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全市教育工作會的講話

時間:2022-10-21 04:39:00

導語:副市長在全市教育工作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市長在全市教育工作會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省委七屆三次全會、市委八屆四次全會和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目的是動員全市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搶抓機遇,開拓創新,促進全市教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剛才,對20*年度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結果進行了通報;全民局長總結分析了20*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20*年教育工作任務,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就全市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教育工作,我講以下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全市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近年來,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奮勇爭先,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許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基礎教育得到進一步鞏固提高。農村中小學陳舊校舍改造穩步推進,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優質高中建設步伐加快,高中階段教育實現了基本普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二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進一步加快。發展思路更加明確,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加大,辦學水平顯著提升,為全市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適用人才。三是高等教育辦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華北煤炭醫學院、*師范學院、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高等院校高質量通過了教育部辦學水平評估。四是教育扶助工作成效顯著。20*年全市投入“兩免一補”資金2.68億元;全面落實了對職業院校農村戶口學生的資助政策;各高校采取獎、貸、減、助、補等措施,基本解決了貧困家庭學生的上學問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離不開社會各界與人民群眾的熱心關注和一貫支持,更離不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借此機會,我代表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教育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多年如一日嘔心瀝血、辛勤工作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看到,我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教育發展整體水平與我市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還不相適應。二是優質教育資源還相對短缺,質量和結構的問題比較突出。三是教育發展還不夠平衡,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教育發展還不協調。四是農村教育仍然薄弱,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對接機制還不夠完善。六是高等教育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為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服務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盡快加以解決。

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戰略部署的開篇之年,也是我市加快科學發展示范區建設的關鍵年,新形勢、新任務對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教育工作,必須認清形勢,把握大勢,乘勢而上。

第一,要充分認識到我市教育工作面臨的重大機遇。一是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六大任務之首,市委八屆四次全會把教育作為“十大幸福工程”之一,并提出了“教育立市”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各級黨委、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這既為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又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我市的教育事業有著比較厚重的基礎。有許多方面工作一直處于全省乃至全國的領先位置,近年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三是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雄厚的經濟條件做支撐。近年來,我市經濟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重要指標均走在了全省最前列,經濟發展模式也開始由資源依賴型向科學發展型轉化,通過提升“人”的素質和競爭力來實現城市的科學發展。這些為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物質支撐和難得的發展空間,是我們進一步推進教育事業實現大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第二,我們也要看到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一是國家教育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在提高教師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我們站在民族復興和打造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高度,重新審視并抓好教育工作。應該說我們更新觀念、轉變理念的任務很緊迫,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充實頭腦,指導實踐的任務很重。二是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打造人民群眾幸福之都,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艱巨的任務。我們實施“四點一帶”和“四大主體功能區”建設,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這些需求,主要靠我們各級各類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給予支撐,這是我們必須承擔的重大職責和任務。三是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更加迫切。現在群眾不但希望孩子有學上,而且要上好學校;不僅能上學,而且要好就業。這就對我們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我市教育發展同其他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市的教育有著輝煌的過去,但放在更大的空間,和先進地區相比,我們就會深感緊迫和危機,深感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不足。與深圳、大連、珠海、青島等市比較,我們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差距明顯;高等教育辦學規模、辦學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在省內,石家莊、保定、秦皇島的高等教育基礎本來就比我們好,近年來,它們的基礎教育發展的勢頭也很猛,有咄咄逼人之勢。因此,我們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創造教育新優勢的任務還很重。

