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城鄉建設動員會發言

時間:2022-03-25 03:19:00

導語:縣長在城鄉建設動員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城鄉建設動員會發言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動員全縣上下加快推進鎮域崛起計劃,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工程、水利現代化建設和美好城鄉建設新突破,不斷加快全面達小康步伐。剛才,龔縣長就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幾個鎮和部門作了很好的發言,講的很實在。會后,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第一,要以深度的思考來認識鎮域崛起計劃

“六大計劃”是新一屆縣委對未來五年全縣工作的戰略部署,是全縣整體工作的總抓手。鎮域崛起計劃作為“六大計劃”的重要內容,事關全縣農業農村發展,事關全縣110萬農村百姓福祉,內涵豐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全縣上下務必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推進鎮域崛起計劃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沒有面廣量大的農村農民達小康,就沒有的全面達小康。從“三大目標”實施進程來看,按照省委2008年確立的幫扶標準,我們目前已經全面完成了省委下達的脫貧攻堅任務。著眼明年及今后更長一段時期的工作,我們的中心任務就是“擴總量、優結構、惠民生”,奮力開啟全面達小康新征程。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當前有近110萬農村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0%以上。可以說,沒有110萬農村群眾的小康,就不會有的小康。因此,我們的小康社會建設,110萬農村群眾是重點、是關鍵、也是難點。鎮域崛起計劃作為突破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有力抓手,是解決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直接關系到110萬農村百姓福祉,直接關系到全面達小康進程。

沒有鎮域經濟的強力支撐,就沒有縣域經濟的快速提升。“鎮域強則縣強”,沒有鎮域經濟的突破發展,就沒有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這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對于來說,大力發展鎮域經濟,既是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需要,也是推進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需要,更是壯大縣域經濟的根本和依托。因此,各鎮是全縣經濟發展的基礎,更是全縣經濟發展的支撐,位置重要、作用突出,必須成為我們工作的著力點和關鍵點。鎮域崛起計劃就是新一屆縣委立足發展實際,著眼鎮域發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的科學決策,是推進全縣經濟跨越發展的支撐和保障。

沒有各鎮各園區的爭先進位,就沒有總體的全面進位。在過去的幾年中,我縣的綜合實力在省市實現了爭先進位。但是,鎮域經濟不強,發展后勁不足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在去年全市鎮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中,我們的優勢不明顯,位次也不理想。對于我們來說,要進一步推動全縣經濟跨越發展、爭先進位,鎮域是突破口,也是關鍵點。在鎮域崛起計劃中,我們提出要通過五年的努力,確保全縣1/3的鎮成為財政收入億元鎮,確保1/3的鎮進入市各個鎮域經濟發展類型的第一方陣,努力實現鎮域經濟全面跳出全市落后板塊,就是要通過推進鎮域經濟的爭先進位,實現全縣經濟的爭先進位。

第二,要以有效的路徑來推進鎮域崛起計劃

推行鎮域崛起計劃,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實現鎮域經濟科學、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市對鎮科學發展實行分類考核,對全市每個鎮的主體功能都進行了嚴格的區別劃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彰顯鎮域產業特色,實現鎮域經濟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要圍繞全市分類格局,科學定位找趕超。市對鎮域科學發展綜合目標分類考核,不再用同一標尺,而是根據各鎮功能定位、區域特色和發展重點,劃分為優先工業發展鎮、鼓勵工業發展鎮、限制工業發展鎮、禁止工業發展鎮四種類型,因地制宜確定考核項目目標值。分類考核出臺之初,部分鎮認為自己本來工業基礎就弱,被劃為限制或禁止發展工業后,鎮域經濟發展更是無從談起。這種思想是錯誤得的,因為從分類考核的實質意義和指導方向上來看,分類考核對那些后進的鎮是一次難得的趕超機遇。不同類別的鎮分別建立不同的考核體系,設置不同考核權重,縱向跟自己比,橫向只跟同類鎮比,這有助于引導不同的鎮根據自身特色走自己的路,對培養一鎮一品、一鎮一特色的產業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各鎮要緊緊圍繞分類考核,科學設定趕超目標,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稟賦優勢,在加快發展的基礎上強化同臺競爭。

