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領導在公立醫院改革會上講話
時間:2022-05-24 09:36:00
導語:市領導在公立醫院改革會上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醫改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前一階段醫改進展和成效,安排部署2012年醫改重點任務,全面啟動我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剛才,大會表彰了醫改工作先進縣區、先進單位和個人;5個縣區做了經驗交流;市醫改辦通報了全市醫改進展情況并就2012年重點工作作了安排;市衛生局、財政局、編辦、人社局、物價局分別按照各自職責,就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我完全同意。下面,我結合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深化認識,增強緊迫感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三年來,我們按照中、省的統一部署,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統籌推進五項重點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基本醫保實現應保盡保,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基層全面覆蓋,藥物價格明顯下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寧陜、平利公立醫院改革取得實效,人民群眾從改革中得到了的實惠。總體上看,三年的醫改工作,促進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和便利,在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但是,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全面啟動,所觸及的深層次矛盾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改革的復雜性也進一步顯現。主要問題是:基本醫療保障、醫療資源不足且配置不合理,人才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基層衛生人員缺乏、服務能力不強等矛盾依然突出;醫療服務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與“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預防在基層”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看病難、住院難”和“以藥補醫”問題還相當突出,因病致窮、因病返貧的現象還沒有根本解決,尤其是中心城區“住院難”問題比較嚴重;同時,各縣區改革進展不平衡,地方財力有限,一些地方醫改政策和資金落實不到位,機制和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滿足人民健康需要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生命不能等候,健康不能等候。我們要下大力氣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的就是要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困難,把醫改這一涉及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抓實抓好。
二、進一步突出重點,確保任務完成
今年是深化醫改承前啟后、持續推進的關鍵一年。我們要按照中、省統一部署,圍繞總體目標要求,結合階段性任務,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堅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推進的工作方法,著力突破全民醫保、基本藥物制度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力求逐年有所進步和改善。今年的工作重點是:
(一)下決心解決好中心城區“住院難”問題。4月10日,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了解決中心城區住院難、上學難、行車難“新三難”工作。解決“住院難”問題,是我們當前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醫改工作要圍繞解決這一問題來推進,無論是全民醫療保障、公立醫院改革,還是完善城鄉醫藥衛生體制、增加醫療衛生資源,都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有利于“住院難”問題的解決。近期,我們的主要目標和措施,一是5月1日前中心城區新增病床位400張,8月底前再增加1000張床位。明年再想方設法增加1000張床位,盡快緩解群眾住院困難;二是加強管理,挖掘內部潛力,科學調配使用現有醫療資源。通過縮短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時間,建立住院服務調配管理機制,合理分流患者等措施,發揮現有醫療資源的最大效益;三是探索建立中心醫院、中醫院、人民醫院與漢陰縣、紫陽縣、石泉縣中心醫院聯合掛鉤就診轉診制度,根據病情分流就診住院患者,病情恢復期患者可轉至縣級醫院住院治療。后一階段,我們要通過提高中心城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擴充優質醫療資源規模,整體提高醫療水平和救治能力等綜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住院難”問題。請大家在推進醫改過程中,找準結合點,抓好工作落實。
(二)繼續鞏固完善鄉村兩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果。要進一步夯實基礎,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全面落實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堅決杜絕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確保醫改不走樣、不變形;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補充完善政策體系和管理辦法,盡快出臺“安心工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等管理辦法,不斷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基層醫療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藥品“三統一”結算管理中心建設,繼續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使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率達到100%。對村醫實行補助預撥付和按績效撥付相結合的辦法,村醫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每年1萬元。
(三)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縣級公立醫院是溝通城鄉、連接城區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紐帶,也是今年醫改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今年7月前,分兩批推開32所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的綜合改革。首先,各縣區要做好區域衛生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功能定位,科學合理核定編制和規模;其次,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建立穩定的財政保障機制,嚴格控制負債并逐步償還歷史債務,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第三,在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政府投入補償到位的基礎上,取消藥品加成,全面推行藥品“三統一”,統一進貨渠道;第四,要加快推進綜合改革,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完善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發揮名醫骨干作用、突出績效激勵機制,對少數知名專家實行特殊待遇,激勵醫務人員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第五,健全完善醫療糾紛的第三方調解機制,依法依規調處醫患矛盾,保證正常醫療秩序不受干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第六,要通過改革,加強醫院監管,提高服務能力,嚴格控制醫療成本,切實降低群眾醫療負擔。
(四)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障已經實現制度全覆蓋,從今年開始要轉向實現人群全覆蓋,特別是要將尚未參加醫保的企事業單位整建制納入城鎮職工醫保范圍,最終覆蓋所有人群。提高政府補助標準和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要提高統籌層次,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市級統籌,探索實行新農合市級統籌。加強大病統籌救助,引入醫療保險和公益慈善機制,不斷提高對重特大疾病患者的保障能力,切實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積極開展城鄉居民醫保經辦機構一體化試點,加強經辦機構能力建設,開展異地結算、跨區域轉移接續、降低患者墊付費用比例等便民服務,有效構建群眾看病就醫的“安全網”,充分發揮醫保的基礎性保障作用。
(五)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是醫改取得成功的保障。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繼續加強村醫隊伍建設。注重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創造條件讓他們開展適宜技術和臨床工作。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理順醫院理事會和醫管會的關系,逐步建立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強化衛生支農和對口支援,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和農村就業,引導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走向基層、服務基層。
三、進一步強化責任,提高工作水平
一要認真學習政策。從多年來的改革實踐看,只有熟悉把握政策,才能扎實推動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政策性強,配套政策多,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熟練掌握,把醫改的各項政策措施執行到位、落實到位,真正把涉及群眾利益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二要落實工作責任。健全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落實到人。市縣醫改領導小組要加強指導和統籌推動醫改工作,及時研究解決醫改推進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發揮好總協調的工作職能。發改、衛生、人社、財政、藥監、編制、物價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溝通,相互配合,形成推動醫改工作的合力。市醫改辦和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強督促檢查,把醫改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嚴格獎懲,扎實推進,確保年度任務順利完成。
三要強化資金保障。建立健全醫改經費投入長效機制,統籌中、省下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各級財政衛生投入,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今年要重點保證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解決中心城區住院難問題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歷史債務化解等工作,縣級財政要按省市統一要求足額配套并及時撥付相關資金,探索和研究財政支持方式,既要回歸公益性,又要調動積極性。健全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對醫改資金的審計監督。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
四要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廣泛宣傳醫改的方針政策,及時報道改革進展和成效。要圍繞重點工作加強宣傳,科學引導社會預期,消除群眾疑慮,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為深化改革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同志們,醫改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福祉,涉及面廣,任務艱巨。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進一步強化措施,夯實責任,扎實推進,全面完成好今年醫改的各項任務,為建設美好、增進群眾福祉做出積極貢獻。
- 上一篇:外貿與電子商務相關性
- 下一篇:區政辦化工行業安全生產通知