當前,我市正在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和人民群眾的幸福之都,應當說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快速增長期。因此,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搶抓機遇,負重奮進,進一步增強加快教育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統一思想,強力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近年來,我市教育事業之所以取得較大成績,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推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關鍵是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教育改革發展的各個方面。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從我市的教育工作來說,要按照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的總體部署,結合教育改革發展實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調動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創新教育發展思路,不斷優化教育發展環境,大力創新辦學體制,著力改變不適應不符合教育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措施方法和體制機制方面的突出問題。總體要求就是要堅持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興市戰略,為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和人民群眾的幸福之都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深化改革、提高質量,進一步促進全市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尤其要突出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一要確保教育優先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這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階段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堅持教育公益性質,認真落實總書記提出的“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財力支持教育事業,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要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要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的指示精神,不斷強化各級政府責任,有關部門、社會各界要多為教育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二要確保教育協調發展。教育事業要科學發展就必須統籌教育的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尤其要鞏固和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水平。要通過陳舊校舍改造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通過布局調整提高辦學的規模效益,通過建立激勵引導機制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水平。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普通高中是升學預備教育,擔負著為高效輸送優秀生源的重要任務。高考升學率是普通高中辦學質量的最重要指標,我們要理直氣壯地提高高考升學率,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今后要以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勞動者、實用人才為目標,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加強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著眼于提升檔次發展高等教育。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整合我市高等教育資源,努力提高高校辦學水平,使高等教育水平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的觀點,按照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要求,真正把素質教育引入師生頭腦,引入教育教學實踐,讓學生主動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三要確保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人的發展起點的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我們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關注困難群體的受教育權,全面落實國家教育扶助的有關政策,重點解決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不平衡和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問題。要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劃片招生、就近免試入學的規定,遏制擇校熱問題。繼續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要通過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推動全市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今年全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做好各項工作需要統籌兼顧,科學安排。全年教育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更加重視教育的全面發展、均衡發展、內涵發展、安全發展和創新發展,為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和人民群眾的幸福之都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撐。對今年的教育工作,全民局長已經做了具體部署。為了圓滿完成以上目標和任務,下面,我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經費保障機制,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水平。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公益性。各級政府要全面增強政府辦教育的責任意識,認真履行好政府職責,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政府投入保障機制,一是要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教育支付中心建設,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要確保國家政策落實到位。在農村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學生教科書費(已列入政府為群眾辦的實事工程)等政策要確保全面落實。學校公用經費要按標準撥付;轉移支付資金和相關配套資金要足額及時投放;城市教育費附加要足額征收并按比例提取。各縣(市)區政府要認真檢查本級教育經費的投入保障問題,做到不擠占、不挪用、不平調,及時足額撥付教育。三是要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圓滿完成年內改造陳舊校舍10萬平方米的任務;四是要搞好中小學布局調整。各縣(市)區要科學預測未來幾年的生源變化情況,打破鄉(鎮)行政區劃界限,制定學區建設和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整合學區內教育資源,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積極推進規模化、標準化辦學。同時,還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普及推廣、教師資源的合理調配等,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全力推進“高中免費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關鍵環節,這一階段的學生素質如何,直接影響高等教育階段的生源狀況乃至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高中免費教育”的目標,這既是*教育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選擇,也是科學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實際需要,而且也已列入今年市政府為群眾辦的實事工程。市政府《關于實施高中免費教育的方案》已印發給大家,希望各地和相關部門抓緊謀劃,全力推進,認真落實。一是要積極實施對公辦普通高中的公助在校生實行免費教育。按照“確保市委、市政府決策全面落實、確保所有學校正常運轉、確保教職工待遇不減、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的原則,抓緊推進相關基礎性工作。建立組織機構和工作機構,按著全市的統一部署,抓緊組織實施。二是要妥善解決高中免費教育面臨的問題。各級政府要化解好歷史欠債,為學校減負;解決好編制、經費、教學裝備不足等問題,為學校加快發展注入活力,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我在這里特別強調一下,不能一邊政府免學費,另一邊學校亂收費,教輔材料、試卷等收費要通過測算制定出封頂線,超出的以亂收費論處,嚴肅處理并追究校領導責任。三是要進一步擴大優質普通高中資源。實現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全覆蓋,是我市普通高中發展的方向。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按照全民局長報告中提到的措施,認真謀劃,抓緊落實,結合全市城鄉一體化戰略的實施,統籌研究今后五年高中教育發展規劃。

