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水利建設推進會發言
時間:2022-01-03 10:20:00
導語:縣長在水利建設推進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抗洪斗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年以來,我縣多次遭受暴雨襲擊,特別是6月中旬以來,長江站水位持續上漲,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回顧今年的汛情、災情,特點明顯。一是雨水多。1~7月全縣平均降雨量為1315.7mm,是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1032.8mm)的127.4%。汛期(4~7月)全縣平均降水量870.1mm,是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745.2mm)的116.8%。尤其是入汛后,我縣連續遭受“5.13”、“5.17”、“7.9”、“7.13至14日”強降雨襲擊;二是高水位持續時間長。受長江上游持續暴雨影響,長江站水位一路上漲,縣境內赤心堤、永安大堤、建設堤水位6月27日達20.09米,突破警戒線,7月18日達最高水位20.64米,超警戒水位0.64米,在20.5米上下波動多日后才緩慢回落,至8月6日退至警戒線以下,超警戒水位運行了31天。江新洲大堤6月25日水位達19.62米,超警戒水位,7月18日最高超警戒水位1.14米,圩堤在高水位浸泡了42天。賽城湖內湖水位7月7日達18.01米,超警戒水位,8月12日水位達19.41米,超警戒水位1.41米。赤湖水位8月7日超警戒水位,受長江水位頂托至今還未退水;三是災情嚴重。全縣因暴雨洪水等災害倒塌損壞房屋6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435公頃,農作物成災面積3672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1386公頃,受災人口7.03萬人。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4650萬元。由于汛情、水情、災情嚴重,6月17日至8月6日51天時間中,啟動防汛應急響應時間就有48天,其中Ⅱ級響應時間長達20天,應急響應一度達到最高級別I級。
面對嚴重的汛情、災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全面動員,各級領導沉著應對,靠前指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奮勇拼搏,各部門團結協作,全縣上下充分發揚偉大的抗洪精神,歷時四十多天的頑強拼搏,奪得了防汛抗洪的全面勝利,實現了省、市提出的“三個確保”(確保不出現潰堤垮壩、確保不因災害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確保不出現城區內澇)的目標。全縣33座大小圩堤,無一潰決,所有水庫安全度汛,無一人員傷亡。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勝利,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是我們奪取防汛抗洪最終勝利的堅強后盾。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我縣的抗洪搶險工作十分重視和關心,多次親臨抗洪一線檢查指導工作,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在防汛的緊要關頭,省委書記蘇榮,省長吳新雄,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尚勇,省委常委、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陳達恒,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上洋,省防總副總指揮、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市委書記鐘利貴、市長曾慶紅等先后親臨我縣視察指導防汛工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華金國同志自始至終堅持在我縣坐鎮指揮,指導防汛工作。省市領導的關心支持,極大地鼓舞了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的廣大干群和解放軍官兵的斗志,增添了我們戰勝洪水的信心和決心。
縣委、縣政府和鄉鎮黨委、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是我們奪取防汛抗洪勝利的關鍵。汛前,春節剛過,我縣即著手防汛準備工作,開展了防洪工程大檢查,制定度汛方案,并及時召開全縣防汛工作會議,下達了防汛目標任務書。進入汛期,根據工作需要,我縣及時調整和充實各級防汛指揮機構,進一步明確了各水庫、圩堤防汛責任人,所有萬畝以上圩堤與中型水庫防汛責任人由縣“四套班子”領導擔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駐守防汛任務最重的江新洲大堤和長江大堤。各責任領導都按照防汛分工,到防汛責任點坐鎮指揮,吃住在防汛抗洪第一線。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機構,落實了人員,每座水庫都配備了專職管理員。進入主汛期后,為加強對江、新洲和港口、城子鎮片區防汛抗洪工作的領導,分別成立了以縣委書記和縣長為指揮長的江、新洲防汛指揮部和港口、城子鎮片區防汛指揮部,協調推進落實各項防汛工作。由于縣委、縣政府和鄉鎮黨委政府沉著應對、靠前指揮、科學調度、果斷決策,從而確保了抗洪救災工作及時有序地進行。
