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時間:2022-12-19 11:25:00
導語:正確理解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一個飛躍。科學發展觀是在堅持、鄧小平和同志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時期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從新世紀新階段的實際出發,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努力把握發展的客觀規律,汲取人類關于發展的有益成果,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來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全面,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是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統一,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統一。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依然是科學發展觀的重中之重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并不否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沒有重點。在諸多的發展目標當中,加快經濟發展始終是最根本的。實踐證明,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使我國形成發達的生產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物質基礎,是我們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我們在貫徹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的過程中,既要防止在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時,忽略統籌兼顧,造成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失調;又不能因為存在一些片面發展經濟的問題,而懷疑或否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動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
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
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必須從我國發展的實際出發,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五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思路來推進發展。二元經濟結構導致城鄉分割、地區差距拉大、社會事業發展及社會福利的增進落后于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與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矛盾加劇以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摩擦等,是影響我國發展的主要因素。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路,必須統籌兼顧,以切實措施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落腳點。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核心理念。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其他方面的發展,最終都要體現在人的發展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互為前提。經濟社會發展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條件,而人越是全面發展,物質文化財富就創造得越多,物質文化財富的增加,又進一步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形成經濟社會和人的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所以,必須圍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搞建設、謀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統籌兼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切實做到把握全局、統籌兼顧。
第一,努力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正確處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要從實際出發,深刻認識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長期的歷史任務。要把積極進取精神同科學求實態度很好地結合起來,積極而又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
第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用全面的、實踐的、群眾的觀點看待政績,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為人民謀利益。
第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四,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