(三)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發展示范區建設,需要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做保障。據預測,今后五年,我市因資源型城市轉型、產業鏈經濟發展,特別是以曹妃甸新區為重點的沿海“四點一帶”和曹妃甸生態城、鳳凰新城、南湖生態城和空港城“四大主體功能區”的開發建設,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將超過20萬。因此,我市的職業教育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一要面向市場。把就業和市場需求作為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盯住“三農”、盯住區域經濟、盯住曹妃甸開發建設,開放辦學、多元辦學、靈活辦學,努力培養更多更好的技能型和專業技術人才。二要擴大規模。通過資源重組整合,實現規模辦學、效益辦學和特色辦學,做大做強我市的職業教育體系。三要形成特色。要密切結合我市現代港口物流、鋼鐵、石化和裝備制造等七大主導產業鏈的發展需求,加快特色學校,特色專業建設,以此提升學校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活力。四要加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今年要重點建設一批裝備水平較高、資源共享的區域性綜合實訓基地,建設一批具有裝備水平較高、資源共享的綜合實訓基地,為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要在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支持民辦教育加快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規范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引導民辦學校健康發展。

(四)以內涵發展為主線,努力提升普通高等教育水平。目前,我市僅有四所本科院校,數量少,規模小,校區松散,專業重復,沒有博士授予點,除河北理工大學和華北煤炭醫學院外,其他學校沒有碩士授予權。因此急需抓好全市高等教育整體規劃,整合高等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普通高校辦學水平和檔次。一是要加快全市高等教育的科學規劃。市教育局要積極與教育部規劃部門進行溝通,通過詳細考察,科學論證,盡快拿出我市高等教育發展規劃方案,報市委、市政府審定。二是要加快曹妃甸大學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努力使之成為對*乃至河北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具有科學發展示范作用的全國一流的大學園區,成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層次的引擎。三是要積極推動河北理工大學省市共建工作,特別要在理工、煤醫爭辦博士點上有所突破,努力打造一流大學。四是增強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建設。要積極構建科技創新平臺,健全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引導高校主動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促進高校之間、高校與科研院所之間、高校與企業之間科研資源的共享,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開發力度。引導高校圍繞我市七大主導產業鏈,著眼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的未來人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增強高校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四、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加快教育發展,領導重視是關鍵。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積極協調、引導有關部門、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精心組織、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一)要統一認識,加大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力度。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精神的高度,站在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打造人民群眾幸福之都和“教育立市”的高度,切實把教育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把教育工作作為關注民生、解決民生的一個關鍵,堅持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樹立“為官一任,興教一方”的責任意識,全面抓好教育發展規劃、教育政策落實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切實推進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

(二)要加大投入,努力為教育發展解決實際問題。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要積極構建科學、高效的教育投入保障機制。要依法保障我市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特別是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要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當前急需解決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要認真研究和解決好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問題。各縣(市)區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嚴格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盡快摸清底數,制定出詳細的償還計劃,建立債務臺賬,安排專項資金,務必在年內還清2006年以后的債務;對2005年以前的欠債要在審計核準后,安排專款,力爭在兩年內全部還清。同時防止新的欠債發生。另一個是中小學取暖改造問題。各縣(市)區政府要抓緊制定工程規劃,落實好資金,務于10月底前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讓全市的農村中小學生都能在溫暖、干凈、安全的教室里學習生活。

(三)要警鐘長鳴,切實抓好學校安全工作。學校安全無小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不僅要有嚴格的制度,還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制度和預案的落實,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要對樓道踩踏、食物中毒、火災、外出活動、打架斗毆、意外傷害事故等嚴加防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課業負擔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個別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思想工作稍一不到位就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此外,隨著夏季的到來,要注意防止發生學生溺水事故。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進一步整治校園及周邊環境,加強學校管理,堅決杜絕發生各種安全責任事故。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落實中小學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制度,實現區域內教師資源共享。注重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吸納、交流、兼職等多種途徑,建設一支以“雙師型”教師為主的高水平職業教師隊伍。實施高校“人才強校”戰略,采取多種措施吸引人才、穩定人才。要積極改善廣大教師的生活條件,團結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中,穩定教師隊伍。

(五)要齊抓共管,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發展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履行職責;相關部門、社會各界要齊抓共管,協調配合、盡心盡力為教育多辦實事、多辦好事。今年,我們將繼續實施對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職責,進一步加強教育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嚴格規范辦學行為。不斷加強對教育工作的規劃、部署、協調和組織實施,主動與各部門聯系,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發展教育。各級各類學校要堅持“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人文化”管理,要一心一意搞業務,專心致志抓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同志們,我市教育事業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讓我們以只爭朝夕和時不我待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努力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打造人民群眾幸福之都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