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力拼搏,是我們奪取防汛抗洪勝利的決定性力量。面對洪水,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率先垂范,投入防汛。廣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積極準備各類物資,主動投工投勞,參與巡堤搶險,在整個抗洪搶險中,全縣投入勞力1.4萬余人。廣大干群將防汛工作作為“創先爭優”的平臺,在實踐中拓展延伸主題教育活動,涌現出了許許多多感人事跡。剛剛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江洲、新洲、城子鎮、港口、赤湖、賽城湖等圩區鄉(鎮、場、處)將防汛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舉全鄉之力,奮力抗洪,工作得力,成績顯著。江新洲建立了“1個防汛指揮部,9個防汛指揮所,18個村防汛大隊,204個防汛哨所”的四級防汛組織,做到了防汛工作“宣傳、人員、物資、清障、責任、巡查六個到位”;城子鎮在處理建設堤頭磯下壩體滑坡時,組織搶險隊員100多人,僅用28小時就拋石380立方,填塘固基2200立方,迅速排除了險情,保衛了長江大堤的安全;江洲鎮蔡洲村支部書記戴建燈,當先鋒、作表率,在處理江洲夾套深水泡泉和107號棚崩壩險情時,他帶頭堅持在水中奮戰數小時,直到險情排除;港口街鎮王家堡村支部書記徐元學,四十多天吃住在大堤上,在處理一處泡泉時,他第一個跳入近3米深的水中探明情況,為專家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城子鎮火龍村支部書記張善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整個汛期帶領全村黨員群眾默默奮戰在建設堤上,清障除草、巡堤排險。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基層黨員干部人人講風格,個個作貢獻,成為群眾心中的一面面旗幟。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用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不解的努力經受住了考驗,戰勝了洪水。
各地、各部門團結協作,是我們奪取防汛抗洪勝利的重要保證。在抗洪搶險斗爭中,全縣各地、各部門發揚大團結、大協作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密切配合,形成了強大的合力。在全縣汛情十分緊張的時刻,位于長江江心的江新洲大堤,四面環水,加之江洲北堤堤身單薄,防汛抗洪形勢異常嚴峻。為支持江新洲大堤的防汛工作,7月15日22時許,我縣緊急動員籌集防汛物資支援江新洲。岷山、馬回嶺、獅子、城門、新合、新塘、涌泉、岷山林場等鄉(鎮、場)在抓好自身防汛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揚“一方有險,八方支援”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連夜籌措防汛物資,緊急支援江新洲。在不到兩天時間內,8個鄉(鎮、場)援助江新洲編織袋14萬條,險樁12585根(600立方米),為江新洲的抗洪搶險提供了有力的物資支援;進入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后,為進一步增強一線防汛力量,縣防汛指揮部從縣直及駐縣單位抽調500名機關干部組成51個工作組,充實防汛工作第一線,各單位立即響應,所有人員在短短12小時到崗到位,實行包村、包堤段,定責任、定獎懲,積極參與各地巡堤查險。同時,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取消雙休日,實行24小時值班制,所有干部職工隨時聽從縣防指調度;在我縣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南京軍區某部370名人民解放軍趕赴我縣參與抗洪搶險,支援我縣防汛抗洪工作,抗洪部隊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清雜除障,裝袋填土,處理了一個又一個險段險情,為縣抗洪搶險作出了積極貢獻;縣糧食、教育、衛生、文廣、石油等部門組成的服務保障組,積極為抗洪部隊提供服務保障;縣委農工部組織農業協會率先對駐縣部隊進行慰問,在全縣掀起了一輪擁軍慰問高潮;縣人武部在聯系駐軍以及多次出動民兵應急分隊搶險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縣交通、運管、航管、公安、交警在支援搶險、維護秩序,確保江新洲渡口24小時安全暢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供電部門勇當“電保姆”,全力做好防汛保供電工作;民政、農業部門積極開展查災核災,適時指導農業生產;氣象部門密切注視天氣變化,為科學防汛提供依據;新聞、宣傳戰線上的同志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積極宣傳報道防汛抗洪先進事跡,鼓舞士氣;縣防汛指揮部統籌協調,水利部門全力以赴,并派出16名水利工程技術人員進駐各地,為科學搶險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各地、各部門密切配合,為奪取抗洪斗爭最后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各項工作準備充分,措施得力,為我們奪取防汛抗洪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物資準備充分。縣財政安排防汛專項經費100多萬元,各鄉鎮和部門也多方籌集防汛經費,積極準備各類物資,共儲備編織袋80萬條、編織布11.4萬平方米、砂石料13萬立方、樁木900立方米、救生衣2350件、應急預備土44600袋等。物資儲備基本做到了結構合理、品種齊全、數量充足;二是預案科學有效。汛前,我縣制定和完善了《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縣水利工程度汛方案》、《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等各項預案,各鄉鎮也相應制定了各項應急預案和渡汛方案。汛期,為確保群眾安全,又結合實際,制訂了江新洲和城子鎮建設堤水位達到21.5米、22米、22.5米等三種緊急情況下的群眾安全轉移預案。通過制訂完善應急預案、方案,縣鄉兩級的應急體系進一步得到健全;三是隊伍力量充足。不僅成立了由民兵預備役人員組成的應急搶險隊和應急救生隊,還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婦女突擊隊、青年突擊隊、農業龍頭企業突擊隊等應急隊伍參與防汛工作,同時,各鄉鎮也組建了大量巡邏隊和搶險隊。全縣共落實了巡邏隊伍421支5052人,搶險隊伍70支3500人;四是巡邏搶險到位。巡邏隊伍頂風冒雨、抗烈日,實行全天24小時不間斷拉網式巡堤查險,共發現大小險情28處,其中滑坡5處,泡泉13處,大壩滲水6處,其他穿堤建筑物滲漏等4處。搶險隊伍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迅速除險,出動民兵應急分隊23次1050人次、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11997人次,裝填石料1145方,加固堤防725米,及時完成固岸拋石任務。通過細致查險、科學搶險,使所有險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確保了大堤的安全。充足的物資保障、周密科學的預案體系、強有力的隊伍、得力的工作措施,是我們奪取防汛抗洪勝利的基礎。