要圍繞各自基礎特色,千方百計擴總量。要把培育壯大特色經濟作為鎮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重點做品牌、做市場,增強各鎮在分類考核中的競爭力。各鎮要結合各自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等因素,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整體推進,擴大自己的優勢,打造自己的招牌,開辟出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專業化程度高的發展格局。優先工業發展鎮和鼓勵工業發展鎮要堅持以工業經濟發展為支撐,堅定不移地把工業強鎮作為第一戰略,堅持招大商、擴總量,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限制工業發展鎮和禁止工業發展鎮要立足當地優勢,通過整合資金資源,延長產業鏈條,努力發展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經濟,改變單純的農業種植模式,逐步向休閑觀光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要圍繞科學和諧有序,實實在在保質量。在當前形勢下,比學趕超、競相發展,必須要有較快的發展速度。看到差距,奮起直追,這是鎮域經濟不可或缺的志氣,但也絕不能心浮氣躁,要以理性來駕馭發展的激情,才能少走彎路。也就是說,鎮域經濟發展要快中求好,好中求快。特別是在土地、資金等各種發展要素極度緊缺的情況下,發展鎮域經濟更不能冒險急進,必須謀定而動,整合好、利用好我們手里并不是很多的資源。要有“風宜長物放眼量”的胸襟和氣度,從容不迫,把握機遇,謀劃未來,多干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之事,同時也要為后來者留下持續發展的空間,追求又好又快的發展。

要圍繞崛起目標意義,抓住關鍵惠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要明確鎮域崛起的目標意義,以改善民生為第一目標,切實做好農村各項社會事業,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在經濟發展上,要按照地域特點,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盡快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重點圍繞路、橋、水、電等項目予以傾斜,全面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新農村建設上,要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則,實施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莊亮化,使村容村貌有一個較大改觀。在農村文化建設上,要以“舞動鄉村”為平臺,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通過創建和諧鄉鎮、和諧村組、和諧家庭,不斷提高基層社會管理水平。

第三,要以堅實的基礎來協同鎮域崛起計劃

鎮域崛起計劃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城鄉一體化進程、農業現代化水平、水利現代化建設等方方面面。我們要緊緊抓好農業現代化工程、水利現代化建設和美好城鄉建設三大重點,夯實基礎、加強協同,確保鎮域崛起計劃快速穩步推進。

要以農業現代化來引領。作為傳統農業大縣,面對著面廣量大的農村人口,僅僅依靠新型工業化推進鎮域崛起,實現致富農民,是很難取得明顯成效的。換個角度說,要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推進,關鍵在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工業化、城市化將在達到一定程度后難以為繼,而且還會引發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所以說,我們必須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同時,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用農業現代化引領鎮域加快崛起。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一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堅持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重點抓好現代示范農業園建設,爭創國家級農業園區;加強農產品品牌創建,不斷提升我縣農產品競爭力;充分發揮現有龍頭企業作用,積極培育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強化農產品市場監管,確保質量安全不出問題。二是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生產水平。把完善農業基礎設施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重要保障,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土地產出能力,努力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機具,著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秸稈還田機械,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建立健全農業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疫病預警應急體系,切實增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三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深入推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更新建設工程,積極推進“五有”鄉鎮和區域性農技推廣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廣沙集模式,加快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完善信息化服務體系,以信息化支撐農業現代化。大力加強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創新農業人才培養模式,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要以水利現代化來保障。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水利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因為,農業受水利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的變化,極端災害性天氣出現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防范和抵御自然災害的任務十分緊迫,應對這樣的挑戰,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切實提高水利事業保障農業發展、促進民眾安定的能力。用水利現代化來保障鎮域崛起,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一要大力增強防洪保安能力。牢固樹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搶”的觀念,圍繞提高水旱災害綜合防御能力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確保大水大旱之年無大災。二要大力增加水資源保障能力。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抓緊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加快落實水資源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著力建設節水型社會,全面推進農業、工業和城市生活等各個領域的節約用水。三要大力增強水環境保護能力。搶抓尾水導流納入全市規劃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對接方案,確保工程盡快實施。同時,科學謀劃全縣排水治污布局,確保水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

