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詩詞之鄉領導講話稿

時間:2022-02-06 05:59:00

導語:創建詩詞之鄉領導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詩詞之鄉領導講話稿

為進一步提升文化,加快文明城市創建步伐,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今年我們在全區開展創建"詩詞之鄉"活動。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創建"詩詞之鄉"的重要意義

創建"詩詞之鄉"是提升我區文化品位,打造文化品牌的突破口,實現軟硬實力協調發展的重要方面。我們常說,的根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是什么?我們缺乏這方面的品牌和標志。詩詞藝術民族的瑰寶,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有責任挖掘的文化資源,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知名文化品牌。

創建"詩詞之鄉"是實施旅游強區戰略的重要抓手。旅游大發展,文化是靈魂。創建"詩詞之鄉",對于提高我區的知名度、美譽度、提高對外影響力、推動旅游三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一定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十七大精神、打好"旅游升溫"戰役、構建和諧的高度,充分認識創建"詩詞之鄉"的意義,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認清形勢,樹立信心,努力爭創"詩詞之鄉"

"詩詞之鄉"是由詩詞學會主辦的一項具有全國影響的綜合評比活動,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湖南各地區都非常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創建"詩詞之鄉"活動競爭非常激烈,綜合比較,我區具有三大優勢:

一是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深的詩詞淵源。早在東漢建安十九年,孫權在此設建寧縣,縣衙建于我區南湖塘;境內的古大橋有著名藥物學家陶宏景隱居處,梁武帝蕭衍曾到古大橋向其詢問國事,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現該地仍有"宰相屋場""宰相坡"等雅號;宋時幾大名將中就有岳飛、文天祥、劉錡三位為山水美景、人文古跡吟詠、寫下不朽詩篇;明清詩人就"銅壺滴漏"、"大勝嶺"、"屈公像"、"太尉碣"以及"南塘湖春曉"等景點寫下不朽辭章共30余首。近年來,工業文化、紅色文化、移民文化、服飾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又相繼在這里交織碰撞、融會貫通,這些都為我區"創建詩詞之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是經濟快速發展為詩詞藝術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近年來,我區經濟發展迅速,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群眾生活富裕了,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更強烈了,這為我們創建"詩詞之鄉"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財力保證。

三是我區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一個富有朝氣的詩詞愛好者團隊。詩詞協會下有建寧、山城、匯賢等詩詞組織。其中匯賢詩文社已于2009年被授予湖南省詩教工作先進單位,還是全國高校百強社團之一。區內有詩詞愛好者(詩社組織成員)近400人,骨干詩人100余人,他們中間既有書壇老將,又有墨苑新秀,有公務員、學校教師、也有中小學生,整體素質較好,10多人在全國詩壇享有盛譽并先后獲得大獎。近年來,我們共舉辦有影響的全區大展10余次,獲得全國、我省各種獎項20多人次。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表詩詞作品500余件,詩詞論文10多篇。印刷出版詩詞專集40多冊。區文化館和各詩社經常邀請全國、省、市詩詞名家到我區參加活動,進行指導交流,大大促進了的詩詞藝術發展。目前,我區的詩詞隊伍和創作水平已走在省、市前列,發展前景令人振奮。

在分析優勢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差距。按照《詩詞之鄉標準》,我區在營造詩詞氛圍、組織體系、硬件設施等方面,尚有一些薄弱環節。我區還沒有專門的詩詞培訓機構,詩詞產業化鏈條還未形成。組織體系還不夠完善,鄉鎮行業基層分會還沒有普及。為此,我們要正視差距和問題,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問題,彌補不足,早日實現創建"詩詞之鄉"的目標。

三、強化保障措施,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創建"詩詞之鄉"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面動員。我們一定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確保創建工作扎實推進。

1、要加強領導。創建"詩詞之鄉"工作,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具體組織實施。我區已成立創建"詩詞之鄉"領導小組,各辦事處、五里墩鄉、各有關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確保任務明確、措施得力,不折不扣完成所承擔的目標任務;要按照創建領導小組的安排,認真做好基層分會建設、詩詞培訓、展覽等工作。

2、要營造氛圍。我們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創建"詩詞之鄉"的重要意義,在全區廣泛開展詩詞進機關、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市場、進家庭等活動,構建詩詞文化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一進就能感受到濃厚的詩詞藝術氛圍。

3、要科學安排,全面推進。要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贊助,社會參與的方式,以科學的發展觀推動詩詞藝術的發展,全力打造"詩詞之鄉"的品牌。通過運作把詩詞形成文化產業鏈條,做大做強,早日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

同志們,當前,我區的經濟快速增長,旅游、文化事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好機遇,高品位、高起點打造"詩詞之鄉"這張名片,是區委、區政府及全區人民的共同心愿。做好這項工作,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緊迫感,以志在必得的信念和決心,振奮精神,扎實工作,確保創建工作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