防汛抗洪的全面勝利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真正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就會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只要各級領導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就可以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只要各地、各部門顧全大局,協同作戰,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我縣加快“對接主城區、融入大、實現新跨越”的進程中,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抗洪精神,為我縣在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大力弘揚抗洪精神,全面掀起秋冬季農業生產和水利建設新高潮
(一)全力以赴做好災后農業生產工作
當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災情和農業生產特點,嚴格按照“三個確保”、“四個互補”(確保災后農民收入不減少,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不減收,確保受災地區無大疫;做到上半年損失下半年補,災區損失非災區補,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農業損失工副業補)的要求,搶抓時機、科學安排,努力奪取農業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的全面勝利。要繼續加大對災后恢復農業生產的工作力度,農業部門要安排組織好力量,深入各鄉鎮,加強對秋、冬季農業生產的指導,重點做好晚稻、玉米等作物的管理,落實好國家關于支持晚稻生產的政策。要切實加強棉花田間管理,施好桃肥,抓好化控,防好病蟲害,力奪棉花高產。同時,要將促進蔬菜產業發展與災后補種改種工作有機結合,積極引導農民大面積種植適銷對路的綠色蔬菜,加快發展城郊蔬菜基地等菜籃子工程建設,完成市政府下達的3000畝蔬菜基地建設任務。切實搞好冬種工作,力爭今年冬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迅速掀起冬種油菜生產高潮,認真抓好港口萬畝油菜高產創建暨沿路和環廬山油菜帶示范工作,千方百計擴大油菜下田面積,確保完成今年冬種油菜15.5萬畝。確保農民收入不減少,主要農產品不減收;要進一步加快發展漁業和畜牧業,及時修復漁業設施及水毀欄舍,及時補欄增養,加強漁業生產,加強飼養管理,切實做好秋季重大動物疫情防疫工作,確保我縣漁業和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實現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要抓緊涉農項目建設,努力爭取上級災后項目資金支持,通過項目建設減少受災損失;縣農業、工商、質監、供銷、物價等部門要強化農資市場監管,積極開展“執法護農”專項行動,對縣內農貿市場、農資經營戶和各鄉鎮、村的零散農資經營點進行大清查,進一步規范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市場秩序,杜絕不法分子銷售假劣農資、哄抬農資價格等事件發生,確保種子質量安全、農資市場穩定,保障農業生產需要,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二)全面掀起水利建設新高潮
大災謀大治,大治出生機,水利基本建設是農業穩定發展之本,事關社會發展大局。我們要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水利建設的重要性,牢固樹立水患災害意識,切實把水利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抓好水利基本建設。
統一思想,提高水利建設責任感緊迫感。省、市高度重視今冬明春水利建設。8月4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抗洪搶險總結暨災后重建動員大會上,提出今冬明春全省要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年”活動,全力以赴打一場災后基礎設施修復攻堅戰,把大水之年、大災之年變成大興水利之年。8月30日,在全市防汛抗洪總結表彰暨水利建設動員會上曾慶紅市長向各縣(市、區)下達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責任書和水利建設任務書,落實了目標任務,明確了責任。我縣是省市關注的防汛大縣,也是農田水利建設的重縣,今年眾多水利工程雖然經受住了考驗,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農業抗災奪豐收的能力不強,水利基礎設施仍較薄弱,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重道遠。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落實省、市關于水利建設的目標要求,搶時間,抓機遇,切實增強做好水利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早發動、早上陣,確保今冬明春我縣水利建設任務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突出重點,全力推進今冬明春水利建設。今冬明春,我縣水利建設要以“百渠千塘”整治為切入點,以抓好防洪大堤加固工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等項目為重點,以赤湖聯圩、江新洲大堤、建設堤為主戰場,全力推進我縣水利基本建設,不斷提升我縣防洪保安能力、水資源供給能力、水環境保護能力和服務民生能力。具體要抓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防洪保安工程建設。要積極籌措資金,盡快實施赤湖聯圩加固工程。努力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對江新洲大堤進行應急加固、對建設堤全堤段進行達標建設。全面完成群英、代山、岷山、朗山等小(一)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繼續做好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完成賽城湖棉科所西堤加固、市郊區八賽排澇總站港口分站建設和沙河上游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完成市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場水利恢復項目。