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
時間:2022-06-07 06:58:00
導語: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黨的先進性建設中的一個新課題。目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求我們堅持與時俱進,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有關機制,著力解決流動黨員教育難、管理難、活動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不斷增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暢通“三個渠道”,解決教育難問題。流動黨員教育難,難在流動黨員的歷史狀況和平時表現難以掌握,教育效果難以保證。因此,應暢通談心交流渠道,建立黨員談心交流制度和組織談話制度,幫助流動黨員消除隔閡,同時增強組織對黨員的了解;暢通評議監督渠道,通過開展黨員“亮相”活動,為群眾認識黨員、評議黨員創造條件;暢通聯管聯教渠道,使黨組織與企業、流入地與流出地密切聯系、加強溝通,改變單向教育模式,把流動黨員教育引向深入。
完善“三項機制”,解決管理難問題。沒有嚴格、規范、有序的管理,保持黨員先進性就失去了保證。流動黨員管理難,難在崗位變動頻繁、隊伍不穩定、管理不到位。因此,應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建立融登記、核實、轉接、督查、服務于一體的管理機制,實現有序管理;完善黨組織組建機制,建立督查考核、結對共建等保障制度,采取獨立、聯合、掛靠等方式,把流動黨員較多的“兩新”組織中的黨組織建立健全起來,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完善黨組織工作運行機制,立足企業需要,圍繞崗位特點,創新流動黨員管理的目標、內容和方式。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依托“三支力量”,解決活動難問題。保持黨員先進性,要有活動來推動,要有平臺來保證。在流動黨員較多的“兩新”組織中,黨的力量相對薄弱,工作缺少抓手,黨員活動難以開展。這就需要依托農村(社區)黨組織的力量和黨建資源優勢,實行結對共建;依托社會群眾團體在維權、服務方面的法律地位和職能優勢,實現同步推進、優勢互補;依托企業主和投資者,把黨組織活動與企業經營活動結合起來,推動黨建工作順利開展。
構建“三個體系”,解決作用發揮難問題。流動黨員兼具黨員和雇員雙重身份,“打工賺錢、回家過年”的思想較重,先鋒模范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因此,應構建評價體系,針對流動黨員崗位特點制定先進性的具體標準,使流動黨員在團結群眾、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作用;構建責任體系,通過強化黨員責任、崗位責任和社會責任,促使流動黨員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構建激勵體系,通過政治上關心、利益上維護,增強流動黨員的組織歸屬感,引導他們爭當時代先鋒、永葆先進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