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干部婦幼衛生管理講話

時間:2022-01-17 01:20:00

導語:民政干部婦幼衛生管理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干部婦幼衛生管理講話

今天,市政府在這里召開全市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會議,是在全市上下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奮力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形勢下召開的重要會議。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準確把握當前婦幼衛生、中醫工作面臨的形勢

近年來,我市婦幼衛生工作以貫徹《母嬰保健法》為重點,以落實婦女兒童“兩個發展綱要”為抓手,以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為目標,加大婦幼衛生體系建設力度,婦女兒童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各項重要指標明顯提高。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促進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轉變的目標,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發展我市中醫事業發展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市中醫事業發展的意見》,制定了中醫藥發展“十一·五”規劃,中醫行政管理職能得到加強,加大對中醫事業的財政投入得到增加,制約中醫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解決,我市中醫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但是,我們要清楚地看到,我市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婦幼衛生工作看:一是婚檢、孕產婦死亡、嬰兒死亡率等指標離省上要求有較大差距;二是婦幼保健機構設施、設備陳舊,高學歷、高職稱技術人員缺乏,急救服務能力不強;三是婦幼衛生投入機制不健全,特別是村衛生站公共衛生補助在部分地區不落實或不完全落實,服務網絡和隊伍建設滯后,公共衛生履行不到位。從中醫工作看,我市中醫工作總體上仍屬于低水平上的增長:一是全市中醫藥服務設施簡陋,中醫藥人員嚴重不足、素質不高;二是各級中醫機構的中醫服務領域不寬、服務能力不強;三是發展中醫的政策、平臺和體系有待完善和創新。

黨的十七大將“發展婦幼衛生事業”、“中西醫并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寫入政府報告,省委、省政府將婦幼保健工作納入“民生工程”,并把今年確定為“婦幼保健年”,出臺了《關于加快中醫藥發展的決定》,為婦幼衛生和中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一定要把握機遇,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抓好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促進我市衛生事業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切實加強對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的領導

(一)明確責任。各級政府是發展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將婦幼衛生體系建設和中醫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將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作為衛生工作重點,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和責任追究制度,推動婦幼衛生和中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搞好服務。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加強協調,形成推動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的強大合力。衛生部門要研究制定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發展規劃、政策措施、技術規范和服務標準,并組織實施。發改委、財政、勞動保障、人事等部門要落實好促進婦幼衛生、中醫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婦幼衛生和中醫事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政策保障。

(三)營造環境。以開展“婦幼保健年”活動和建設中醫強市為契機,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加強典型宣傳,對有突出貢獻的婦幼工作者和中醫工作者要大張旗鼓的宣傳和獎勵,用榜樣的力量感召、帶動廣大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者為促進衛生事業而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全社會關注、關心、支持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著力解決影響婦女兒童健康和中醫發展的突出問題

婦幼衛生、中醫工作是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要找準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在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的著力點和結合部,在切實解決影響婦女兒童和中醫發展的突出問題上下功夫,促進我市婦幼衛生和中醫事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一)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婦幼衛生工作的重點是解決婦女兒童健康問題。首先要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各區縣要進一步加強對婦幼機構建設項目、“降消”項目的領導和組織管理,積極解決好項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問題,確保婦幼保健機構建設項目按時保質完成;加強“降消”項目和新農合、貧困救助等措施的銜接,切實解決好貧困地區孕產婦住院分娩的實際困難,進一步降低農村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繼續做好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的救助工作,逐步擴大住院分娩的貧困救助范圍,管好、用好救助資金,做到應救必救,提高住院分娩率,內在有條件的區縣啟動農村孕產婦平產免費接生,引導孕產婦住院分娩;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縣、鄉、村三級轉診急救的“綠色通道”建設,提高危急重癥孕產婦的救治水平,降低孕婦和嬰兒死亡率;加快人才培訓和引進,提高婦幼衛生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其次要控制出生人口缺陷。目前全市出生人口缺陷率為9.34‰,給市民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負擔,各級政府和部門必須強化這項工作,全面落實孕前保健、產前診斷、新生兒疾病三級干預措施,切實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加快產前篩查和診斷服務網絡建設,推進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和治療工作,擴大覆蓋面,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缺陷,年內將啟動婚前醫學檢查減免費用政策,切實提高婚檢率。再次要抓好重點疾病防治。積極開展對艾滋病母嬰傳播、乳腺癌、宮頸癌等影響婦女兒童健康的重點疾病的防治工作;市總工會、婦聯、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將婦女病普查工作列入婦女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管理,采取措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婦女病普查普治率。

(二)切實加強中醫工作。一是抓好“龍頭”建設。加快市中醫院項目建設,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拓寬融資渠道,使其建設規模和服務功能能夠適應建設中醫強市的需要;各區縣要著力培養“龍頭”單位,爭取各級各類項目,扶持縣級中醫院房屋改造和設備配置。各區縣、各部門要抓好中醫三級體系建設,全面完成縣級中醫醫療機構房屋改造建設項目,完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今年農村、社區中醫服務量要達到40%。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各區縣要制定引進各級各類中醫藥人才的辦法,狠抓中醫藥人才培養和名老中醫學術繼承工作,注重宣傳名中醫高超的醫術、高尚的品德,造就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名中醫和學術領軍人物。三是加強特色建設。各區縣要積極打造重點中醫專科和中醫藥服務示范性機構。針對中醫臨床重大疾病防治開展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名醫、名科、名院群體,為中醫藥特色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三)創新工作長效機制。一是建立穩定的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將婦幼衛生、中醫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隨著財力的增強,不斷加大投入,同時落實婦幼衛生專項補助政策和中醫發展優惠政策。二是探索建立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我市城鄉二元結構特征明顯,使衛生服務在城鄉間發展不平衡、不協調。要切實改變城鄉分割的工作思路,統籌考慮城鄉婦幼衛生和中醫工作資源分配和工作部署,加強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促進城市支援農村,逐步建立起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區域協調、統籌發展的長效機制。三是改革婦幼衛生和中醫機構用人和分配制度。各級婦幼衛生和中醫機構要積極推行全員聘用制,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進行崗位設置,實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擇優聘用和崗位績效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