二是抓好服務民生工程建設。要突出抓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解決新塘鄉、新合鎮和部分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問題。同時,多方籌措資金,抓好面上的安全飲水工作,確保完成2.5萬人的安全飲水任務。三是抓好節水增效工程建設。各地務必重視水毀工程修復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因地制宜開展小山塘、小堰壩、小泵站、小流域治理等工程,逐步消除丘陵山區水利建設“盲點”,為生產生活打下堅實的水利基礎。完成新增、恢復灌溉面積0.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8萬畝任務。對中央、省級財政補助我縣的5個小農水項目,要做到開工一處,完工一處,受益一處。
精心組織,確保水利建設順利進行。要切實加強領導。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為抓好該項工作,已成立“全縣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水利局,以加強對全縣水利基本建設的統一指揮,在水利建設中,還將下派“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組”到各地協助和指導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對赤湖聯圩、江新洲大堤、建設堤等重點項目將按“六個一”工作機制進行抓落實,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落實專門的隊伍負責。同時,縣委、縣政府將把水利基本建設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對鄉鎮的考評內容。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水利基本建設擺上重要位置,把大興水利作為今冬明春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之一,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工作重點和各自主戰場,層層分解工作目標任務,簽訂責任狀,一級抓一級,狠抓責任落實。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加強協調,密切配合,確保全縣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要拓寬融資渠道。今冬明春水利基本建設要求高、任務重、投入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抓住“大興水利之年”的機遇,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抓緊做好我縣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申報和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在項目、資金上獲取更大份額;除努力爭取上級支持外,縣財政將籌措5000余萬元資金用于水利建設,鄉級財政也要籌資1000萬元用于小型水利建設,以此來撬動社會及民間資金5000余萬元投入水利建設;要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大力扶持水利設施發展相對滯后、群眾要求迫切且積極性較高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群眾投資投勞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實行市場化運作,通過靈活多樣的投入機制,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解決單純依靠財政投入的問題。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各類工程項目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對集體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通過拍賣、租賃、承包等形式“賣舊建新”,變存量為增量,以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發揮水利工程更大效益。
要嚴格工程質量。在工程建設管理上,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基建程序操作,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責任制。同時嚴把物料采購關、施工技術關,工程驗收關,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要強化工程監督,縣水利部門要對工程項目進度、質量進行督查和指導,縣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管,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生產安全。
要把握時間節點。當前,正是水利基本建設開展的大好時機。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今天的會議為新的起點,對照目標任務,迅速行動,全面展開今冬明春水利基本建設,確保在10月份之前,全面打響水利基本建設前哨戰,完成工程量的20%。在2011年2月份前,全面打響水利基本建設的攻堅戰,完成工程量的85%。在2011年3月底前,完成水利基本建設的掃尾戰,全面完成水利基本建設任務,把我縣水利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同志們,今冬明春水利建設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我們要繼續弘揚偉大抗洪精神,堅定信念,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抓落實,求實效,確保各項水利建設任務如期完成,為奪取災后重建工作全面勝利,為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干部在老干部專題會發言
- 下一篇:非法車輛運營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