要以美好城鄉建設來促進。“美好城鄉建設”既是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基礎,也是增進民生幸福,贏得民眾擁護的有效舉措。全縣上下要進一步增強統籌城鄉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入推進中心鎮創建為契機,解放思想、科學謀劃、開拓創新,大力整治村莊環境,全面提升城鄉建設水平,為全縣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宜居和諧的生活環境。用美好城鄉建設來促進鎮域崛起,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一要全力開創城鄉建設新局面。積極構建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著力優化現代城鄉規劃形態,打造具有個性特色的城鄉風貌,注重城鄉用地節約高效,不斷創新農村集體用地流轉機制,促進土地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認真落實主體功能區要求,劃定禁止建設區域,設立生態涵養區,從嚴控制開發強度,做到城鄉建設不與糧食生產爭地、不與生態環境爭地。二要大力整治村莊環境。按照省委、省政府“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重點整治村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全面清理村莊亂堆亂放,建立環衛保潔長效機制。要有效治理工業污染源、農業廢物,整治疏浚河道溝塘。加強農村生態林網建設,推進村莊綠化美化。要把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工作任務,加強督促檢查,做到有目標、有評比、有考核。同時,我縣鄉村情況差異較大,加強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一定要注意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亂刮風,不急于求成,努力使這項工作符合農民意愿、帶給農民實惠、得到農民擁護。

第四,要以強力的考核來保障鎮域崛起計劃

加快實施鎮域崛起計劃、推動農業現代化工程、水利現代化建設和美好城鄉建設,需要各鎮、各園區、各部門切實加強領導、周密協調、通力合作,以大力度、大智慧、大氣魄,推進鎮域經濟的大跨越、大發展、大提升。

要用有力班子抓領導。各鎮、各部門要把推進鎮域崛起,推動農業和水利現代化,開展美好城鄉建設作為加快全面達小康的重要任務,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負責、親自包掛、親自協調,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要充分發揮鎮域崛起計劃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項目包掛、目標責任、督查督辦、考核評價等制度,使各方面都有任務、有動力,每項工作都有要求、有檢查,確保計劃順利推進。

要用賽馬制度重考核。在鎮域崛起計劃推進中,要大力實施“賽馬”工作制度,讓干部在發展中比拼趕超。要建立工作目標倒排機制,將任務層層分解到各鎮、各部門,確保人人有任務,個個擔責任。要建立差別化考核機制,針對鎮、園區、部門的不同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考核方案,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督查室要會同各綜合考核部門,嚴格按照工作序時進度,加大督查力度,提高督查頻度,擠干水份,督出實效,確保取得實效。

要用嚴格獎懲重兌現。各鎮要緊緊圍繞目標任務,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推進鎮域崛起計劃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力爭在考核中爭先進位。縣委縣政府將設立工作進位獎,凡在市對鎮考核中排名較上年進位的,給予表彰。對成績特別突出的,給予提拔重用。對于工作推進不力,考核成績不理想的,要啟動問責。同時,要建立雙向評價機制,由各鎮對縣直各部門支持鎮域經濟發展情況實施逆向考核,考核結果納入部門年度考核范疇。

同志們,全面實施鎮域崛起計劃,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水利現代化建設和美好城鄉建設是縣委、縣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全縣人民的殷切期盼。大家務必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的工作,全力推進鎮域崛起計劃加快實施,不斷提升全縣農業和水利現代化建設水平,全面推動城鄉建設取得新進展,為早日實現全面達小康目標任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