施結果可能會形成資金供應偏緊的局面。對于我來講,今年以來。首當其沖的任務仍然是突破融資瓶頸制約,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因此,利用好銀行間接融資的同時,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和新型金融行業,對促進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大力發展非銀行金融業務

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發起設立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投資基金和金融租賃公司等。二是加快融資性擔保機構建設。加強融資性擔保行業管理,一是有效利用民間資本。及時處置融資擔保風險,提高融資擔保能力。三是穩妥有序地推進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全市情況)要加強指導,確保成熟一家、申報一家、辦好一家。同時,對正在運營的小額貸款公司要加強監管,建立動態監控系統,完善落實監管制度,提高監管水平,強化行業自律,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合規經營、健康發展。四是要強化縣轄擔保機構、小貸公司和縣內中小企業的業務對接,做好引導、宣傳和服務工作。

大力引進外省市金融部門在縣設立分支機構。協調推進新加坡談瑪錫投資公司擬成立的村鎮銀行早日開業、通過市銀監局積極引進江浙地方金融部門在縣開設分支機構,2深化金融領域改革。此項工作目前正在聯系推進中。

擬定金融促進地方積極發展的激勵政策和措施。一是制定合理、科學的考核指標,四、加強基礎調研。加大激勵和獎勵力度,引導和調動金融機構對我縣企業信貸投放的積極性。二是采取貼息、風險補償等措施,鼓勵信貸投放。三是采取重點引資或建設項目等金融拓展業務與對區域貸款投放相掛鉤辦法等。

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五、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步伐。

一是直接融資,企業進行融資有兩種基本途徑。二是間接融資。前者是企業直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發行股票或企業債券等取得資金;后者則是企業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取得資金。相比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具有以下三個優點:一是資金在供需雙方之間直接轉移,無需任何金融機構或其他中介機構的實質性參與,從而降低了融資過程中的交易成本。二是企業在直接融資方式中處于主動地位,對籌資的時間、數量及成本等因素均可自主選擇和決定。三是手續簡便,成交迅速,資金運用靈活。為搶抓國家鼓勵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機遇,近年來,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縣也明確提出十二五爭取上市企業要達到1-2家,并確定6家重點培育上市企業。為此,縣金融辦將全力做好企業上市的各項服務工作,積極幫助協調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爭取盡快將我縣企業納入到全省上市企業資源后備庫。一要幫助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市場開拓能力,提高核心競爭能力;二要幫助企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軟、硬件都符合上市要求。三是幫助企業規范行為。近期已通過市金融聯系有關證券公司,準備一次專題培訓會。想完成企業上市工作,關鍵在于政府和企業協調配合,企業要主動、政府要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